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分别出自于《荀子·儒效》:“闻之不若见之”和《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成语故事大全100篇不常见的故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不常见的故事(成语故事115百闻不如一见)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不常见的故事

《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故事分别出自于《荀子·儒效》:“闻之不若见之。”和《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汉朝的时候,西边湟水(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在青海发源,流经青海海东市入黄河)一带,聚居着许多羌族人,称为西羌。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西羌一直比较安定。

在汉宣帝当政的时候,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到西羌去实地考察,就是现在的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给他们一些优惠政策,由于渠安国不能做主,需要请示朝廷后决定,就回来了。  不久以后,西羌的一些部落起兵造反渡过湟水,而且派人与匈奴联络一起造反。渠安国带了一批人再会西羌平叛,结果大败而归。  再派谁去合适呢?宣帝向老将军赵充国请教。赵充国说:我去最合适了。因为我就是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对西北的情况非常熟悉。

宣帝又问赵充国: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军队实力,我们该派去多少人马合适?赵充国说:陛下,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我现在很难准确地估计,还是让我上前线了解了解后再来制定策略吧!

赵充国到了西羌,首先深入实地调查研究,认真了解情况,又采取了分化瓦解的办法,团结大多数,打击极少数顽固分子,终于使湟水附近的西羌安定下来。  赵充国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后来就成了成语。它的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也不如亲自去看一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凡事要调查研究才能下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