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之前
有网友和专家说,《草房子》是写着写着,就忘记了是写给孩子看的。
我倒是觉得,说反了。
《草房子》前面写得都没法给孩子看,写到最后两章,才发现,我是在写儿童文学呢,于是开始写给孩子看的内容了,后面两章倒是可以。
最终教材组就选了倒数第二章,修改后,成为初中一篇教材,也只能从后面这两章中选了。
如果是如网友所说,写着写着忘记写给孩子看的了,那么,教材组挑选倒数第二章内容,编成教材,这该有多讽刺呀!
有网友和专家说,《草房子》是“成长小说”,适合少年至成年阶段阅读,不是严格的儿童文学。
我想说:此入选操作是否有问题呀?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基础教育,10岁左右就开始推荐了吗? 混在一起啥意思嘛?
《草房子》封面
《草房子》章节
二、第八章 红门(二)
关于立意如果一定要从《草房子》中找出能放入语文教材中的篇目,那么只能从这一章选取。这一章的写作风格和前面几章截然不同,有点类似《老人与海》的故事。
《孤独之旅》比《红门(二)》更加有意义,原文章节中“红门”起名,是为了强调这是一个全村首富的故事。
改编之后《孤独之旅》不断向前向前向前,前方就是文章的目标;但是原著中往前的目的,就是“对财富的不可遏制的欲望,使他将自己的儿子也卷入了一场梦想”。
修改前后,文章的立意被偷天换日。
当然对财富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故意不说,偏偏不说,只做不说,而且还要学习立意改变后的文章,还要在课文中注那么多问题,要学生阅读时引发思考,注意,不能说忠于原著的思考,而是修改后文字的思考,还要出题考试,这不是难为人吗?
我就不信,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会把原著中的终极目标讲给学生听,学生听到的,还不是那些美文分析,忘记了原著初衷。
- 修改后教材:
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 修改前原著: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杜小康家有油麻地最高大也最结实的房子。小青砖,小青瓦,一看就是用钱堆成的好房子。后三间,左两间,右两间,前面立起一道高墙,连成一个大院。院门两扇,为红色。虽然已多年未上新漆,但那门在擦拭过之后,依然很亮,照得见人影。
在离开学校的最初的日子里,杜小康除了带父亲治病,其余的时间,差不多都在红门里呆着。
当杜雍和终于能行走时,他由祖上承继来的那种对财富的不可遏制的欲望,使他将自己的儿子也卷入了一场梦想。他决心将沉没于深水的财富以及由它带来的优越、自足与尊敬,重新找回来。早在他无奈地躺在病榻上时,他就在心中日夜暗暗筹划了。油麻地最富庶的一户人家,败也不能败在他的手中。大红门是永远的。他拉着拐棍人走了所有的亲戚和所有他认为欠过他人情的人家,恳求他们帮助他度过难关。他要借钱。他发誓,钱若还不上,他拆屋子还。他终于又筹集到了一笔款。春天,他从鸭坊买下了五百只小鸭。他曾在年轻时放过鸭。他有的是养鸭的经验。他要把这些鸭子好好养大,到了秋天,它们就能下蛋了。
晚上,杜雍和走到儿子身边:“不是我不让你读书,而是拿不出钱来让你读书。家里现在养鸭,就是为了挣钱,挣很多的钱,以后让你安安心心地读书几书,迟读一两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秋天,鸭子就能生蛋了。生了蛋,卖了钱,我们再买五百只鸭……隔个一年两年,家里就会重新有钱的,你就会再去学校读书。要读书,就痛痛快快地读,不要读那个受罪书……”
当杜雍和对杜小康说“以后,你和我一起去放鸭”时,杜小康几乎是哭喊着:“我要读书!”
一直对独生子宠爱无边的杜雍和,因为这场灾难,变得不像从前了。他脾气变得十分暴烈。他冲着杜小康骂了一句,然后说:“你只能放鸭!”
9年级上册教材
关于辍学
修改文中删除了父亲杜雍和不让杜小康上学的桥段,毕竟,在教书中,对于正在教室里上语文课的同学们,写上杜小康辍学是不合适的。
原著中好几个学生都不读书,辍学,细马不读书了,杜小康不读书了,一个班里这么多人不读书,老师和校长不出面劝一劝吗,原著中一点没有涉及到。
修改后的课文中,一字不提关于辍学的事,删除的逻辑正常,如果把原著中辍学内容照搬进教材,教育正在读教材的同学,不就是相互矛盾了吗?
但是原著中,真真切切写了好几次,这样的原著推荐给比9年级更小的孩子,真的合适吗?
我读过的《红发安妮》,她可是从一个孤儿,慢慢争取读书,成为村庄里面有用之人,非常励志。
家长们肯定愿意让孩子遇到困难向安妮学,而不是向《草房子》学。
有了这些疑问,这篇美文便不是那么美了。
关于美文教材中所描绘的江南水乡场景的确写得很好,描写的狂风中寻找鸭群,也很好,很有代入感,甚至有点像《老人与海》的桥段,也是狂风暴雨。
这些文字描写可以作为很好的写作参考材料,我愿意孩子读并学习这章纯景色描写技法。
关于三百里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那边鱼虾多,活食多。
三百里水路有多远?
本来就是江南水乡的油麻地放不了鸭子?
就为了提前一个月下蛋,就要忍受从夏天到秋天的孤独?
这不是孤注一掷吗?
这不太合理。
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长成一斤多的鸭离开了油麻地一带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被子、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去。因为,那边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会生猛地下蛋,甚至会大量地下双黄蛋。那时,就在芦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掉,到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
关于暖色的结尾教材中只截取了文中一段,忙不迭地在旁边注释“暖色的结尾,充满希望”。
殊不知,在所推荐的原著中,可不是暖色结局,而是“杜家算是完了。”
这一结局,同样没有“草灰蛇线,伏脉千里”,同秦大奶奶的死、蒋一轮的婚礼一样很突然。
这天,桑桑打完针往家走时,听到了一个传闻:杜雍和父子放鸭,不小心将鸭放进了人家的大鱼塘。把人家放养的小鱼苗都吃光了,鸭子与船统统被当地人扣留了。
桑桑回家,把这一传闻告诉了母亲。亲叹息了一声:“杜家算是完了。”
又过了些日子,这天傍晚,桑桑提了个酱油瓶去朱一世的杂货铺打酱油,刚走上大桥,就听村里有人说:“快去看看,杜雍和被抬回来了!”等桑桑过了桥,就有很多人在传:“杜雍和回来了!”而孩子们则在传:“杜小康回来了!”
两个大汉抬着一块门板,门板上躺着杜雍和。杜小康和母亲跟在门板后面。
杜小康将柳篮送到桑桑手上:“里面有五只鸭蛋,都是双黄的。”
这五只鸭蛋,大概是杜小康从大芦荡带回来的全部财富。
最终杜小康没有上学,而是在学校门口摆摊卖杂货。
几章的结局差不多都是这样“不暖色”,这或许就是网上所说的,想让孩子们体会到人生“悲怆”。
三、第九章 药寮
最后一章是一个暖色的结尾。
介绍校长桑乔的身世,原来是猎人,后来当了老师,最后当了校长,跨度很大,你信吗?
校长很重视荣耀,他的儿子桑桑把他的荣耀笔记本偷出来用,被他狠狠打了一顿。
然后桑桑脖子上长了一个包,不舒服,他这才醒悟过来,带着孩子到处求医问药,像很多父母一样,不容易。
希望一个一个破灭,当他们最终快认命时,
这期间有一个老师温幼菊拉桑桑到她的药寮中,寮就是小屋,熬药的小屋,安慰桑桑别怕,别怕。给予他力量。
这中间还出现一个狗血剧情,纸月和浸月寺的慧思僧人同时离开了油麻地,按文中交代,他们好像一对父女,回故乡去了。
还好,桑桑最后遇到一个中医高手,告诉他:不过就是鼠疮。可以治。
于是桑桑有许多时间是在温幼菊的“药寮”里度过的,最终转危为安。
全剧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