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①,今日散步时神游四海,突然想到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典故,进而想到从常识上分析,东汉时代不应该用你和我,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传统文化冷知识科普?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文化冷知识科普(传统文化小知识)

传统文化冷知识科普

引①,今日散步时神游四海,突然想到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典故,进而想到从常识上分析,东汉时代不应该用你和我。

遂手机检索《后汉书-列传-杨震列传》,想看看原文咋说的。

引②,上述问题刚刚解决,又神游第2个问题,为啥念列传而不是传说的传?因为从道理上,所有史书的初衷都是为了传承、传说、流传下去。

引③,带着第2个问题,我进行了进一步网上查询,未遂。

但查询过程中又想到前日与好朋友冬哥(老牌知识分子、前PLA优秀心理学者)、鹏鹏(工程技术专家、资深工科学霸兼有真本事者)聊天,谈及兴趣与人生成功、幸福的联系。

引④,由③又引发了分享几个简单史学名词小常识的念头。

以上充分体现了一个普通人汹涌澎湃的内心活动,以及自身读书少还爱思考的毛病。

一、记传、列传、三国志的志等等啥意思

鉴于信息时代已使社会人文学科的学习门槛变的非常低,识字就能上网查询相关知识。为此,以下简单概括。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史书,司马迁以《史记》首创纪传体写史书的形式,不同于传统的编年体。

所谓纪传,指为名人立传记,以讲述名人生平事迹来记录历史。

人都是有三六九等的,正如我远不如冬哥和鹏鹏一样,所以都是名人传纪,但也有区分。

1.第一档次,本纪,皇帝的称为纪,如《后汉书 本纪 光武帝纪》

2.第二档次,世家,就是常说的贵族,源于“王侯开国、子孙世袭”。

据此,严谨的说开国贵族才叫世家。所以郭德纲说于谦父亲是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之绿帽子王,其实还是挺高贵的。

另,我们高度赞扬《史记》,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史记把陈胜吴广起义记录到世家里。

隐含逻辑是什么?是我们内心深处觉得世家是高贵的,把首个农民起义放到了很高贵的程度。

3.第三档次,列传,普通名人的称为传,所谓列,指各方面代表人物,个人理解为不止一个,古人数学也不太好,形象为一列一列的。

4.第四档次,载记。记载不属于正统王朝的割据政权的事迹,我国史书这部分基本是记录什么匈奴、鲜卑等名字稀奇古怪的少数民族事迹。

请注意:载记的记和皇帝本纪的纪不是1个字,皇帝是用来纪念的,非正统的政权是记忆下来,证明发生过就ok了。

为什么呢?原因很多,可以理解为汉字博大精深,但我个人倾向于理解为古人的国家治理观: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正如我远不如冬哥和鹏鹏一样。

亚圣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直接影响现在高级技术工人缺乏。

砸缸的司马光《资治通鉴》,同志们,插一句,都是史书,也分三六九等啊。

《史记》等是用来证明自己知道的多,吹牛逼用的,人家《资治通鉴》是阐述帝王之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讲治理国家的。

《资治通鉴》首篇首页,排除套话冒段后的首行,光哥曰“我知道天子最重要的职责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啥是地位?就是君臣有别。。。。”

同志们啊,看到光哥说的话没,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传说的儒教流毒之君为臣纲,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别拿领导和你一样对待。

领导为啥要秘书代为订车票、安排座次、准备讲话稿,其实领导自己干没准比你干的还好,但这是地位的象征。要从治理国家的高度看待服务伺候领导的重要性。

二、三国志的志啥意思你没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