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微博发过一篇有关遗憾的文章,名为《沿路多少未知人》,我们身边来来回回不知走过多少人,每个人的轨迹都像是发散的箭头,指向不同的方向。去年和我和倪女士去上海玻璃博物馆看了一次艺术展览——包括主馆、迷宫和特展。这次特意前来是冲着近期爆火的特展——“破碎”特展(BRKN)。

遗憾就像是玻璃被打碎后。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欲问青天人生几何)(1)

图为“破碎“

晶莹剔透、清澈透明又纯洁无瑕,玻璃的美丽不言而喻。很多美丽会随着人类时代的审美而变化,但是玻璃的“美”是守恒的。在主馆看到千年前的展品,当光透过纹路滑落,“叶剪玻璃芯糁金”。不同光折射下的玻璃颜色各异,但是,就像那句话所言——“玻璃,总是要碎的。”美好的事物都极易破碎,就像尘世一场繁华的梦。

主馆讲述的是玻璃的历史,迷宫是找齐九个图案领一张达人证书。本次重点谈论一下特展。作为上海玻璃博物馆七周年特典,BRKN在完美诠释玻璃的特性之余,也象征了人们之间的关系——何尝不似玻璃,“脆弱”且易碎?

我对数字“7”有着别样情感。圣经创世纪记载,上帝创世六日,第七日安息。从记忆深处初习人事,每周七天无限循环。“在我七岁那年,我上了小学。”“在我十七岁那年,我谈了第一场恋爱。”“我结婚了,今年是第七年。”“七年之痒”,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个年头都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出现一些问题。但是,BRKN告诉人们“破碎,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它也可以拥有积极的内涵,并成为希望和新的开端的象征。”

的确,破镜难圆,我们在经历了悲伤与苦难后,重新踏上征程。

纪伯伦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哀其不幸,怒其不悔,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希望只对刻苦者有意义,对于贪图享乐者而言,只能带来遗憾和悔恨。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

我也有一遗憾:我曾相当榆林窟的讲解员。榆林窟是敦煌莫高窟的姐妹窟,但是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很多人知道莫高窟,却从未听过它的名字。

比起莫高窟流水线的模式,榆林窟其实更加人性化。其中特殊窟包含25窟《观无量寿佛经变》和3窟《文殊变》、《普贤变》,这都是课本上有过图片的震撼洞窟。

当时的讲解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耐心细心,不骄不躁,非常端正优雅,专业知识也极为深厚。她们都很年轻,但是没有当下年轻人的功利之感,非常淡泊宁静,却又落落大方。这不仅是环境所造就,更是现代人需要学习与反思的。很希望成为她们那样的人。

想要留下来。

最后,分享一首“遗憾”的歌——

“I keep a close watch on this heart of mine

I keep my eyes wide open all the time

I keep the ends out of the tie that binds

Because you’re mine i walk the line...”

——Halsey 《I walk the 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