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裘山山我一直声称是个热爱植物的人,走在路上,见到的花草树木总能叫出个八九不离十,家里虽然没有花园,也喜欢种植但这次来到衢州龙游,却两次被无比陌生的植物难住了,很羞愧,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艺术唤醒乡愁?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艺术唤醒乡愁(光明文化周末源自山野)

艺术唤醒乡愁

作者:裘山山

我一直声称是个热爱植物的人,走在路上,见到的花草树木总能叫出个八九不离十,家里虽然没有花园,也喜欢种植。但这次来到衢州龙游,却两次被无比陌生的植物难住了,很羞愧。

一次是在龙游博物馆,看到展板上介绍说,在龙游海拔1500米的山上,有锥栗树、檫木树和短柄。这三个树名我都是第一次听闻,不免有些好奇,为什么龙游山上会有这些少见的树?难道是因为龙游是个移民城市,这些树也是“移民”而来?

两天后,在龙游皮纸的非遗展示馆里,我又见到了几种非常陌生的树名——青檀、雁皮、山桠皮以及楮树。

更让我意外的是,它们都是造纸的珍贵原料。

原先我一直以为造纸的原料无外乎是麻、竹、藤、芦苇以及麦秆之类,没想到,造纸尤其是造宣纸的原料,竟然大多都来自树,具体说,是来自树皮。故而龙游的宣纸,有皮纸之称。

在此之前,我脑海里能把树皮和纸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桦树了,白桦或者赤桦。在遥远的大兴安岭,人们会在桦树皮上写诗送给心爱的人。因为桦树皮一层一层剥离后,很薄很光亮,可直接书写。但那不是纸,只是树皮。真正的皮纸,是将树皮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关的打磨之后,涅槃重生生产出来的。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尝试过用各种原料造纸。高档的如丝帛,低端的如稻草,甚至也用过破旧的渔网。渐渐的,找到了既能制造出优质纸张,成本又不至于太高的原料。浙江的造纸业是发展得很早的。我曾在温州瑞安参观过古造纸作坊“六连碓”,那里造纸的原料就是漫山遍野的竹子,不过生产出的屏纸只能是生活用纸,不宜书写。东晋时,我的老家剡溪就已盛产藤纸了,其原料取自剡溪的古藤,因此也叫剡纸。到了唐朝,衢州龙游生产出了纯皮纸,原料完全取自树皮,因质地优良,被作为贡品送进朝廷,用以书写诏敕、经书。

清末时,龙游的造纸业已成较大规模,山农们为了谋生,都以制作手工纸为业,一时间纸槽(作坊)和槽工很多,造纸业兴盛。

新中国成立后,纸槽纷纷成立了合作社,再后来发展为纸厂。龙游皮纸渐渐有了名气,最多时有七家宣纸厂,全部是生产传统手工皮纸的,但因种种原因,如今只剩一家了。

我们冒着大雨来到这家皮纸厂,很遗憾,没能见到赫赫有名的龙游皮纸传承人万爱珠。她已年逾七十,依然每日忙碌奔波,是个将自己的一生都与皮纸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还好,我们见到了她的女儿徐晓静。

在皮纸传承人的谱系上,我看到了万爱珠和徐晓静的名字,一个是第四代传承人,一个是第五代传承人。前几代或者同代的皮纸工艺师,都是土生土长的工人,唯有徐晓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她不仅是皮纸工艺的传承人,还是高级经济师。

这里生产的皮纸,全部是以本地区的青檀、山桠皮、雁皮为主要原料,以稻草、龙须草为主要配料,采用的是延续了千年的古老手工技艺。这种纯手工制作出来的皮纸,细腻柔韧,纹理纯净,性能上与宣纸相似,但韧性更强,更优质。

之所以如此,我猜想是因为它们的原料取自树皮,吸入了来自山野、来自天地间的精华。

我认真查了一下这几种难倒我的植物。青檀是比较稀有的树种,高大挺拔,浑身都是宝。其茎皮枝皮是制造宣纸的优质原料,主干坚实耐磨,可做家具及农具,种子可榨油,叶子还是中药。雁皮是落叶灌木,既可造纸,也可入药。楮树就是构树,这个我倒见过,阔叶红花,叶子可食。相比之下,山桠皮要矮小些,和我们常见的常绿灌木很像,同样是既可造纸,也可做中药的植物。

想到要把树皮剥下来造纸,心里不免有些嘀咕:剥了皮的树还能好好生长吗?山野里的树会减少吗?甚至,青檀、山桠皮会慢慢消失吗?听了讲解,我的疑虑消除了。原来,如今生产皮纸主要是以山桠皮为原料,青檀、雁皮、楮树等用得很少了。而山桠皮,也不是一味地去山野中获取,而是进行人工种植,如今已有八万多亩原料基地。

让我高兴的是,种植山桠皮不仅为造纸提供了原料,也为山农们增加了收入。山桠皮种下三年后即获益,将成熟的山桠皮枝条砍下后,老桩会继续发芽生长,每年都可再次获取。

从树皮到纸,还要经过砍条、蒸煮、刮皮、洗涤、匀浆、压榨、烘焙等30多道工序。而这些工序所用的生产工具全是传统器具,如铣山刀、刮皮刀、择皮帘、耥耙、鬃刷、焙笼、帘床、槽角,等等,都是古老到没朋友的工具。其工艺流程也全部由手工完成,漫长、繁复、精细。比如捞纸,一双手拿起帘架慢慢探入水中,不缓不疾地拎起,让纸浆在帘架上均匀排布,然后将湿纸从纸帘中轻轻分离,这个过程,全凭手感。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耐心,需要韧性。

这样制作出来的书画纸,着色鲜艳,墨韵清晰,润燥自然,能独到地体现传统纸文化的特色,因而赢得了“纸寿千年”的美誉。它不但成为高档书画用纸,还被用于故宫古籍的修复,并且远销海外。

龙游皮纸的第一代传承人生于1831年。也就是说,可考的历史已近两百年,但出现飞越却是在万爱珠时代。

万爱珠20岁做学徒,很快掌握了各个环节的技术,上世纪90年代,年轻的她就成了皮纸厂厂长。2000年企业改制,她担心皮纸业不能很好地传承下去,便多方筹资将龙游皮纸厂买下来,带领工人扩建厂房,振兴皮纸业。最重要的是,万爱珠没有停留在传承上,而是在坚守古老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改进工艺与配方,不断推出新品,其中一个新品还跻身中国“十大名纸”。这为皮纸业带来了生机。

对这位无缘谋面的大姐,我充满了敬意。

2009年,龙游皮纸成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龙游皮纸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万爱珠和皮纸工匠们的心血,渗透到薄薄的皮纸中,让厚重的千年纸文化得以传承。

走出皮纸厂,雨过天晴,满眼不只是绿色,还有红色、黄色、棕色、白色。龙游的植被丰富多彩,那些我认识的不认识的树木,那些高大的矮小的植物,都郁郁葱葱,充满活力。

忽然想,龙游皮纸的韧性,不只是来自山野,还来自心灵。正是万爱珠、徐晓静这样的古法造纸传承人,将她们坚韧不拔的性格融入皮纸中,才令皮纸有着与众不同的韧性。

既源自山野,也源自心灵。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12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