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新中国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对外招商引资,很多海外华侨借着这一机会回到了阔别许久的祖国,探亲访友顺便助力祖国经济发展。在这些归国华侨中,有一位名叫唐纳的商人很是特别,此人虽然是以探亲的名义回来的,可是,回国之后接待他的人却是两位中央首长。

唐纳是从法国回来的,当时的身份也不过是一位法国小中餐厅的老板,算得上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华侨,那么,这样的身份,为何一回国就受到这么高规格的接待呢?实际上,这还要从他的另一个身份说起。

他是一位归国华侨(78年一名华侨商人回国)(1)

唐纳本名马继宗,又名马季良,1914年出生于我国江苏苏州,家庭环境还算富足,与其他那些高门阔少不同,唐纳自幼聪颖喜爱读书,乐于接受进步思想。喜爱诗歌的他,经常在各大报纸杂志上发表爱国题材文章,唐纳就是他当初发表文章时诸多笔名中的一个。

中学时期的唐纳秘密加入了共青团,不久之后,苏州地区地下党组织遭遇破坏,诸多地下党和共青团员被捕牺牲,为躲避敌人的迫害,唐纳悄悄来到上海。1932年夏,唐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而后加入校剧社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在沪读书期间,唐纳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笔,他积极在各大报社专栏上投稿,他文笔犀利、见解独到,很受读者们的喜欢。不久以后,唐纳进军电影圈,当编剧,写歌词,同时还兼职演员,一人身兼多职,他的剧大都为抗日题材,在当时来说风险很大,可宣传抗日的效果却很好。

他是一位归国华侨(78年一名华侨商人回国)(2)

1937年,在经过一段惨痛的婚姻经历后,唐纳做了一名战地记者,不久后上海沦陷,无奈之下,唐纳只得跟随其他影视明星一起来到武汉。在武汉,他自编自演了一部名为《中国万岁》的抗日话剧,可谓名噪一时,轰动全城。1938年武汉吃紧,刚在武汉站稳脚跟没多久的唐纳又要面临搬迁,这一次他随文人一起来到了重庆。

来到重庆后,唐纳一边从事擅长的文艺工作,一边秘密地为我党收集、传递情报,唐纳的身份隐藏得很好,就连他当时的妻子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如果唐纳自己不说,想必没人会相信这位“文影”两栖名人会是我党秘密情报人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唐纳又回到了上海。读大学时,他有一位同学是孔祥熙的儿子,他利用这层关系进入《时事新报》担任主笔,不久后升任主编。他经常在一些版面上宣传我党的进步思想,巧妙地利用敌党内各派系的矛盾,进行新思想教育宣传,效果十分显著。可惜好景不长,作为《时事新报》老板的孔祥熙无意中发现了这些,虽然唐纳的文笔很隐晦,但是,孔祥熙还是以报纸内容“涉红”为由辞退了他。

他是一位归国华侨(78年一名华侨商人回国)(3)

离开新报的唐纳并没有就此退缩,而是转战其他报刊继续做着他的宣传情报工作。与其他情报人员不同,唐纳从不用四处奔走收集、传递情报,只需在擅长的领域,利用好自己当时的身份,就能出色地完成情报任务。

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建立前夕,唐纳突然决定出国,隐姓埋名过普通人的生活。对于他的这一决定,很多朋友都无法理解,朋友劝他:“胜利就在眼前,多少年来的努力就是为了迎接这一刻,眼看就可以功成名就,你这时候离去真的甘心吗?”

面对朋友们的挽留,唐纳也只是回了一句:“去意已决,勿留!

作为一个老革命人,唐纳又岂能真的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擅自离开,实际上,他的“决意离开”不过是组织上派与他的一个新任务罢了。新中国成立在即,国外战略发展问题至关重要,国家需要相关人才,唐纳善于交际且英文好这正是国家所需要的。

他是一位归国华侨(78年一名华侨商人回国)(4)

1949年2月,唐纳带着“秘密任务”去往美国,2年后又辗转来到法国。来到巴黎后,唐纳并没有再从事新闻相关的工作,而是在当地开了一间中餐厅,这间餐厅位于名流汇集之地,其中意义不言而喻。

1978年,退休后的唐纳以探亲的名义回国,刚回国的他便被叶剑英、罗长青两位中央首长同时接见,虽然不知当时的具体谈话内容,但是,一位普通归国探亲华侨能受到这种规格的接待,在当时属极为罕见的,由此可见,唐纳的身份并不是普通餐厅老板这般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