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生物而言,水都是一种无比重要的物质,似乎除了空气之外,没有什么东西会比水更加重要。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在对水的需求这方面,并不比生活在野外的动物要强多少,所以优良的系统成了每一个中大型城市所必须的基础建设设施,这种情况,即便是在工业产生之前的中世纪也很少有例外的,比如说中国古代的大城市都是有四通八达的河道系统或者繁密的水井系统的。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用水量进一步提高,单靠河道系统和水井系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自来水系统也就成为了所有现代城市的标配,以至于在国内根本找不到一个没有自来水系统的城市。
而为了提升城市的环境指数,许多城市还修建了大量的园林,甚至于许多本属于工厂、企业聚集地的工业园、产业园或者科技园,在规划时都加入了大量的绿化区域,使之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园林功能。
很多园林都位于城市的中心区或工业区附近,很难像农村地区的农田、果园、草场那样,依靠就近的河流、湖泊、水库、水井进行灌溉,只能依靠自来水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通常只能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园林灌溉用的水还是以自来水为主。
使用自来水进行灌溉,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用水成本。
如何在降低用水成本的同时,保证园林植被的美观与茂盛,就成了每一位园区管理者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传统的园林灌溉模式,存在着灌溉不及时、灌溉过量和灌溉不均匀的问题。
园区的植被,其根系往往是比较脆弱的,再加上土层的厚度比较有限,所以存水能力也是比较差的,一旦遇上高温干燥的天气,土壤含水量就会迅速降低,园区植被也就会面临缺水的危险。
反过来说,如果在灌溉过程中,没有根据土壤含水量变化及时调整灌溉强度,就会导致灌溉过量。
而灌溉不均匀的情况就更加普遍了,毕竟园林灌溉基本上是通过埋设在植被中间的管道来进行的,有些区域没有埋设灌溉管道,或者距离灌溉管道较远,在灌溉时所能分到的水量就会比较少,而如果这些区域得到了充足的灌溉,那其他区域很可能已经被淹成一片了。
而智能园林灌溉可以克服传统园林灌溉模式的这一系列缺点。
智能园林灌溉包括传感器系统、灌溉设备、电磁阀、云端数据处理系统四个部分;
传感器系统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温湿度、PH值、EC值以及降水量、光照度、蒸发量等环境信息,进而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制定出相应的灌溉计划,之后,便能够通过物联网云平台,联动水管电磁阀和灌溉设备对指定区域进行灌溉,并在土壤含水量到达一个合适的区间时,停止灌溉,从而达到既能及时灌溉,又能充分节水的目的。
智能园林灌溉系统还拥有对园区植被进行网格化管理的功能,对于那些处于边边角角区域的含水量情况进行细致的监管,做到园林灌溉的全面和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