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鸮胖说千字文》,我是鸮胖。在节目开始之前,鸮胖想托付一下,如果您喜欢鸮胖的节目,觉得鸮胖说的还不错,您还比较满意,就请您多多关注,并帮鸮胖转发分享一下,您的举手之劳,就是对鸮胖最大的鼓励。咱们闲言少叙,说一说本期内容。上一期鸮胖为您讲了传唱千年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竟然是假的。果没有印象的听众朋友,可以返回上一期,在温习一下。今天接着给您往下讲,讲讲“罔谈彼短,靡恃己长”。咱们在说短和长的时候,都是说的长度。那么古人,是怎么进行长度测量的呢?《韩非子》一书中记载的“郑人买履”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答案。
这个小故事咱们都十分清楚了,鸮胖在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条,应当学会思想变通。
那郑人买履,怎么就揭示了古人长度测量的方式呢?答案是在原文中的最后一句:“宁信度,无自信也。”意思是说,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这里面,就告诉了咱们古人两种测量长度的参照系:自己的身体和其他固定的物体。
郑人买履
最开始的时候,古人测量长度,就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参照物。《史记·夏本纪》中,这样写道:“身为度,称以出。”意思很明确,就是用身体为标准,量出长度。那他用身体测量,只能是小物件的长度吧?还真不是,鸮胖在《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那一讲中提到,大禹派两个人丈量全国的土地,他们分别叫太章和竖亥,他们丈量疆域长度的方式,就是脚步。他们测量的长度,史书中确有记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是两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这里面,就出现了两个长度单位,一个是里,一个是步。那这俩,是怎么换算的呢?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中,这样写道:“古者三百步为里。”《孙子算经》中,也有相同的记载。三百步是一里,两亿三万三千五百里,那得走多少步啊?《康熙字典》中,对于亿的定义是十万曰亿,按照这个规定,鸮胖帮您简单算了一下,放到现在,大致也是七千零五万步。如果按照现在正常成年人一步60厘米算,那这二位相当于分别绕了赤道一圈。
您以为到这就算完了吗?并没有!因为古代的一步,和咱们现在的一步,定义是不一样的!《周礼·考工记》中,这样写道:“野度以步。”这是说,双脚各迈一次为一步。也就是说,古人的一步,顶咱们现在的两步!所以,他们二人,分别绕了赤道,走了两圈!
听起来什么感觉?反正鸮胖是口服心服,外带佩服。
说到这,您可能会有一个问题了,那两脚各迈一次为一步,那一只脚向前迈一步,叫什么呢?这个也有个名称,就是咱们极为熟悉的,跬。《小尔雅》一书中,这样写道:“趾,一举足也,倍趾谓之步。”所以荀子会在《劝学》一篇中,这样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鸮胖现在越发觉得,荀子这句话的原型就是绕地球走两圈的那二位!
那史书当中,记载长度的,主要还是尺,既然是用身体丈量的,这尺,怎么和步换算呢?这个其实很简答,只要需要统一规定就好。早期的时候,人们是以六尺为一步。像《史记》、《管子》等书中,都记载“六尺为步。”唐代以后,改为五尺为步。
那如果测量小的物件,用尺有些长,怎么办呢?那就用寸。寸和尺的换算,是以十进制为准,也就是十寸为一尺。那这寸,能用人体测量吗?当然能。在人体上有一个地方,古人叫寸口。寸口在哪儿?《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道:“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就是说,从手掌到动脉的距离,大致是一寸。您可以伸出手看一下,手掌掌根有一道纹路,这道纹路下面,还有一道纹路,两道纹路之间,就是寸口,大致是一寸。《孔子家语》中,概括的比较精辟:“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就是一指宽大约是一寸,一个巴掌,算上手指,大约是一尺。
寸口示意图
除了手和脚之外,胳膊,能不能测量呢?当然能啦。两臂伸长,叫“寻”,就是寻找的寻。那寻和尺,中间怎么换算呢?《说文解字》中,这样写道:“度人两臂为寻,八尺也。”也就是说,一寻,是八尺长。
这么看来,人身上能用的参照系,基本都用上了。古人在用身体参照的时候,还是会有问题。如果俩人身高不同,那步伐、臂长,也不相同。武大郎和武二郎,量出的长度,肯定不一样。这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其他的固定参照物了。
《尚书》当中,有这样的描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史记·夏本纪》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书中提到的“刊木”和“表木”,都是刻有尺度的测量标桩。
其实这种小工具,古人早就会用,而且用的十分熟练。据考古学家发掘发现,商朝时期,已经有尺子在使用了,目前共发现三把尺子,一把是骨头做的,两把是动物的牙齿做的。三支商尺长度大约在16-17厘米之间,中间分为均等的十寸。
商尺
多说一句,除了能出土的骨尺、牙尺之外,还有一种出土不了的尺子,叫黍尺。这个黍,就是咱们现在吃的黄米。那这黍尺是怎么做的呢?古人把一百粒儿黍子呈一字长蛇阵排开,这个长度,就是一尺的长度。千万别小瞧这一百粒儿黍子,在建造宫殿和房屋的时候,这可是主要的参照标准呢。
尺寸虽然测量的是长度,但后来也引申到品格当中。所谓“寸有所短,尺有所长。”在行为处事的时候,不能太过锋芒毕露,恃强凌弱,不然会引来灭顶之灾。有这么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恃强凌弱而败亡,同时,也间接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至于此人是谁,咱们下一讲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