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28回阅读问题解答与指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同赏红楼梦第8回?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同赏红楼梦第8回(跟着道长读红楼梦)

同赏红楼梦第8回

第一部分:第28回阅读问题解答与指引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1、宝玉去冯大爷(冯紫英)家吃酒行令唱曲,带了哪几个小厮?一起行令、说唱的是哪些个人,各自行的什么令,说的什么词,唱的什么曲?你最欣赏的是谁,为什么?

问题解读

1)宝玉去冯大爷(冯紫英)家吃酒行令唱曲,带了焙茗、锄药、双瑞、双寿四个小厮。

2)一起行令、说唱的有五人,分别是:贾宝玉、冯紫英、云儿、薛蟠、蒋玉菡。

原文解答:他们的说词、唱曲、酒令分别为:

喝酒行令唱词吟曲的规则是:

宝玉说道:“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都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的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

宝玉说道:“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唱道:“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唱完,饮了门杯,便拈起一片梨来,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完了令。

冯紫英,说道:“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女儿乐,私向花园掏蟋蟀。”说毕,端起酒来,唱道:“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灵精,你是个神仙也不灵,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唱完,饮了门杯,说道:“鸡声茅店月。”令完。

云儿,说道:“女儿悲,将来终身指靠谁,女儿愁,妈妈打骂何时休,女儿喜,情郎不舍还家里,女儿乐,住了箫管弄弦索。”唱道:“豆蔻开花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不得进去,爬到花儿上打秋千。肉儿小心肝,我不开了你怎么钻。”唱毕,饮了门杯,便拈起一个桃来,说道:“桃之夭夭。”令完。

薛蟠。说了半天道:“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撺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JB往里戳。”唱道:“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

蒋玉菡,说道: “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女儿喜,灯花并头结双蕊。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唱道:“可喜你天生百媚娇,恰便似活神仙离碧霄,度青春年正小,配鸾凤真也着。呀!看天河正高,听谯楼鼓敲,剔银灯同入鸳帏悄。”唱毕,饮了门杯, 便干了酒,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

探究指引

最欣赏的是谁?为什么?属于劣构性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

1)厘清故事情节,了解“行酒令”文化的雅俗共赏与文质兼美,表现何在?

2)品读五人的说词、唱曲。知人论诗,分析人物的性格、思想品质有何分别?(典雅与庸俗、风流倜傥与粗糙浅薄、率真多情与伪善薄情)了解诗歌的审美取向——雅俗之别。

3)联想对比。五人的说词、唱曲与本人的身份、地位、学识有没有关联,有怎样的关联?

2、廊檐下,宝玉和琪官儿(蒋雨菡)互赠礼物,交换“汗巾”;遇到宝钗,又笑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那香串子呢?”,看着暗想,不觉发呆;恰巧又被黛玉奚笑为“呆雁”。三个不同的场景,交织在这一章回,你由此洞察到贾宝玉怎样的情感世界?

探究指引

1)明确问题设置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品读”,从“场景描写”中感知“人物”(宝玉)的情感世界。

2)品读相关的场景描写。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概括出细腻的动作、神态、心理、对话描写中所蕴含的人物的思想情怀。

3)鉴赏分析与概括归纳示例。

场景之一:赠送玉珏、交换汗巾。

原文呈现

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便紧紧的攥着他的手,叫他“闲了往我们那里去。还有一句话问你,也是你们贵班中有一个叫琪官的,如今名驰天下,可惜我独无缘一见。”蒋玉菡笑道:“就是我的小名儿。”宝玉听说,不觉欣然跌足笑道:“有幸,有幸!果然名不虚传。今儿初会,便怎么样呢?”想了一想,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玉玦扇坠解下来,递与琪官,道:“微物不堪,略表今日之谊。”琪官接了,笑道:“无功受禄,何以克当!也罢,我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才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说毕,撩衣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二爷请把自己系的解下来,给我系着。(蒋玉菡的‘大红汗巾’乃北静王所赠,宝玉的‘松花汗巾’实为袭人之物。二人交换汗巾,此乃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笔。宝玉挨打,见33回;袭人嫁给了蒋玉菡,见120回。)

概括归纳

多情重义。从宝玉的心理描写“心中十分留恋”和问话“闲了往我们那里去”,可以看出对话蒋玉菡的“留恋”之情;从第二句问话“如今名驰天下,可惜我独无缘一见。”足以体现对琪官的仰慕之情;从宝玉赠送玉珏给蒋玉菡和交换汗巾,足以表明宝玉的重义,同时表现出二人情投意合、神交如故。

场景之二:香串之痴迷。

原文呈现

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原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傍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自恨没福。”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红,眉不画而横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言在此意在彼)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

概括归纳

痴情暧昧。面对“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红,眉不画而横翠”的宝钗,不觉就发呆了。

场景之三:呆雁之情深。

原文呈现

宝玉听他提出“金玉”二字来,不觉心动疑猜,便说道:“除了别人说什么金什么玉,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世不得人身。” 宝玉道:“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要有第五个人,我也说个誓。”

……

宝钗见他呆呆的,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儿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一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瞧。”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

概括归纳

真情旦旦。对黛玉真情倾述、发誓发痴;面对宝钗,心想黛玉。爱心之深,无人取代。

第二部分:第29回阅读问题与探究

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1、贾府丫鬟众多,各有所属,名如其人,寓意鲜明。品味下列丫鬟的名字,你能分清她们所归属的主人吗?能领悟出这些名字的寓意吗?从这些名字可以看出《红楼梦》人物的命名有哪些基本特点?(提示:结合第1、2、3、13、14、15回)

紫鹃、雪雁、鹦哥、莺儿、文杏、司棋、绣橘、侍书、

翠墨、入画、彩屛、素云、碧月、平儿、丰儿、小红。

2、宝玉与黛玉见面时,两次摔砸所佩戴之“通灵宝玉”。一次是初见黛玉(见第三回)之时,一次是清虚观打醮(jiào)后黛玉生病之时。这两次“砸玉”有何不同,宝玉为什么要砸“通灵宝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