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清朝末期出了个卖国求荣,挥霍无度,奢靡享乐的慈禧太后,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慈禧在民间还认了一位干女儿。
慈禧的这位干女儿来头不小,曾是那个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里,富可敌国的清朝女商人。不过与慈禧身背骂名,遗臭万年不同,她的干女儿却得了民心,受人爱戴。
这位慈禧的干女儿,正是清朝末期的陕西女首富周莹。周莹出生在民间,并非皇亲贵胄,那她又是如何与慈禧扯上关系的呢?
慈禧干女儿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原本身在紫禁城的慈禧太后,不得不带着群臣逃离京城,赶往西安避难。
也正是在西安避难时,慈禧认识了周莹。由于清朝国难当头,所以周莹主动提出,要向慈禧上交白银10万两,为国家献出她的一份绵薄之力。
鉴于周莹身为一个普通民间女子的如此举动,慈禧颇为感动,便玉手一挥,亲手题写“护国夫人”牌匾,并还收了周莹这样的女首富为义女,两人甚至能以母女相称。
除了先前上交的这10万两白银以外,在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周莹又再次向慈禧捐助了白银,帮助国家共渡难关。
慈禧为感谢周莹的白银捐赠,又再次封她为“一品诰命夫人”。对于这样的殊荣,在民间女子中,几乎是前无来者,唯有周莹一人。
这周莹究竟是何人?为何如此有钱,且还能如此深明大义,在国家危难之际,频频出手相助,慷慨解囊。
不幸的包办婚姻
在曾经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时期,经商于大部分女子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别提成为了一个叱咤商海的成功女商人了,但是周莹却凭借自身的精明能干,成功做到了这一点,打下了一个属于她的商业帝国。
在清朝时期的陕西,周莹的名号可谓无人不知为人不晓。但周莹在商场得意,但是在个人爱情上,却不是那么如意。
周莹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家中原本也很富有,但是传到她父亲这一辈后,却家道中落,所以周莹小时候的日子也过得很清贫。
那时候的男女婚姻,大多是父母包办,周莹也不例外。当时的安吴堡大户吴家,与周莹家本是故交,双方对彼此的情况,也算是知根知底,由于周莹家早已落寞,所以原本吴家是看不上周莹的。
但偏偏这吴家少爷吴聘,却是病秧子,即便有门当户对的姑娘,大多也不愿意嫁过来,于是吴家这才同意了与周家的婚事,想要将周莹嫁到吴家来,顺便给吴家冲个喜。
面对这样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周莹似乎早已看淡,只是平静的接受了一切。但嫁到吴家后,现实又给了周莹一次重击,成婚后不久,吴家少爷吴聘便因病去世,撒手人寰。在丈夫吴聘死后,周莹也终身未嫁。
吴家少爷这前一脚刚走,吴家老爷也因外出遇难,跟着去了。吴家是个大家族,家里能撑一片天的男人都离开了,吴家又该何去何从呢?
身为一介女子的周莹,这时候勇敢的站了出来,想要挑起整个吴家的重担,正式接手吴家的产业。
周莹的经商之道好在周莹本身就是天资聪慧的女子,她公公在世之前也曾教给她一些经商之道,加之周莹还在娘家的时候也曾读过一些经商的书籍,所以她将自己所学和一些新的经营管理方式相结合起来,对吴家的商业和管理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任用贤能
而有私心的,想要暗地里争夺吴家产业的人,周莹先是选择隐忍,放低姿态,然后私下秘密调查,收集证据,最后在合适的契机下,将两个有不轨之心的手下的私心,公之于众,让其身败名裂,颜面尽失。
但是忠厚老实的手下,周莹也是看在眼里,选贤举能,任用贤才,将他们提拔到店铺的中级管理层。
一些在店铺劳作了大半辈子的老员工,周莹为其发放“养老金”,还希望掌柜和工人们的家人,也可以来吴家工作,闲暇时,为他们修缮房屋,让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周莹此番,不仅能留住人才,更赢得了人心。
改革人员管理模式
主动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提出“年底奖金”的概念,极大的刺激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提出“股票激励制度”,带动了吴家商铺的掌柜和伙计们,都纷纷入股吴家,让大家能有钱一起赚。
调整吴家商业结构
比如重拾盐商生意,使得吴家的盐商生意,遍布全国。主张扩充棉花产业,过去棉花的价格具有不稳定性,都是低价时购入,看行情好后再卖出,搞不好很容易亏损。
但周莹怎么做的呢?她是先和棉花种植户们提前签订合同,以双方都认可的价格收购棉花,稳定货源。
甚至到后来直接垄断了当地的棉花货源,让其他商家都无棉花可买,最后还只能再从她手里买棉花,而买棉花的价格也都由周莹决定,从中再赚取了一波商人的利益。
女首富的悲哀结局
一步步的,周莹不仅凭借其聪明才智,撑起了整个吴家,还将其做大做强,成为了陕西人人皆知的女商人。
而周莹不仅在商场上如鱼得水,对百姓也乐善好施,将所赚的钱拿出来救济灾民,兴修水利,资助教育,援助国家。为她在商场,和社会上都赢得了好名声。
无人不知陕西出了个富可敌国的女商人——周莹。
但即便周莹生前做了如此多为国为民的好事,但她的壮壮善举,她慈禧干女儿的身份,她“一品诰命夫人”的封号,依旧没能摆脱封建礼教之下,她是寡妇,且无子嗣的这层标签。
因此在周莹死后,她没能被厚葬到吴家祖坟里,而是被人随意找了个地方,草草埋了了事,这不仅是周莹的悲剧,也是那一整个时代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