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1

清朝前期的皇帝,似乎个个都有痴情的一面。

就连两次竞选皇帝失败 ,死了还享受了一个月假皇帝哀荣的多尔衮,也因为被封为皇父摄政王,让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凭证:他与顺治帝的生母、皇太极的庄妃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恋。

孝庄下嫁多尔衮,最多是一个疑案。

一、南明兵部尚书张煌言的《建夷宫词》,很有可能是千里之外抗清的标语。

二、多尔衮受封皇父摄政王,该是不情愿与两个辅政叔王(济尔哈朗、多铎)平起平坐而谋求的最高爵号。

三、多尔衮对原配很看重,在她死后尊为元妃。顺治帝追尊多尔衮为成宗义皇帝,也将其元妃尊为义皇后,一同祔庙。如此看来,皇太后孝庄即便纾尊降贵地下嫁,也只能为一个侧福晋、小老婆。

孝庄下嫁多尔衮到底是真是假(孝庄不给多尔衮做小)(1)

《大清风云》张丰毅版多尔衮与许晴版孝庄

四、如果多尔衮生前强势纳了皇帝的亲娘做偏房,但他很不知足,还大摆筵席,霸占了侄儿豪格的侧福晋做继福晋,另外还急不可耐地从朝鲜选聘了公主,见面就同房,玩了一月又说公主和侍女不漂亮,希望换货。

多尔衮情迷孝庄,是经不起推敲的。顶多是后世艺术家们乐此不疲的意淫。

就像电视剧《太祖秘史》,也为多尔衮与皇太极的老爸努尔哈赤,安排了一出爱得死去活来的情感戏:努尔哈赤疯狂地抢夺东哥。而事实上,努尔哈赤并没有见过那位叶赫老女,反而公开将其视为亡国的祸水。

2

清朝也出现了两个痴情的皇帝。

一个是清太宗皇太极。

在后宫中受皇太极专宠的,是26岁来嫁的关雎宫宸妃海兰珠。

古代女子26岁还待字闺中,是极其罕见的。游牧民族以食肉为主,激素分泌过多,发育较早,十多岁的女孩出嫁就是寻常事,哲哲16岁嫁给22岁的皇太极已算大龄了。按当时满蒙贵族女子婚嫁的惯例,14岁至16岁符合规矩,17岁便是超龄,海兰珠已是特大龄女。

26岁才出嫁,唯有一种可能,此次为已婚再嫁。只是其前夫为何人,已无考。

电视剧《孝庄秘史》,倒是通过他人的嘴巴,说出她曾被作为科尔沁作为和亲西面强大的察哈尔的联姻礼物,却不被丈夫珍惜,成了送回娘家的弃妇,最后被得知大玉儿(即庄妃)与多尔衮情爱而愤恨的皇太极看上。

她被皇太极宠冠后宫。

孝庄下嫁多尔衮到底是真是假(孝庄不给多尔衮做小)(2)

《孝庄秘史》中的皇太极与海兰珠

崇德二年七月,海兰珠生皇八子,皇太极大赦天下,追封科尔沁莽古思和硕福亲王及和硕福妃,盛况空前,这是立太子的举措。孰料五月后,幼子病逝,皇太极因此册封海兰珠的母亲为和硕贤妃,赏赐仪仗。

崇德六年九月,海兰珠病重,皇太极时值指挥松锦大战,闻讯后立刻起营回程,因“未至,妃已薨”,而多日不食不眠,昏迷多日,言语颠倒。

爱江山,更爱美人。

虽然清醒时说“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谴也”,但“仍悲悼不已”,再次痛声大哭。

宸妃初祭,皇太极亲笔写下祝文,下跪奠酒,宣读祭文,追封宸妃为敏惠恭和元妃。

元妃有原配之意。成熟的政治家皇太极,没有将海兰珠追为皇后,但追为元妃,也是极致。

翌年元旦大典,由于宸妃之丧被视为国丧而停止庆贺。此为真爱,也是最爱,如此情切,自是诚挚。宸妃之死,严重地打击了中年的皇太极,他就是外出散心,也会偷偷跑到宸妃墓前哭一番。宸妃死后不到两年,身体本来强壮的皇太极突然暴卒,死因不明,但结合史料记载分析,与长时间哀伤宸妃之死有着极大的关联。

3

另一个则是皇太极的儿子顺治帝。

顺治十三年,正白旗内大臣鄂硕18岁的女儿董鄂氏入宫为嫔,受大其一岁的顺治帝“眷之独厚,宠冠后宫”(《清史稿·董鄂妃传》)。

同龄的少男少女,不受压制地来一次自由恋爱。八月二十五日,董鄂氏被封为贤妃,时隔一月,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由,晋封为皇贵妃。顺治帝如册立皇后一般,特颁诏书。

此女升迁速度之快,所受礼遇之隆,能作为中国史上后妃受宠的一个经典。

第二年,董鄂妃生下皇四子,顺治颁诏天下“此乃朕第一子”,祭告天地,接受群臣朝贺,大赦天下。

有清一代,因皇子出生而大赦天下者,唯有太宗皇八子与世祖皇四子。

都命薄福浅,被顺治帝给予爱意和厚望的“第一子”,“生两岁,未命名,薨”(《清史稿·诸王传五》)。

顺治十七年八月,22岁的董鄂妃病逝,第二年正月顺治帝崩于痘症,演绎了一曲帝妃生死相依的绝恋。

孝庄下嫁多尔衮到底是真是假(孝庄不给多尔衮做小)(3)

《康熙王朝》顺治帝与董鄂妃

清宫戏喜欢粉饰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不惜将董鄂妃的出身大做文章,平添吸睛的闪光点。

顺治帝之死,有爱情上的纠结。

但,顺治帝之所以宠爱的董鄂妃,有一个主要原因,即政治原因——她来自新晋上三旗的正白旗。

正白旗原来隶属多尔衮,战斗力强,不亚于两黄旗中的任何一旗。顺治探索满汉融合政策,遭到了满洲保守势力代表孝庄和两黄旗大臣索尼、鳌拜等的反对,因而顺治帝需要正白旗的支持。

他破格宠任背叛多尔衮的正白旗大臣苏克萨哈,命其出任领侍卫内大臣,与索尼等平起平坐。他将董鄂妃独宠,甚至要母凭子贵晋升为皇后,也是宠给正白旗看的。

独宠的背后,是顺治帝为了抗击孝庄、索尼们的权力之争,而要寻求的特别支持。

对抗保守势力处在弱势的顺治帝,不但打出了董鄂妃这张牌,甚至发自肺腑地苦奠前明苦命天子崇祯帝,以及陪他一起上吊的太监王承恩。

无情最是帝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