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吸毒?一切都是源自空虚。到底是空虚恐怖,还是毒品恐怖?”
这个贯穿电影《门徒》始终的问题是从阿力(吴彦祖饰)的嘴里说出来的。作为接触了毒品从生产、抛售到使用全过程的卧底警员,他亲历了毒贩首脑阿坤(刘德华饰)的伏法和死亡,也见证了底层毒品受害者阿芬(张静初饰)的挣扎与惨死。对于毒品的危害,他的认识既是清晰的,也是迷茫的。
面对行事谨慎的阿坤时,伴君如伴虎的他一直是清晰且坚定的;
而当以更随和的身份面对独自照顾女儿的阿芬时,他对毒品深恶痛绝的坚定之余,又表现出人性独有的悲悯和对毒品诱发危害原因的迷茫。
这也基本传达了影片关于毒品问题的思考。
影片剧情非常简单,年近不惑又身染疾病的毒贩阿昆打算把自己的生意全权交由阿力打理,阿力以卧底的身份渐渐知道了更多毒品市场中的秘密,最终以搜集的资料将阿昆绳之以法。但他对吸毒者阿芬投入了感情,从阿芬的境况中,他对自己边缘人的身份产生了迷惘。
影片以阿昆将生意交接给阿力打理为线索,全面揭示了毒品生产制作的利益链,将罪恶的罂粟种子鲜血淋漓地呈现到了观众眼前。
但不同于以往的禁毒类影片,影片不仅强调了毒贩罪恶毋庸置疑,也借毒贩首脑之口说出了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吸毒的人是否罪有应得?
这样的言语很像受害者有罪论。
现实中,关于受害者有罪论讨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遭到猥亵、强暴的女性被责怪穿着过于暴露。这种思维方式的心理基础大致有两个:
1.旁观者偏差。
一般由于信息掌握不全面,人们倾向于将别人的问题、行为归因于内因,而非外因。比如一个人关门关得很大声,一般人本能地认为这个人素质不高或者行为粗鲁,故意用力关门(内因),而不会猜想可能是突然来了一阵风,或者门的惯性太大一不小心控制不住(外因)。
2.公正世界信念。
当公正世界信念受到威胁时,人们为保护和维持这种信念,会启动以恢复公正为目的的补偿反应。也就是说,我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坏事不应该发生在无辜的人身上。因此,当听闻恶性案件时,人们会本能地去推断受害者有错,以获得一种“一定是TA做错了什么才有此遭遇,只要我不这么做,这种坏事就不会临头”的安全感。
受害者有罪论
受害者有罪论无疑是一种有失偏颇的非理性认知,但发出这些言论的人往往不存在直接的恶意倾向,多数是出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现实状况替当事人感到生气。尽管如此,我们也要避免这样的言论形成对被害者谴责的文化,让本就遭遇不幸的人们更加绝望于社会的世态炎凉。
但与猥亵、强暴女性事件不同的是,在吸毒的人中,大多数是有人格缺陷或是心理疾病的人。似乎更多的时候,吸毒是自主的选择,是他们在主观意识的操控下满足心理缺憾的一种手段。他们在精神上追求刺激,在身体上作践自己,用看似人畜无害、实则不胜其弊的毒品填补内心的空虚。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这番辩解乍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
但更多的却是阿昆这类人为自己洗罪的托词,是为自己在心理上塑造一个正经商人形象而进行的心理暗示。
他们一边以毒贩的身份大敛不义之财,一边以商人的觉悟痛斥吸毒者的自甘堕落,对他们的下流行径嗤之以鼻。尽管一直强调买卖供求,以商人身份自居,但依然摆脱不了他们害人的现实。
况且在大多数时候,事实也并非如他们口中所说的那样。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34.5万名,横跨各个年龄段,呈现出以青少年为主体的趋势,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高达83.8%。
这些人大多出身卑微,是非辨识能力不足,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辗转于复杂的人际环境中,逐渐迷失、沉沦,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中国吸毒现状(来源于网络)
但这是他们的错吗?
在吸毒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好奇和追求时髦的心理、填补精神空虚、无知与盲从。正如影片中的阿芬一样,只是为了向吸毒的老公证明,吸毒是可以戒掉的,便义无反顾地成为了吸毒者中的一员。
可怜吗?
那种痛心疾首自然是可怜的。
可恨吗?
却迟迟叫人恨不起来,又怎么忍心斥责其咎由自取呢?
与这些吸毒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昆一类的贩毒大亨。
当吸食毒品的人蜷缩在穷巷陋室中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他们却在泰国高档酒店里享受着价格不菲的鱼子酱;
当吸食毒品的人用刀叉带来的痛感努力抵御毒瘾发作的苦难时,他们却怡然自得地在一碧万顷的海边垂钓,以掩饰引以为豪的“商业”勾当。
这些底层民众用鲜血和生命营造出的优越感渐渐麻痹了他们的神经,让他们陷入自己只是一个成功商人的美妙幻想中,直到海市蜃楼轰然倒塌。
影片最后一个值得玩味的情节是,阿力在周旋于毒贩和吸毒者之间的长久过程中,对毒品危害产生了片刻的动摇,于是决定以身试法。但好在阿芬的女儿及时出现,才防止了悲剧的发生。那个曾经坠入毒品地狱的吸毒者的女儿,在这一刻又扮演了守护人们防止毒品侵害的天使。
抛去少数自甘堕落的人(古天乐饰演的芬夫),吸毒的人中又有几个是真的十恶不赦、无药可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