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感悟(语言和思维漫谈)(1)

语言与思维就像是一对欢喜冤家,二者之间的关系总能引起一波波的争论。

有人说思维是大海,语言不过是朵朵浪花。

也有人说语言是大海,思维才是那被不断激起的千层波万层浪。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因此,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会由于其语言结构的不同而千变万化。

不同语族的人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对方的意思,因为你们生活在不一样的文化环境当中,体验不同,所拥有的世界观和认知方式也不同。

这种解释常被称为强势版的“语言决定论”,即认为语言可以决定人类的思维方式。

先不说语言决定论的价值所在,单单“决定”二字就显得尤为可怕。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控制语言,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他拥有了掌控人类思维方式的超能力?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感悟(语言和思维漫谈)(2)

恰如X战警中的超能力者Professor X,拥有强大的心灵感应和精神控制能力!

当然,这样的观点颇具魔幻主义的色彩,让人细思极恐。

然而,历史中确实也有类似的事件。

日本在侵略中国时推行的语言同化政策不正是根植于此观点吗?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身份标识,把这个标识拿走,你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恐怕也会随风而逝了吧。

思维和语言都具有抽象性,但相比之下,思维更让人捉摸不定。因此,语言便成为打开人类思维殿堂的一把钥匙。


与“语言决定论”相对应的是“语言相对论”,即语言之间的相似性是相对的,语言结构的差异性与人类概念化方式的差异性成正比。差异越大,对世界的认识就越不同。

比如说,汉语中对七大姑八大姨的不同称呼,每一个亲戚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式,什么“叔叔”、“婶婶”、“舅舅”、“阿姨”等等均反映出我们对家庭关系的独特感知和情感态度。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重视“家人”和“辈分”这两个观念。这种观点从传统的四合院、吃饭时长者须优先,尽享天伦之乐、家和万事兴等习俗中便可略知一二。

而对比之下,外国人则没有那么复杂的称呼方式。甭管你是哪边的,反正男性统一称为uncle,女性统一称为aunt。

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之间也不分里外,统一成grandfather和grandmother。

这种分类方式可能会让小朋友们顿时觉得神清气爽,再也不用担心过年喊错长辈的称呼了。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感悟(语言和思维漫谈)(3)


语言就像一面镜子,直观地反映出了东西方民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差异。

相对于“语言决定论”而言,“语言相对论”则更加的理性、包容,因此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与认可。

据说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假说是受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响。这一说法有待考证,但可以明确的是中国自古就有强烈的相对论意识。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阴阳五行”、“刚柔并济”等思想比比皆是。

万事万物都不会那么绝对和完美,用相对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更具有包容性。

但这种相对论的态度用过了头,就往往会令人陷入不可知论,左也好,右也对,最后的结果就是都有道理但又都说不好。这种态度对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其实是有害的,所以应当尽力避免。

所谓假说是对于某种现象的推测性论断,假说经过验证后可以成为原则甚至是真理。

假说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连乔姆斯基先生的转换生成语法不也是采用“假设—演绎”(hypothesis—deductive)的方法吗?

对于任何一个问题我们都要坚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感悟(语言和思维漫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