4月12日,我们的推文《一文看懂中国资管产品分类》着重讲了中国资管产品的分类体系。

但相对于证券、基金、银行理财、保险等资管产品,很多小伙伴还是觉得信托“可望而不可即”:门槛超高,有钱人专享,高端大气上档次……

今天这场信托知识盛宴,就是为了帮助小伙伴们深入了解信托,敬请享用~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1)

信托的定义和法律依据

信托是一种理财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

原始的信托行为起源于古埃及的遗嘱托孤。不过,从法律的角度看,信托的概念源于《罗马法》中的“信托遗赠”制度,即在按遗嘱划分财产时,可以把遗嘱直接授予继承人,若继承人无力或无权承受时,可以按信托遗赠制度,把财产委托或转让给第三者处理。

图1:古埃及的遗嘱托孤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2)

从操作的层面上说,现代信托起源于公元13世纪前后的英国的“尤斯制”。到了17世纪,“尤斯”制终发展为信托,到19世纪逐渐形成了近代较为完善的民事信托制度。

现代信托制度于19世纪初传入美国,并得到快速发展壮大。美国也是目前信托制度最为健全,信托产品最为丰富,发展总量最大的国家。

我国的信托制度最早诞生于20世纪初,但真正发展开始于改革开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定义,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其中,委托人是指信托投资者,受托人通常指发行信托的信托公司,受益人是指享有信托受益权的人。

简单来说,就是4个方面的定义:获人之信、受人之托、遵人之嘱、代人理财。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3)

在我国,信托是四大金融支柱之一,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我国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44.76万亿元,同比增长7.8%;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2%;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4.89万亿元,同比增长6.8%;信托业信托资产规模余额20.55万亿元,同比增长0.29%。

对比其他三大金融行业来看,信托公司是唯一能够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领域进行经营的金融机构,并且银监会明确表态不再新发信托业牌照。正因为如此,信托牌照经常被称为中国最稀缺的金融牌照。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我国信托行业的实际控制人呈现出高度的国有化特征,穿透后国家控股的信托公司占比达到73.5%。

图2:信托的投资范围及股东背景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4)

点击图片可放大

在我国,信托行业的监管非常严格,“一法三规”+银保监会+信托业协会,全方位监督保障投资人权益。与信托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主体规格之高上达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国务院等重磅机关。

图3:信托监管“一法三规”解释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5)

点击图片可放大

目前的“一法三规”对信托的设立、信托财产、委托人及受托人、交易结构、项目成立与管理等各个环节和程序都有法律依据,对促进我国信托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6)

信托分类及产品形式

由于信托业务的覆盖面较广,所涉及的业务多种多样,因此信托业务按不同的依据有多种不同分类。比如根据投资者数量和信托财产类型,可以将信托分类为:单一、集合、财产三类;依据信托功能不同,可分为财富管理类、事物管理类、公司/项目融资类、其他类;此外还可依据财产运作方式、信托财产性质、信托产品形式、信托投资方向等类别分类。

图4:信托产品分类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7)

点击图片可放大

其中,人们常见的集合类信托主要是指受托人把多个委托人交付的信托财产加以集合地管理、运用或处分的方式。单一信托就是受托人接受单个委托人的委托,单独管理和运用信托财产的方式。

图5:集合信托和单一信托的比较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8)

点击图片可放大

近日,根据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部分信托公司收到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信托业务将被划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业内称这是要正式对标资管新规。

图6:信托业务新分类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9)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从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来看,资产管理信托项下有4项分类,资产服务信托“4大分类下有小分类”,剩下为公益慈善信托。

对此,业内分析认为,监管推行信托业务分类改革,有助于信托公司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明确信托业务转型方向,以信托业务方式规范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探索资产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各类新业务。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10)

信托投资流程和规范

信托投资一般具有投资数额大、期限长、技术性强、规范性程序多等特点。

一般而言,信托计划的投资流程要经历项目接洽、尽职调查、法律文件、合规风控审查、募集成立、存续管理、清算兑付等众多程序。

图7:信托计划投资流程规范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11)

点击图片可放大

同时,信托计划的投资条件、项目准入条件很高,无论是房地产类、政信类还是工商企业类,都要经过严格的评级和筛选,就拿工商企业类信托来说,需要对行业限制、行业地位、财务结构健康状况、资产实力、企业技术素质、投资环境、其他增信措施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查。

图8:信托项目的准入条件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12)

点击图片可放大

按照我国目前现行投资管理体制,信托投资还要根据项目投资规模,报经中央或省、市计经委及主管的部门等审批。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于证券、基金等产品,信托产品在设计之初就会设置不同的风控措施以降低产品风险,一般信托产品里会设置抵押、质押、保证担保、结构化设计等多种风控措施。

其中,抵押/质押,是指融资方将其动产或不动产(房产、股权等)抵押或质押给信托公司,若融资方无法按期支付信托产品的本金及收益,信托公司可以拍卖抵押或质押物,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

保证担保,是指对于没有抵押(或质押)或者抵押率比较高的,信托公司往往会要求融资方对信托财产提供相应的担保。比如,担保公司担保、第三方担保(融资方的母公司或关联公司)、公司法人无限连带担保等。

结构化设计,是指将信托收益权进行分层配置,购买优先级的投资者享有优先收益权,购买次级和劣后级的投资者享有劣后收益权。在固定收益类信托理财产品中,劣后级投资一般由融资方投资,信托期满后,投资收益在优先保证优先级受益人本金、预期收益及相关费用后的余额全部归劣后级受益人;若出现投资风险,也先由劣后级投资者承担。

此外,为防范和化解信托业风险,银保监会和财政部还共同推动成立了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这又是给信托增加了一道强有力的“安全网”。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13)

结语

对于信托,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富人买信托当做定期存款”,或者说“信托是富人财富增值的利器”等,这些说法其实都表达了一个意思:信托是富人的投资宠儿。

总结背后的原因,信托之所以吸引富人,不外乎其具备稳定且相对较高的收益性,以及可靠的安全性优势等。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非标类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可达7%左右。

图9:2020年以来非标类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走势图

信托未来收益(一文带你吃透信托)(14)

图片来源: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

除了收益方面的优势,前面所述的信托业“一体三翼”的监管架构护航(安全性);牌照稀缺性(价值);投资流程规范且风控严格(风险控制);经营范围最广,横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领域等等,都是富人“钟爱”信托最实在的理由。

没有花里胡哨,没有官样文章,富人偏爱信托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而又真实!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的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