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排列算法描述(一文看懂全排列算法)(1)

作者 | Cooper Song

责编 | 伍杏玲

所谓全排列,就是把一堆字符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有可能的组合。

举个简单的例子,"123"的全排列为"123"、"132"、"213"、"231"、"312"、"321"。

全排列算法描述(一文看懂全排列算法)(2)

使用库函数进行全排列

C 的<algorithm>头文件中实现了全排列,即next_permutation函数,它是基于字典序实现的,执行一次next_permutation函数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变异”,变异之后字典序会比原来的字符串大,但其位次也仅仅排在变异之前的字符串之后。什么意思呢?比如"123"调用next_permutation函数经过一次变异之后会变成"132",而不是"213"、"321"等字典序更大的字符串。

next_permutation是有返回值的,返回值为true或false,意思是如果变异之后仍然产生了新的排列就会返回true,不能再产生新的排列了就会返回false。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如果当前字符串已经是"321"了,不存在字典序比"321"更大的排列了,此时就会返回false。因此,如果要进行全排列的字符串是"132",就应当先对其排序变成"123",否则在全排列时就会漏掉"123"。

next_permutation的用法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ing str;

int main

{

getline(cin,str);

//先进行排序使之字典序最小

sort(str.begin,str.end);

cout<<"其全排列为:"<<endl;

do

{

cout<<str<<endl;

}while(next_permutation(str.begin,str.end));

return 0;

}

全排列算法描述(一文看懂全排列算法)(3)

全排列算法描述(一文看懂全排列算法)(4)

手撕全排列

可是如何用编程实现这一过程呢?本文就教大家使用深搜回溯算法实现全排列。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include <vector>#include <algorithm>using namespace std;string str;string temp;vector<bool> vis;void dfs(int cnt,int n){if(cnt==n){cout<<temp<<endl;return;}for(int i=0;i<n;i ){if(vis[i]==false){temp.push_back(str[i]);vis[i]=true;dfs(cnt 1,n);vis[i]=false;temp.pop_back;}}}int main{getline(cin,str);sort(str.begin,str.end);int n=str.size;vis.resize(n);dfs(0,n);return 0;}

我们把产生的排练暂存在字符串temp中,当temp中的字符个数与初始字符串的字符个数相等时就将temp输出了。

数组vis存放的是字符串的某个下标索引到的字符有没有加入temp,如果加入了temp就将其vis置为true,没加入的其vis就为false。

dfs传入的参数cnt是指已经填入temp的字符个数,n是初始字符串的字符个数。

有了上面那些铺垫,我们在主函数中调用dfs(0,n),意思是初始状态temp中没有字符。

为了建立字符与下标之间的联系,方便大家观察,我们使用"012"这个例子描述算法,最初temp={},vis都为false,进了递归函数dfs,就开始遍历初始字符串,依次往temp填入字符。

在阅读下面的过程之前,我邀请大家关注两个要素,递归层数和当前递归层数下i的值,这两个要素直接决定了下一个要尝试填入的字符。

起初递归层数为0。从i=0开始遍历。i=0时,vis[0]=false,将0填入temp,然后将vis[0]置为true,传入cnt 1=1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1,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0}

此时递归层数为1。从i=0开始遍历。i=0时,vis[0]=true,0已经被填入temp了不满足条件;i=1时,vis[1]=false,将1填入temp,然后将vis[1]置为true,传入cnt 1=2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2,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0,1}

此时递归层数为2。从i=0开始遍历。i=0时,vis[0]=true,0已经被填入temp了不满足条件;i=1时,vis[1]=true,1已经被填入temp了不满足条件;i=2时,vis[2]=false,将2填入temp,然后将vis[2]置为true,传入cnt 1=3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3,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0,1,2}

此时递归层数为3。经判断temp中已经填入了3个字符,达到了“出厂要求”,将其输出后返回上一层递归。

此时递归层数为2。上次在2层递归里遍历到i=2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2,于是将vis[2]又置为了false,继续遍历,i=3超出了下标范围,遍历结束,返回上一层递归。此时

temp={0,1}

此时递归层数为1。上次在1层递归里遍历到i=1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1,于是将vis[1]又置为了false;此时

temp={0}

继续遍历,此时i=2,vis[2]=false,将2填入temp,然后将vis[2]置为true,传入cnt 1=2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2,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0,2}

此时递归层数为2。i=0时,vis[0]=true,0已经被填入temp了不满足条件;i=1时,vis[1]=false,将1填入temp,然后将vis[1]置为true,传入cnt 1=3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3,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0,2,1}

此时递归层数为3。经判断temp中已经填入了3个字符,达到了“出厂要求”,将其输出后返回上一层递归。

此时递归层数为2。上次在2层递归里遍历到i=1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1,于是将vis[1]又置为了false。此时

temp={0,2}

继续遍历,此时i=2,vis[2]=true,2已经被填入temp了不满足条件;继续遍历,i=3超出了下标范围,遍历结束,返回上一层递归。

此时递归层数为1。上次在1层递归里遍历到i=2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2,于是将vis[2]又置为了false。此时

temp={0}

继续遍历,i=3超出了下标范围,遍历结束,返回上一层递归。

此时递归层数为0。上次在0层递归里遍历到i=0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0,于是将vis[0]又置为了false。此时

temp={}

继续遍历,此时i=1,vis[1]=false,将1填入temp,并将vis[1]置为true,传入cnt 1=1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1,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1}

此时递归层数为1。从i=0开始遍历。i=0时,vis[0]=false,将0填入temp,然后将vis[0]置为true,传入cnt 1=2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2,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1,0}

此时递归层数为2。从i=0开始遍历。i=0时,vis[0]=true,0已经被填入temp了不满足条件;i=1时,vis[1]=true,1已经被填入temp了不满足条件;i=2时,vis[2]=false,将2填入temp,然后将vis[2]置为true,传入cnt 1=3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3,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1,0,2}

此时递归层数为3。经判断temp中已经填入了3个字符,达到了“出厂要求”,将其输出后返回上一层递归。

此时递归层数为2。上次在2层递归里遍历到i=2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2,于是将vis[2]又置为了false;继续遍历,i=3超出了下标范围,遍历结束,返回上一层递归。此时

temp={1,0}

此时递归层数为1。上次在1层递归里遍历到i=0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0,于是将vis[0]又置为了false;此时

temp={1}

继续遍历,此时i=1,vis[1]=true,1已经被填入temp了不满足条件;继续遍历,此时i=2,vis[2]=false,将2填入temp,然后将vis[2]置为true,传入cnt 1=2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2,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1,2}

此时递归层数为2。从i=0开始遍历。i=0时,vis[0]=false,将0填入temp,然后将vis[0]置为true,传入cnt 1=3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3,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1,2,0}

此时递归层数为3。经判断temp中已经填入了3个字符,达到了“出厂要求”,将其输出后返回上一层递归。

此时递归层数为2。上次在2层递归里遍历到i=0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其实就是0,于是将vis[0]又置为了false;继续遍历,vis[1]和vis[2]都为true,也就是1和2都在temp里,都不满足条件,遍历结束返回上一层递归。此时

temp={1,2}

此时递归层数为1。上次在1层递归里遍历到i=2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2,于是将vis[2]又置为了false;此时

temp={1}

继续遍历,i=3超出了下标范围,遍历结束,返回上一层递归。此时

此时递归层数为0。上次在0层递归里遍历到i=1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1,于是将vis[1]又置为了false;此时

temp={}

继续遍历,此时i=2,vis[2]=false,将2填入temp,然后将vis[2]置为true,传入cnt 1=1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1,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2}

此时递归层数为1。从i=0开始遍历。i=0时,vis[0]=false,将0填入temp,然后将vis[0]置为true,传入cnt 1=2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2,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2,0}

此时递归层数为2。从i=0开始遍历。i=0时,vis[0]=true,0已经被填入temp了不满足条件;i=1时,vis[1]=false,将1填入temp,然后将vis[1]置为true,传入cnt 1=3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3,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2,0,1}

此时递归层数为3。经判断temp中已经填入了3个字符,达到了“出厂要求”,将其输出后返回上一层递归。

此时递归层数为2。上次在2层递归里遍历到i=1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1,于是将vis[1]又置为了false;此时

temp={2,0}

继续遍历,此时i=2,vis[2]=true,2已经被填入temp了不满足条件;继续遍历,i=3超出了下标范围,遍历结束,返回上一层递归。

此时递归层数为1。上次在1层递归里遍历到i=0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0,于是将vis[0]又置为了false;此时

temp={2}

继续遍历,此时i=1,vis[1]=false,将1填入temp,然后将vis[1]置为true,传入cnt 1=2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2,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2,1}

此时递归层数为2。从i=0开始遍历。i=0时,vis[0]=false,将0填入temp,然后将vis[0]置为true,传入cnt 1=3表示temp中已有字符的个数为3,进行下一层递归,此时

temp={2,1,0}

此时递归层数为3。经判断temp中已经填入了3个字符,达到了“出厂要求”,将其输出后返回上一层递归。

此时递归层数为2。上次在2层递归里遍历到i=0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0,于是将vis[0]又置为了false;此时

temp={2,1}

继续遍历,vis[1]和vis[2]都为true,意味着1和2都在temp里,都不满足条件,遍历结束,返回上一层递归。

此时递归层数为1。上次在1层递归里遍历到i=1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1,于是将vis[1]又置为了false;此时

temp={2}

继续遍历,此时i=2,vis[2]=true,2已经被填入temp了不满足条件;继续遍历,i=3超出了下标范围,遍历结束,返回上一层递归。

此时递归层数为0。上次在0层递归里遍历到i=2了,从dfs返回后取出temp末尾的字符2,于是将vis[2]又置为了false。此时

temp={}

继续遍历,i=3超出了下标范围,遍历结束。

全排列到此结束,temp和vis都恢复了最初的状态。

又到了金三银四面试季,衷心祝愿大家都能拿到想要的Of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