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盆地,地处云雾山与云开大山间,四面群山环绕,常年遥望云雾。任凭周围山峰纵横,却挡不住罗定人民谋发展的坚定目光,挡不住罗定东融西联的强劲步伐。
新中国成立70年,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罗定迎来了华丽的“嬗变”——经济产业蓬勃发展,水利建设名扬全国,交通设施不断完善,民生福祉不断进步,城乡“颜值”不断提升。7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短短的一瞬,罗定的发展速度超越了任何历史时期。
步入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罗定将按照云浮市委六届六次全会要求,围绕建设大湾区生态的“涵养地”、产业转移的“承载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地”、农副产品的“供给地”、大湾区物流的“配送地”和旅游休闲的“目的地”,致力打造高新电子、日用化工、先进装备、生物制药四大百亿产业,在主动融入大湾区、对接大西南中提质发展。
市区新貌
看经济发展——
从一穷二白到百业兴旺
1949年的罗定百业萧条,经济贫穷落后。经过70年砥砺奋斗,罗定经济迎来高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2207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27亿元,增长了1028倍,地方财政收入从204万元增长到12.5亿元,增长了612倍。第一产业形成了稻米、肉桂、罗竹、南药等龙头产业;第二产业建成了电子、化工、建材、生物制药等支柱产业,吸引了一批央企、世界500强企、上市公司等落户罗定;第三产业商贸服务兴旺发展,成为两广地区重要的商品交易集散地。
蓬勃发展的工业园
罗定过去以农业经济为主,手工业、现代工业不多,1949年全县人均创造工农业产值仅102元。1978年增加到人均335元,1985年增加到人均651元。经过几十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罗定经济快速发展,2018年,人均生产总值22829元。
1949年,全县仅存工业、手工业企业917家,从业人员3002人,实现产值333万元。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罗定市场准入环境宽松高效,市场主体活跃增长,2019年7月,全市实有市场主体共27027户,相当于解放初的近30倍。其中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家,2018年罗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7亿元,实现税收3.36亿元,利润14.39亿元。
目前,罗定正释放着强大的虹吸效应,已基本形成高新电子、日用化工、先进装备、生物制药四大百亿产业集群格局,各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引导,不断激发和增强罗定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高新电子产业以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为龙头,罗定已集聚了依利安达(罗定)磁电有限公司、阜盛电子有限公司、欣煌电子有限公司、思浩电子有限公司、腾达电子有限公司等50多家外资、民营企业落户,形成了庞大的电子产业集群,成为粤北地区重要的电子生产基地,附城街道并因此荣获“广东省电子专业镇”称号。
以中顺洁柔(云浮)纸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集聚发展一批日化产品企业,现已引进重大项目8个,投资53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20亿元;以广东铨欣照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创(罗定)双东环保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集聚发展五金机械、先进装备等产业,现已引进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109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60亿元以上。
依托南药资源禀赋,罗定以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提取产业基地为目标,建设南药肉桂产业核心发展园区,以广东一力罗定制药有限公司、罗定市树康药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集聚发展生物制药相关产业,目前已引进广东态森德制药有限公司、广东德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三顺制药有限公司、罗定市泰康制药有限公司等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41亿元。
看水利建设——
从十年九旱到“南粤粮仓”
解放前的罗定基本没有水利,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地方,约有80%的耕地属于“望天田”,粮食生产没有保障。由于干旱缺水,农业收成很差,所产的粮食根本养不起罗定人,“山上不长草,黄泥往下倒,若要活老命,只得往外逃”就是昔日罗定大地的生动写照。
长岗坡渡槽雄姿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罗定人民战胜“十年九旱”的时代,是罗定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从1950年罗定县第一届人代会决定大力兴修水利起,罗定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县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从建成长藤结瓜式的水利工程、建设金银河水库工程到建设长岗坡水利枢纽工程,全市建成了大中小型水利工程上千座,从根本上改变了罗定的旱患,使罗定盆地成为了风调雨顺的“南粤粮仓”。
被喻为南国“红旗渠”的长岗坡渡槽水利枢纽工程正是这些水利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工程建设期间,全县4万多名党员干部群众,日以继夜,坚持大干、苦干加巧干,以极其简陋的工具,肩挑手推、钎钻锤敲、人力车载等,历时4年多,终于把当时全国最长的人工渡漕长岗坡渡槽——“人工天河”建成通水。如今,渡槽每年将近4亿立方米的太平河、罗镜河河水横空运输至金银湖水库,灌溉8万多亩农田,为城区及乡镇55万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使“十年九旱”的罗定变成旱涝保收之地。
一宗宗水利工程的建成,使罗定从一个土地贫瘠、旱灾频繁、水利不兴、粮食不能自给的贫穷县,一跃成为农业和粮食生产大市,粮食的年亩产从1949年的196斤跳跃到1997年的双千斤,再到粮食的稳产高产,年年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征购任务,连续5次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为广东省首个荣获此殊荣的县(市),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以长岗坡渡槽为代表的水利工程,是罗定人民战胜“十年九旱”的一座丰碑,它巍然矗立在人们的面前。“为民、担当、实干”的长岗坡精神,激励着罗定人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不忘初心,不懈奋斗。
罗定,因奋斗者的努力而不同凡响;罗定,因水利建设成就而享誉全国,进而成为闻名全国的“南粤粮仓”。2014年,罗定稻米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确定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加强监管,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推动农业实现提质增收;连续荣获“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罗定稻米)”称号和“2018年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亚灿米”先后获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农产品认证、欧盟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日本有机和自然食品协会JONA及JAS有机农产品认证,成为华南地区唯一同时拥有这3个认证的有机米,2018年“亚灿米”获授予“中国十大好吃米饭”。“罗定稻米”以45.55亿元的品牌价值进入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榜单,实现云浮地理标志产品进入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零的突破”。
看交通变迁——
从崎岖闭塞到四通八达
清代诗人何仁镜在《答人问罗定》中写到:橹声摇尽一枝柔,溯到康州水更幽。一路青山青不断,青山断处是泷州。自古以来,罗定与外界相通,主要是依靠仅走小船的罗定江。由于交通闭塞,“青山绿水”的另一面则是“穷山恶水”,过去很多罗定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华石立交
说到解放前罗定的交通状况,今年87岁的离休干部、老游击队员王以炎深有感触地说:“要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变化,感触最深的是交通设施的改变。解放前,加益镇因不通公路,成为‘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如今,公路不仅通到加益圩,还直达偏远的木寨、旺水村。”以前“走三行”到外地打工的老刘谈到以前的出行难,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说,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罗定人前往省城,仍是乘车前往郁南南江口,再坐船沿西江而下,兜兜转转一整天也未必能到达省城广州。
解放前夕,罗定全县能通汽车的公路仅42.5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大兴筑路工程,至1957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07.2公里。到1985年,全县通车公路达78条,全长660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路网。特别是近10年来,罗定市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和构筑“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目前,罗定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纵横交错,全市通车公路总里程达2905.8公里,是解放前夕的68倍,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罗定市境内的5条高速公路总里程125.5公里,其中云罗高速、罗岑高速、罗阳高速、江罗高速已经全面建成通车。云茂高速按照双向4车道的标准设计建造,全长129.8公里,其中罗定段40.5公里,预计2020年底可建成通车。云罗、罗岑、江罗、罗阳、云茂5条高速公路建成后,罗定高速公路密度将在粤东西北名列前茅,高于广东全省平均水平,成为粤西北地区高速网的一个“重要节点”。
罗定还重点推进机场、铁路、国道、市区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发展,以“组合拳”模式构建立体交通体系,为罗定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畅通了“血脉”。罗定正全力推动罗定机场转型升级、罗定铁路重启建设。其中罗定机场还是国内首条低空航线机场,让私人飞机翱翔蓝天。罗定机场还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全天候跳伞基地和飞行体验基地。一系列综合交通运输举措加持下,罗定地处环珠三角的生态优势、邻近珠三角核心区的地缘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看城市“颜值”——
从穷乡僻壤到现代城市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缩影。1949年,罗定只是一个穷乡僻壤,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县城面积不过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1万多。2018年罗定市区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人,比1949年增长了20多倍,几十年的变化远远超过了以往千年。今日罗定已变成了一座高楼林立、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
美丽泷州
今年75岁的罗定文史专家陈大远说,1949年解放军入城时,罗定只有一条旧街中山路,其他都是横街小巷。
解放初,罗定县城分为8个区域,分别是太平街、民主街、自由街、共和街、幸福街等,这些名称寄托了当时人们的理想追求。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罗定城区不断扩大,泷州路、龙华路、兴华路、龙园路、工业路等城市道路纵横交错。近年来,环市东路、环市西路均已建成通车,大大改善了城区交通状况。特别是新建成的环市东路、环市西路,加上建设中的环市南路,使道路顺畅,视野开阔,“高端、大气”,拉大了城市格局,成为罗定城市扩容提质的“代表作”。在文娱设施方面,市文化中心、南江文化主题园、江滨公园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在教育方面,罗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构建了“一个龙头、三驾马车、四轮驱动”的高中教育发展格局(以罗定中学为龙头,廷锴纪念中学、罗定实验中学、罗定中学城东学校为三驾马车);城区优质学位不断增加,罗定培献中学、第一小学、泷州小学等投入使用,并计划新建泷州教育新城,被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市”;在医疗卫生方面,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市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县(区)级百强;市人民医院新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相继开始动工建设。
如今,主楼高23层、总建筑面积约60000平方米的罗定国际酒店,楼高39层的凯旋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建成了泰德广场、福泰花园、东方明珠、南江帝景、锦绣江南、泷江翡翠城、碧桂园等20多个大型商住小区。一条条宽阔的街道,一个个漂亮的住宅小区,一大批商业服务设施,使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
当前,罗定市创建广东省文明县城、省卫生城市、省园林城市的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市民将切身体验到“城市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丰富内涵。
看人民生活——
从温饱不足到步入小康
解放前,罗定的人民生活极端困难,被人戏称为“饿定”之地。民国后期,小学教师和城镇工人月薪一般仅够购买七八十公斤大米,仅能养活自己。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更是朝不保夕,艰难度日。老游击队员王以炎回忆说,解放初,干部、教师的待遇都很低,他当时的工资每个月只有20元,有些低的仅有18.5元,后来逐步提高到每月48元、60.5元,1980年的工资只有68元,离休后现在每个月的收入有8000多元,医疗也有保障。他感慨地说,当年投身革命的理想,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当初做梦也没有梦到今日有如此安定的环境,对如今的生活感到非常满足。
中国·长岗坡纪念馆
70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罗定社会民生事业明显改善,百姓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建国之前的吃不饱穿不暖到如今的温饱小康;从建国之前的泥砖房、茅草房,到如今城里花园式洋房、乡村水泥钢筋楼房;从建国之前的出门靠双腿,到现在的公共汽车、摩托车、私家车代步;从靠书信传递信息,到如今的网络手机全面普及;从以前高文盲率到如今的全民免费义务教育;从以前缺医少药到如今的全民医保,并拥有两家三甲医院,全市人均寿命也大幅提高。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公厕改造、危房改造、村村通自来水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更是把百姓生活质量推上了新的台阶。
来自围底镇农村的阿华与丈夫经过几年打拼,交了首付后,利用房贷分期付款,在市区一个漂亮的商住小区购买了一套12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现在,丈夫在外地当厨师,每个月有数千元的收入,她则负责在家带小孩。为了方便接送小孩,她还购买了一辆SUV小车。近年来,像阿华那样进城购房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人日益增多,人们切身体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据罗定市房地产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罗定全市销售商品住房达18486套,销售总金额122.94亿元。这些数字,说明近两三年来,当地已经有超万个家庭在城区住上了新楼房,贡献了可观的税收,并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注入了强大活力。
2018年,罗定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62821元,增长9.5%。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64元,增长7.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7元,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34元,增长7.1%。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国富民强。过去的罗定,是一个敢为人先、创造人间奇迹的地方;今日的罗定,是一片投资创业的热土;明天的罗定,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不断创造新时代新的辉煌!
云浮融媒中心
来源:云浮日报
责编:秦小青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yunffb@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