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加上每天带着口罩,脸上容易冒油出现闷痘,令人烦恼不堪。不仅如此,我们的前胸后背长痘,就连后脑勺也不能幸免,简直是「全身皆可长痘」。
对于油脂皮肤来说,脸上长痘就是灾难现场,有的痘痘带有脓肿一碰就流血,不挤的话看着浑身难受,最后还是忍不住去摸、挤,挠,但这时指甲里的细菌就会带到皮肤上,进而引发更严重的毛囊炎、黑色或红色的痘印也接踵而来。一直要等好几个星期,痘印才能彻底消失......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侵权必删
面对这样的情况,难道咱们拿「痘痘」就没办法了吗?未必哦,那么如何缓解痘痘症状?治疗痘痘的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小林药师就来说一说~
为什么会长痘?我们平常说的长痘,在临床上称为痤疮,当皮肤中的皮脂腺分泌油脂过多,且角质代谢异常会堵住毛孔,加上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的活动和炎症反应,就会形成痤疮。皮脂腺在脸部、背部及腋窝等处分布较多,这些部位统称为皮脂溢出部位,经常容易引发痤疮。
尤其是在青春期,雄激素水平升高,使皮脂腺腺体增殖分泌皮脂变多,并使毛囊漏斗部角化增殖造成毛囊口堵塞,更容易形成粉刺。
而想要提前预防,我们就先要知道痤疮的形成原因:
导致痤疮的原因有:
1. 在遗传背景下激素诱发皮脂腺的皮脂分泌增加;
2. 毛囊炎皮脂腺导管的开口角化、开口不通畅或异常;
3. 与痤疮丙酸杆菌等毛囊微生物过度增殖及、相关的炎症于免疫反应;
4. 内分泌水平的变化、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因素。
这些原因看着有些复杂,归根到底还是「过分油腻」导致的。
痤疮根据轻重可以划分为:
轻度痤疮 |
中度痤疮 |
重度痤疮 |
非炎症性皮损,黑头、白头居多 |
炎症性皮损,炎症丘疹、脓疱 |
炎症性皮损,出现结节和囊肿 |
外用药物治疗是痤疮的基础治疗,轻度及轻中度痤疮可以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中重度及重度痤疮口服治疗的同时结合外用药物辅助治疗。目前痤疮的治疗药物繁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 系统药物治疗
1、抗生素
系统使用首选抗生素(如米诺环素, 多西环素)适用于中重度的炎症性痤疮。由于米诺环素在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耐药发生率低。 痤疮复发时,应选择既往治疗有效的抗菌药物,避免随意更换。在使用6到8周时评估疗效,根据疗效决定继续治疗或更换抗生素。
2、维A酸类药物
异维A酸是治疗结节、囊肿型4 级重度痤疮的一线药物。具有显著抑制皮脂腺脂质分泌、调节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改善毛囊厌氧环境从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以及抗炎和预防瘢痕形成等作用,是目前针对痤疮发病 4 个关键病理生理环节唯一的口服药物。但使用该类药物可能会引起皮肤粘膜干燥, 致畸。
3、抗雄激素药物
避孕药是抗雄激素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通过抑制雄激素前体生成或作用于皮肤内雄激素代谢酶和雄激素受体, 进而减少或拮抗雄激素活性作用而减少皮脂腺分泌脂质和改善痤疮。
通常疗程是6 个月以上,一般在皮损完全控制后再巩固( 1 ~ 2) 个月后再停药,停药过早会增加复发的概率。
- 外用药物治疗
1、维A 酸类
外用维 A 酸类药物具有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抗炎、预防和改善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痤疮瘢痕等作用,外用维A 酸类在几周内才能显效,一般在( 3~4) 个月才能显现最好效果。
2、过氧苯甲酰
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溶解粉刺及收敛的作用,适用于中度痤疮患者,使用时可能会出现轻度刺激反应,建议从低浓度开始及小范围试用
3、抗生素
外用抗生素常用于有炎症性皮损的轻、中度痤疮。具有抗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作用的抗生素可用于痤疮的治疗,常用外用抗生素包括红霉素、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克林霉素、氯霉素、氯洁霉素及夫西地酸等。
由于外用抗生素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故一般不单独使用,建议和过氧化苯甲酰或外用维A 酸类药物联合应用。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 修订版)痤疮推荐治疗方案
文章,最后提醒大家:在开始治疗之前,一定要详细无误地告诉医生自己的用药史,否则治疗效果会更不理想……
很多时候,最令人痛苦的不是原生疾病,而是由敏感性皮肤带来的——面部持续的潮红、瘙痒、刺痛、烧灼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明显血管扩张对容貌的影响。由于持续时间长,治疗效果不稳定,很多妹子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所以,不论你脸上到底出现了哪种异常,请及时到靠谱的皮肤科医生那儿就医,明确诊断。并且坚持规律治疗,以免最后铸成大错~
文献参考来源:
[1]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2019 修订版)[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9, 48(9): 583-588.
[2] 钟华, 何黎, 王玮蓁, 等. 维胺酯和异维 A 酸治疗寻常痤疮随机双盲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10(39): 574-576.
[3] Nagpal M, De D, Handa S, et al.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Young Men With Acne[J]. Jama Dermatol, 2016, 152(4):399-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