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剧如今越来越被人吐槽三观不正,而《梅花三弄》之《鬼丈夫》却被称作是琼瑶系列三观最正的一部。

而立之年,重温《鬼丈夫》,仍然双目湿润。柯起轩和袁乐梅历经磨难好不容易走到一起,眼看要结婚了,却因一场大火,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他自认为已经给不了乐梅幸福,便让家人对乐梅谎称自己死了。而乐梅面对已经“死去”的“鬼丈夫”痴心不改,险些殉情,她母亲无奈逼出起轩,最终两人双双放下心结,得以团圆。

《鬼丈夫》讲的是人间至情,没有小三,也没有狗血情节,论及三观的确是很正的。

但是,他们追寻爱情中的三大看似可贵的精神,却是不值得学习,反而要引以为戒的,这种爱情,虽然感人,还是远离为妙!

“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的精神,明知结果是悲剧,何必开始?

柯起轩和袁乐梅大约是最悲剧的“娃娃亲”了,起轩一家返乡的路上,遇到了乐梅一家,(那时袁乐梅尚未出生),乐梅母亲即将临盆,起轩父母帮了很大的忙。

两家一路走来,很是投缘,就结下了儿女亲家。本来很好的一件事情,不料路上遇了劫匪,在和劫匪抗争时,起轩的父亲,失手杀死了乐梅的父亲。

本来可以成为亲家的两方,一下子成了仇敌,当然只是乐梅的母亲视柯家为仇,起轩的父母一直心怀愧疚,多次登门道歉,袁乐梅的母亲,始终不肯原谅,时间久了,两家也就断了往来。

这件事情,没办法评价谁是谁非,柯起轩父亲是无心之失,对抗劫匪的关头,哪里能顾得周全?

而对乐梅母亲来说,丈夫被杀,不追究已经是极限,怎么可能原谅?

本来,就这样不了了之,也不失为最好的解决办法。

偏偏起轩幼时听说过这件事情,知道自己有个未婚妻,父母有意通过自己和未婚妻乐梅的婚姻,来缓和两家关系。

这孩子也是个有心人,父母大概也就那么一说,他却放在了心上。

他遇到乐梅的时候,碰巧看到乐梅的梅花胎记,再三言两语试出乐梅的来历,便确定了乐梅的身份,乐梅善良,美丽,活泼,这样完美的未婚妻,岂容错过?

琼瑶的三观解读(琼瑶系三观最正的鬼丈夫)(1)

于是,他的“伟大”计划便开始实施了,他要追求乐梅,让乐梅爱上他,再去提亲。

不得不说,这有些异想天开了,乐梅的母亲映雪守寡十八年,寄人篱下,女儿是她的全部精神寄托,她怎么肯把女儿嫁给害自己孤苦十八年的仇人的儿子。

这种事情,显见得困难重重,为什么一定要开始?

如果柯起轩是和乐梅产生爱情后,才发现彼此身份,共同对抗家庭,守卫爱情,那当然值得敬佩,但一段还未开始的爱情,完全可以预料到的艰难,何必自讨苦吃?何必害人害己?

他在乐梅不知情的情况下,偷走了乐梅的心,乐梅连他是谁都不知道,心却已经为他而乱了。

柯起轩更是一次次接触乐梅后情根深种,他迫不及待地让父母提亲,而提亲的结果,不出所料,他父母在韩家丢尽了脸面,映雪的反映异常激烈,她骂柯起轩父母:

我真不敢相信,你们说话的语气,好像咱们是老朋友似的,简直荒谬透顶!这种心血来潮就上门歪缠的行为是多么令人厌恶痛恨,你们难道连一点儿自知之明也没有吗?

起轩开启的这场爱情,让父母再次丢尽了脸面,也害苦了乐梅,乐梅母亲知道乐梅曾和起轩私会,骂她“放浪形骸,不知羞耻”,让她发誓不再见起轩。

乐梅才是最纠结的那个人,一边是懵懂的爱情,一边是孤身养育自己的母亲,她左右为难。

琼瑶的三观解读(琼瑶系三观最正的鬼丈夫)(2)

起轩却一次次想尽办法逼她出来,害她一次次被母亲痛骂,起轩的痴情和执着当然令人感动,可他对乐梅的逼迫实在太残忍。

自从知道起轩的真正身分之后,她的生命就变成了一条绳索,绳索的那端是他,这头是母亲,两股相反的力量拉扯着她,牵缚着她,都不许她放手,而她也都不能放手,因为两端俱已深陷入她的血肉,一旦有一端松脱,都是彻骨的痛!

乐梅的痛,都是起轩带来的,一个不理性的开始,伤痛都是注定的。

乐梅一次次见起轩终于被母亲映雪发现,映雪愤怒之下,竟要带着乐梅一起削发出家,在乐梅的反抗之下,一头撞向假山,如果不是被拦住了,悲剧已经开始了。

起轩一意孤行的开始,带来太多的伤痛,若是在爱情未开始之前,断了念头,哪会有那么多伤痛?

乐梅的爱情圆满,是以命换来的,用命来争取爱情,感人却不值得提倡

映雪为断绝乐梅想嫁起轩的念头,便准备把她嫁出去,而自小和乐梅青梅竹马,对乐梅也存有爱意的表哥宏达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其实如果没有起轩的介入,乐梅本来大概率会嫁给宏达,宏达也是个很不错的人,同样能给乐梅带来幸福。(前提是不要因为近亲结婚,后代出问题)

只是,宏达知道乐梅和起轩的爱情有多深,他不愿意做这个恶人。

宏达是好意,可是,在映雪眼里,却觉得肯定是女儿“不知羞耻”,和别的男人有了私情,宏达嫌弃她了。

映雪一时惊慌失措,开始“乱点鸳鸯谱”:

原著:她顿时着慌起来,怎么办?看来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夏家怎么样?虽然家境普通,可好歹是诗礼人家,也算过得去是不是?”她仓促地想了想,歇斯底里地往下迁就。“要不,王家也可以,若王家不成,还有陈家……”

对于她来说,只要女儿还能嫁出去,只要不是起轩,随便是个男人都可以,不得不说,即便乐梅伤了她的心,但她把女儿“生搬硬凑”的样子,实在可气。

连外人都看不下去,乐梅的心情可想而知,她对映雪说,她不要嫁人,如果不能嫁给起轩,宁愿终身不嫁。

她说她要像母亲一样,一辈子“守身如玉”!

就是这句话,引爆了映雪的怒火:

你居然敢跟我比?”她的脸色冷得像一座化不开的冰山,眼底却跳动着愤怒的火焰,语气里满是傲然、鄙夷和不屑:“我同你爹是凭媒妁之言,听父母之命,从小定大定,正式下聘,到大花轿来迎娶,一步步规规矩矩,多幺的慎重其事。洞房花烛,我与你爹才生平第一次见面,婚后相敬如宾,一点一滴地把感情培养起来。哪里像你?学那些戏曲小说里头不正经的浪荡女子,私相授受,暗中偷情!你的心灵已经玷污了,那就如同失节,还大言不惭什幺守身如玉,还敢跟我相提并论?你简直侮辱了我和你爹!”

不得不说,虽然用现在的观点评价古人是不道德的,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理论,如今看起来十分恶心。

乐梅和映雪的矛盾也达到巅峰,最终映雪给了乐梅一巴掌,把她推出家门。

而再次找到乐梅的时候,乐梅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竟跌落山下,身受重伤,奄奄一息。

琼瑶的三观解读(琼瑶系三观最正的鬼丈夫)(3)

看到女儿的惨状,映雪才看清,女儿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女儿能醒来,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当起轩一家再过来求亲的时候,映雪口气终于松动了,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可以说,这门婚事能够圆满,是乐梅用命换来的。

有句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我觉得该反过来说,“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我真心希望那些用生命争取爱情的故事,仅仅存在于故事里。

万一真的酿出悲剧,生命没有再重来的机会。哪怕暂时逃离,躲避,也比丢掉生命的好,只要命还在,一切都有机会挽回。

所以,这种以命抗争的精神,虽然感人,但希望现实中永远不要出现。

“善意的谎言”风险太大,一不留心,就会酿成悲剧,不建议学习

起轩和乐梅终于苦尽甘来,两家开始筹办婚事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剧终,那就是喜剧,但此时仅仅是“剧中”,根据“琼瑶定律”,必然要翻转!

果然,乐极生悲,柯家起火(后来方紫烟承认,火是她放的),起轩重度烧伤,变得人不人鬼不鬼。

他这个样子,不忍心拖累乐梅,便让亲人帮忙圆谎,就说自己已经死了,而他戴着面具,默默地看着乐梅。

琼瑶的三观解读(琼瑶系三观最正的鬼丈夫)(4)

他的目的很无私伟大(真心的,不是嘲讽),他希望时间久了,乐梅也许能放下他,心情平复以后,再改嫁他人。

不得不说,这是个善意的谎言,但是,这里有个问题,乐梅很可能殉情自杀,乐梅是有自杀倾向的:

乐梅仰脸躺在床上,失神的眸子里不见任何生命的迹象,甚至连心碎都不是,因为她根本没有心,她的心已经随着起轩的丧讯一起死去了。自从祭墓回来之后,她就没有再说过一句话,甚至没有吃过任何东西,只是沉默而木然的躺着,任枕边的泪湿了干,干了又湿。小佩求她,没用,宏达逗她,没用,万里天天来看她,也没用-她就是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似乎要以这样决绝而封闭的方式,一点一滴耗尽自己。

一个一心求死的人是很可怕的,毕竟没有人能24小时守着她,谁知道他会什么时候寻了短见呢?

《梅花三弄》第一篇《梅花烙》就是这样,白吟霜在皓祯“斩首”的那一刻,在房间里上吊自杀了,她没想到的是,皓祯因为兰公主求情,又无罪释放了。结局就是,本来该死的人没死,好端端的人却自杀死了。

乐梅如果真的自杀死了,映雪怎么活?起轩该有多悔?该有多痛?起轩多半也要自杀殉情,起轩的父母又该多痛?

结语:

而立之年,该流的泪早已流尽,再看《鬼丈夫》还能流下泪来,这部作品的确感人至深。

只是,起轩“有预谋”的爱情,却是造成一切悲剧的根源,因为起轩的异想天开,因为起轩的执着,映雪差点撞死假山,乐梅差点悬崖坠亡,这样的开始,这样的动机,实在是有些可恨!

至于看似圆满的结局,也是乐梅的半条命换来的,但这种事情,哪里说得准呢?现实中拿命开玩笑的,也许就真没命了。

乐梅容颜姣好,人也善良,如果没有起轩,也许不会有那么多的痛,她有限的甜蜜,都是在“痛”的夹缝之中。

在起轩“死”后,她试过绝食,试过自杀,最后更是在幻想中落水,差点淹死,她抱着灵牌结婚,感人却也伤感,一个不小心,也极有可能真的香消玉殒。这都是起轩“善意谎言”带来的风险。

琼瑶的三观解读(琼瑶系三观最正的鬼丈夫)(5)

起轩的心是真诚的,一个女人如果能遇到这么一个男人,也算值了,前提是没有上一辈的仇怨。起轩的爱情,在尚未萌芽时就该切断,他的任性,他的异想天开,带给乐梅的只有痛!

席慕容说:“如果一开始就是一种错误,那么为什么,它会错的那样美丽?”

他们的爱情即是如此,只是,这种爱情,美则美矣,却太过炙热,太过伤感,也太危险,太不理性,对世人来说,这种随时要命的爱情,不要也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