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老古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在中国历史上,简直就是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这句话用到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身上,似乎再合适不过。不过小编今天要给您说的,却是一位开国功臣的小舅子,而他的下场,比起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来,其悲惨程度都不遑多让……

明朝朱元璋四大名将(此人是明朝开国第一名将)(1)

让我们将历史倒带,回到大明洪武二十一年。此时的大明王朝,经过朱元璋的洪武之治,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又在这一年拔掉了北元残军的老窝,俘获蒙古王公、妃、公主、将校以及兵卒八万多人。大明盛世一时间如同烈火烹油,锦上添花,蓝玉的名头赫赫扬扬,一时无两。

可是在蓝玉这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场塌天大祸却即将来临。

明朝朱元璋四大名将(此人是明朝开国第一名将)(2)

更要命的是,即将大祸临头的蓝玉却依然我行我素,不知收敛。他又对太子朱标说:“我观燕王(朱棣)在北平,阴有不臣之心,殿下应该有所防备。”而朱标天性仁厚,却没有讲这话当回事。可是这话却传到了朱棣耳朵中,朱棣便对蓝玉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后来朱标病死,朱棣入朝,便意味深长地劝父皇“注意”蓝玉等人“尾大不掉”,“上(朱元璋)由是益疑忌功臣,不数月而祸作。”

明朝朱元璋四大名将(此人是明朝开国第一名将)(3)

朱元璋和朱棣这对整人父子凑到一块,谁也逃不过一死。洪武二十六年春,锦衣卫指挥蒋献上告蓝玉“谋反”,蓝玉被逮捕,最后的下场也极为凄惨。据说被磔杀后,又被剥皮实草,传送全国示众。因为蓝玉的女儿是蜀王的妃子,当蓝玉的人皮传到云南,经由四川返回的时候,才由蜀王向朝廷请示,这才将岳父的人皮留下,供奉在王府里。

明朝朱元璋四大名将(此人是明朝开国第一名将)(4)

朱元璋又借此机会大搞株连,凭借蓝玉一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可谓千古奇冤。从表面看,蓝玉之死属于居功自傲、功高震主。但深层的原因是蓝玉先得罪了燕王,后成为朱家皇朝“狡兔死,走狗烹”的牺牲品。

至于蓝玉的人皮,这件象征着朱元璋屠戮功臣的罪证,在蜀王府的祭堂上挂了两百多年。最后在明末农民起义军攻破蜀王府之后,从此不知所踪,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难解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