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货。

“货”者,商品也,财物也。中国人把财物称作“东西”,这是很有意思的。把东边的物品运往西边,用西边的物品去换取东边的物品,这就是“东西”观念形成的初始。“万年货”的存在说明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早在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懂得货物流通的重要性了。

大约在一万年前,闽南人就走向了台湾,理所当然的,台湾人也走向了闽南。祖国宝岛台湾有个台东县,台东县有个长滨乡,长滨乡海边有个八仙洞。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洞穴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期的石器工具以后,专家们认定,这是台湾地区最早的文化,定名为“长滨文化”。原来在一万年前,台湾是个荒无人烟的处所,这时一群闽南人冒着风险渡海来到了这里,带来了人烟,带来了货物,当然也带来了象征文明进步的石器。

在台湾海峡的南部,有一道横贯东西的浅海带。在漫长的沧海桑田的变化中,海水有涨有落,在落水的岁月中,浅海带曾数度露出海面,成为陆桥。这座陆桥起于福建东山,因此称为“东山陆桥”。勇敢无畏的闽南人就是踏着“东山陆桥”来到“八仙洞”的。他们带去的是先进的文化,带回的是亚洲象、犀牛、熊、野猪、水牛等物种。

在中国新疆、西藏、内蒙,一直延伸到东北边陲,大约有数千公里的一条文化带中,留存了大量有着新石器工艺的游牧人遗址。这些游牧人早在一万年前就沿着一条有点有线的古道进行“货”的交换了。人们能在内蒙古的红山文化遗址,发现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新疆和田玉,证明了“货”的观念已经注入了我们边远地区远古祖先的头脑。

中华文明深度讲解(万年前的中华文明起步)(1)

舞蹈纹彩陶盆(青海西宁宗日遗址出土)。盆内壁有十五人携手并肩翩翩起舞。

来源: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