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打鼓的哲学系少年当不了演员。

《缝纫机乐队》这个名字就很怪,乐队组合男女老少就更怪,而在这个奇怪的乐队组合中,竟然有一个瘦瘦的少年凭借炸裂的鼓技脱颖而出。很多看过电影的人都在问“那个打鼓打的超好超撩人的男生,他叫什么?”后来在大鹏导演的访谈中,我们知道了这个饰演“炸药”的新人演员名叫李鸿其。他不仅真的会打鼓,而且凭借自己主演的第一部剧情片就获得了金马奖最佳新人奖,有点厉害呦。

李鸿其素颜照(专访李鸿其信任我)(1)

采访前,鸿其的团队就说不用担心,他还蛮能说的。不过,每一个走红的新人,面对重复又重复的采访问题难道不会腻吗?事实证明我有点多虑,虽然可能是曾经被问过的口水话题,但是你仍然会感受到他的真诚,几乎每个问题他都会认真思考后才会回答,还会反问,“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你想问的是这个方向吗?”看到这个少年认真思考时眼眸中的光,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少年未来将会精彩可期。

不能免俗,我们的第一个问题自然先问对于饰演《解忧杂货店》中的秦朗这样一个93年的小城音乐人有没有碰到困难。他蹙眉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其实重点不是93年的问题(李鸿其在电影中扮演1993年北漂追梦的音乐人秦朗),重点其实在我,在于我相信不相信93年,在于我是不是了解四合院,是不是了解那个时代的录音棚,是不是认同那个时代的服装,甚至是认不认同秦朗的一头长发。不论是90年代、80年代、70年代,大家难过就是会哭,开心就是会笑,饿了还是会吃。所以说93年不是时空问题,而是认同问题,如果我自己都不认同秦朗的一头长发,那我演起来一定很痛苦。”

李鸿其素颜照(专访李鸿其信任我)(2)

电影就是蚂蚁爬过每个人心中的感觉

让李鸿其获得金马奖项的”老鼠”在影片中一直在玩一只蚂蚁,甚至是一直盯着它半天不动。在金马奖颁奖的后台,邓超看见他就说电影我没看完,但是那个蚂蚁在你手上爬很有意思,很有感觉,这就够了。

李鸿其素颜照(专访李鸿其信任我)(3)

问到电影对于鸿其来说是什么,他举了那只爬过手上的蚂蚁做例子。“我想说的是电影就如同那只蚂蚁,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它只是把我们表演的那个过程记录下来,画面展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感觉,这就足够了。仿佛夜晚观星,有人想到宇宙,感受到世界之大和人的渺小、有的人感到孤独、有人想到远方的人会有些难过,当然也有人想到——冷。”

哈哈,这个笑话真的有点冷。

李鸿其素颜照(专访李鸿其信任我)(4)

我站在我扮演的角色背后

虽然演过的角色并没有很多,但是已经有人称李鸿其为“天才演员”。“什么是天才演员?”与其说李鸿其在反问我们,毋宁说他在和自己对话。在他取得金马奖之后,又跑回去学校念书,读得还是很冷门的哲学。所以当我们问到你要如何诠释你所扮演的角色时,李鸿其给了非常有趣的回答。

“当一个演员,你要全然地怜悯你所扮演的角色,你去接受它(角色),你要与它(角色)站在一起,看看在它(角色)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愿不愿意支持它(角色)。在它(角色)当你愿意时,你愿意(扮)演它(角色),它就是你,你就是它,你会永远陪在它身边。你会和它一起学习,一起去看见很多事情。举个例子,如果你看见你的朋友碰到了难过的事情,那你是不是也会难过。你觉得他好可怜,那你会不会很自然地想要去帮他?当你达到了这个自然而然的状态,那么也就和角色达成了一致。打开心防,让角色进入你。我其实一直站在我所扮演的角色背后。”

果然是哲学系少年。

李鸿其素颜照(专访李鸿其信任我)(5)

好演员需要交付自己

天才的秘诀是信任

那么让我们的问题再深入一点,我们讨论了什么是演员,我们谈到了如何诠释角色,那么鸿其心目中“好演员”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又是举个例子。这个少年是有多喜欢举例子。问到什么是好演员,他谈起自己曾经演过的一场戏,一场哭戏,几乎哭到胃痉挛。“但是你从导演的镜头里你看不到胃痉挛,你看不到,没有效果。”他重复了好几次,甚至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头。从那个时候,他知道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镜头里看到的表现之间的差距。

李鸿其素颜照(专访李鸿其信任我)(6)

“我觉得做一个好的演员需要的就是信任。信任导演、信任编剧、信任摄影师。你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你要相信导演,相信角色。没有谁演得好或演得不好,为什么每个人看电影的反应都不同,那是因为每个人都会看到角色在自己内心的投射。”(哦好深奥,果然这个人大学时候是学哲学的。)

“如果你有看过我之前的电影,你一定会发现我每个角色都不同,我想要演那种不同的角色,我会全然换掉我的气质,无论是眼神,还是讲话方式,甚至是我的眉头、眉心眉毛乃至我的声音使用的方式,我会全部换掉,这对我来说是我最想尝试的。”

哲学即生活

给你每个时段最好的我

不知道是不是学哲学的缘故,和鸿其的对谈总有点禅机在里面,“我觉得大家现在对演员的认识有一点点偏” 说到这个问题他稍稍有点激动,“大家总觉得演员是个可以消费的事物,其实不是啊,演员就是演员啊。如果演得不好,那就去继续磨炼啊,(突然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在拿到金马之后,他选择了回去念书这条路。)如果画家画的不够好,舞蹈家跳的不够美,那就继续修炼啊。”

“对我来说,第一个角色仅仅凭着热爱电影这四个字,居然就获了奖,好团队、好导演,是的我很幸运。有的人喜欢炸药、有的人喜欢秦朗、有的人喜欢老鼠,但这不够,我需要回归到我自己。我需要学习、需要淬炼,需要去找寻电影里的自己。我能保证的是,你所看到的那个角色一定是我那个时候最好的表现。我这么努力都是为了给你彼时彼刻最好的我。”

这样认真的男孩值得期待。

李鸿其素颜照(专访李鸿其信任我)(7)

李鸿其·专访

捕娱:对于《解忧杂货店》里面秦朗这个角色是怎么理解的?

李鸿其:秦朗这个角色是1993年北漂的音乐人,他为了梦想、为了想要发唱片来到了北京,当然这个过程中不是那么顺利,因为在1993年不像我们现在有新媒体、有一个音乐平台,或者是很好让别人看见你够好就可以。但是现在已经不一样了,在那个时代是非常辛苦的。

我觉得很多人问我一个问题就是说1993年你到底是怎么演的?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情,就是不论是1990年、1980、1970年,大家难过时就会哭,饿了就是会吃,那其实人是不是回到了一个本性,它其实是已经不是时空问题了,我觉得是这样的。

捕娱:你觉得成为一个好演员需要哪些素质?

李鸿其:第一个就是我必须要相信角色。就像我前面所说的,我必须要很爱这个角色,我觉得他好可怜,就像我们看到一个身旁人好可怜,我的朋友好可怜,我真的会想帮他,是吧?很自然的,那同样的你演这个角色,你就会觉得说你想要跟他站在一起,然后一起去学习,一起去看见很多事情。

第二个是我觉得基本的像我弹吉他、自弹自唱这些东西都是要必须练技巧性的东西。因为一个演员就像是歌手,歌手就会上台唱歌,而不是上台不会唱歌,我觉得演员就是这样的。

捕娱:在你出演过的电影里面,你最喜欢的是哪个角色?

李鸿其:我现在演总共有六部电影,还有三部没上。因为可能都比较偏向于作者电影。我最喜欢演的一个角色是何蔚庭导演的《幸福城市》里面的。因为那个戏我只演20天,一方面是底片拍,我觉得一个演员生于数字时代、没拍过底片是一件很可惜的事。以前都看了很多法国电影、美国电影、好莱坞电影什么都是用底片拍那个质感。今天有幸用到底片拍,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幸运。

第二个当然底片并不是像数字是可以随时删的,它有一个时间,一卷就可能拍几分钟,所以你要在某一种精准下达成一个技巧,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练功。

第三个是我大概花了将近半年多的时间在准备20天的角色,一个晚上的故事,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最喜欢的一个角色。

捕娱:你还想尝试哪些更大胆的造型?

李鸿其:我觉得主要就是一些眼神的调整。我其实最想演什么你知道吗?我想演类似24个比利。对于我来说会全然换掉那个气质,如果你有看过我过去的三部电影,你就会发现我把我的气质全部做改变,不论是眼神、眉头、眉心、眉毛、讲话方式或者声音使用的方式全部做改变,这对于我来说我是想要尝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