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嘈杂的工作环境中,你会听到——

“护士,你看了这么长时间,不行就换一个人,让扎针厉害的护士给我们扎”

“护士,你能不能给俺宝宝一针扎上”

“咋回事,看那么长时间都没有扎上”

…………..

想必身为儿科护士都曾经遇见过以上情况。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输液多名家长陪同。有的家长要求护士必须做到一针见血,如果穿刺失败,则抱怨不停,用不文明、不礼貌的语言伤害护士的自尊心,甚至拳脚相向。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高超的穿刺技能,但是临床上,即使是工作能力超强的护士,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一针见血。更何况低年资的护士呢?

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不让低年资的护士扎针,但是要培养儿科护理人员最基本的穿刺技能,前提是保证我们的穿刺率。作为科室,应该制定哪些流程来保证我们的穿刺成功率,避免低年资护士受伤害呢?经过各位美小护的思考与总结,制定以下流程:

提高小儿穿刺率流程

一、穿刺前沟通:

夸夸小宝并询问小宝的情况,拉近关系,缓解家属紧张情绪。

护士:“宝宝好可爱呀,怎么不舒服啦?咱去穿刺间给小宝看看血管吧。”

二、穿刺地点:

穿刺间及定制穿刺台

小孩子扎针到底好不好(先做好这些准备)(1)

小孩子扎针到底好不好(先做好这些准备)(2)

1.定制穿刺台方便固定患儿头部,提高穿刺率。

2.加装照明灯,提高亮度。

3. 1名家属陪同。避免多名家属进入穿刺间,在穿刺过程中言语干扰,增加护士的压力。

三、评估:

1.班次调整新老员工搭配,有穿刺难度时不能让低年资护士进行穿刺,老员工必须保证穿刺成功率。

2.评估过程中持续与家属沟通,沟通小宝的血管情况“之前有没有扎过针?小宝血管有点细,我们好好看看,挑一个好一点的血管,让家属“参与”其中,自己看到血管情况。

小孩子扎针到底好不好(先做好这些准备)(3)

四、心态

认真对待每一个小宝,能让家属感觉到护理人员的自信心。

五、穿刺配合

穿刺时由一名护理人员固定,穿刺手、脚时由护理人员抱着(除非家属拒绝)

1、“XXX护士扎针比较厉害,让她好好看看,我给你抱着。”给家属一个定心丸。

2、“小手小脚有点凉,血管不好看,阿姨给你暖暖”,让家属感觉暖心。

3、“扎针的时候小宝会哭,会动,所以一定要固定好。这个时候家长不能心疼配合好,小宝不受罪。”让家属感觉我们在为宝宝考虑,按压固定过程中一定注意患儿的面部情况及神情,如果穿刺不顺利,禁止多次回针,这种情况穿刺成功率较低,长时间穿刺未成功容易引起家属不满。

六、穿刺成功后交待注意事项

1.减少穿刺部位的活动,在小脚上穿刺避免站立、走路。

2.穿刺留置针部位活动不要太大。

3.小宝不要抓挠穿刺部位,注意拽针。

4.输液过程中出现红肿,第一时间告诉我们。

5.注意不要弄湿留置针以免引起感染。

七、学会借力

如果穿刺失败拔针后,立即说“小宝,阿姨对不住小宝,让小宝受罪了”,让家长感觉到我们护理人员的歉意,禁止同一个护士进行二次穿刺(二次穿刺时承受压力较大),由科室责任组长或护士长进行穿刺。

其实大家都有同感沟通穿插在整个穿刺过程中,但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让家属感觉爱心、安心、暖心、责任心,有个良好的感受。

穿刺失败后,我们同样也遇见过这样的家属,“我们的血管就是太细了,不好扎针,别有压力,待会再看看。”其实穿刺技能不仅仅靠穿刺数量练出来的,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穿刺后总结的经验,我们要成为技能高超有温度的护士小姐姐,在前进的道路上让大家有自信,减少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