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公司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担任总裁,邵氏风暴般席卷电影市场,之后,1967年邵逸夫创建香港无线电视(TVB),并于1971年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顶尖巨星,乃至大导演杜琪峰等都出自这个训练班。今天和大家聊聊邵氏电影中四大类型片。

经典邵氏电影值得一看(远去的电影时代)(1)

1、黄梅戏电影

代表导演:李翰祥

经典邵氏电影值得一看(远去的电影时代)(2)

李翰祥在邵氏的创业阶段进入公司,当时他力主拍摄黄梅调电影,选用林黛担任主演拍摄出影片《貂蝉》,影片于1958年上映,随即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邵逸夫于是重用导演李翰祥拍摄了多部古装题材的黄梅调电影,如江山美人 (1959)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3),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影片中的一大支。

2、武侠片

代表导演:胡金铨、张彻、楚原

经典邵氏电影值得一看(远去的电影时代)(3)

胡金铨、张彻二人确立新派武侠片风格,被众人推为“突破传统,推陈出新”,确定这一派的开山之作是胡金铨1966年起用岳华、郑佩佩主演的《大醉侠》,次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元的影片。

楚原拍摄的影片多以古龙的小说为蓝本,他的《英雄无泪》《流星蝴蝶剑》等都是这类超现实武侠片的代表作。楚原是第一武侠导演,在影坛掀起一股奇情武侠热潮,楚原也因此被称为:港台第一导演、最古龙的武侠片导演。

3、风月片

代表导演:李翰祥

经典邵氏电影值得一看(远去的电影时代)(4)

邵氏风月片潮流的起点,是1972年上映的风月喜剧《大军阀》,这场合作起始于70年代初李翰祥和邵氏两方的经济困局。而这部试水的风月喜剧片《大军阀》的成功,开启了邵氏和香港电影的风月片浪潮,也让邵氏坚定了风月片这条全新的生财之路。

当年邵氏风月题材多取材于民间曲艺、历史宫廷、《金瓶梅》等传统中国古典文学题材。基于老辈艺术家天生在国学上的存留的底蕴,他们的作品里总会满溢出浓厚的传统风情。

现在看来,70年代邵氏「风月片」的兴起,未尝不是邵氏开始由巅峰走向落寞的转折点。

4、恐怖片

代表导演:桂治洪

经典邵氏电影值得一看(远去的电影时代)(5)

桂治洪是很特殊的一位导演,他被誉为“香港影坛最怪力乱神”的导演,桂治洪在多方面类型影片都有建树,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多数离经叛道,剑走偏锋。尤其是恐怖片类型,最经典的就是“邪”系列三部曲。

80年代,伴随着李翰祥的辞别,邵氏时代也在走向谢幕。作为香港电影行业的黄埔军校,巅峰时期邵氏发掘的众多导演演员,后来也成了邵氏走向衰落的引子。

胡金铨出走台湾,邹文怀何冠昌成立嘉禾电影,培养出风光一时的李小龙、成龙、张曼玉、洪金宝、陈可辛等顶级巨星和名导,邵氏的光辉日渐暗淡。

分享趣闻,解读经典,奇文共欣赏,大家互相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