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升级的趣味实在是太多了,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简直无处不在。一个细微的动作、浮动的眼神、无心的话语、变化的表情都可以彰显。升级不同于其他的牌类,就是玩家必有合作的对象。虽然玩法有人、牌,数量之分。但是最普遍的玩法是:四个人、两副扑克牌,即两两对家,意在配合。双人默契,才能最大地发挥优势,获得胜利。各地玩法不一,若在异地,我们打牌时一般先协商一致,然后开战。

纸牌游戏更改难度 纸牌游戏升级(1)

打牌前首先要找好对家,找到了默契的对家那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双方总是都希望找到一个心有灵犀的牌友。但是却有一个暗存一律:就是平时相处甚佳的人,在一起打牌却和生活中的情况截然相反。我在上高中时有两个同学平时很要好,称兄道弟,一到打牌时就相约为对家,但还没出几次牌就脸红脖粗的争辩、继而破口大骂,甚至摔门而出,最后每每又重归于好。起牌时,每个人姿势不一:前后摇摆撞钟式,左右摇晃闹钟式,面无表情者,唉声叹气者,喋喋不休者,奄奄一息者,不尽其详。

对于痴迷升级者,打牌时间和场地从来不是考虑的因素。室内茶几、书桌固然为好,席地而坐、墙边角落亦为不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那时牌风甚盛。最高记录是一天之内连开三场,围观者达十数人。午饭后,休息片刻即开战。晚自习后回到宿舍更是通宵达旦。为了对付查房的老师,我们用床单将门窗封闭,不留寸光。甚至有次被查房老师堵在室内破窗而逃。

打牌时,最好四人之中有一个粗通牌技者,甚至不通者,牌技不佳者才是打牌的乐趣所在,再说声:“不打”,连连摆手之后被拉上桌面,笑料及此而生,当然这也需要对家是个心胸宽阔之人。在大学时我和舍友打牌,里面有个水平一般的人,每次三缺一时硬着被我们拉上桌面,对待他我们总是要好言相邀,细语柔声,免得他发脾气,摔牌而出。但是时常也禁不住出言相讥,尤其是在没出对过牌的情况下,这时他则满脸愤然,大喊道:“还能不能娱乐!”众人则哄堂大笑。不过他却道出了一个真理:打牌输赢不是最重要的的,纯属消遣。

出牌时视牌的好坏而定。牌好者一挥而就,颇为洒脱,督促甚急。牌差者犹豫不决,甚为踟蹰,举牌不定。打牌也是个挑战,如果自己的牌好,而对方的牌差,那么不免踌躇满志,颇有胜之不武的感慨。所以只有在双方牌的实力相差无几之时才能体现出水平,斗个势均力敌。直至最后方分出胜负,体味其中的乐趣。

纸牌游戏更改难度 纸牌游戏升级(2)

赌博的人一般都很迷信,打升级也是一样,甚至出现了很多口语:“七上八下;坐南朝北,输到天黑。这些话,一般也没人信,说者有口无心,听者也就不以为意了,若刚好于所谚一致,则无非是失败者聊以自慰的借口。

观棋不语真君子,这话往往人家都相信,因为绝少有观棋不语者。打牌也是这个道理,观者说得对时,玩家自己心里想的是“:我自己不会出吗?”说的错时,则不免挨一顿数落:“我本来想那样的,经你这么一说,就改变主意了。”对也无功,错则替罪。几乎是一个定律。有时候话语真的可以左右牌局的胜负。我在上大学时,一晚闲极无事,睡意全无。大家便商议打牌,人手不够,一舍友在同楼层其他系找到两个来自广西的人,开始时别无异事,我和对家略占上风。不久俩个广西人开始对话了,但是用的却是家乡话,我和对家是一句也没听懂。随后他们渐渐扳平,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这时我们才明白过来,让他们坚决用普通话沟通。这才息事宁人。

打牌亦可看出人的品性,在打牌时人的性格往往展现无遗,性格率真者,得势时不是拍桌狂笑就是跺地捶胸。失势时默不作声,实则为将要爆发之火山前的酝酿。若有好牌则面色掩藏不住,双手哆嗦。一把烂牌时则垂头丧气,生不如死,甚而偷窥他人。思虑全面者往往顾及别人的感受,胜时吝惜赞词,一脸和气曰:“运气,运气。”失势时则恭维对手:“厉害,厉害。”虽然和善,但往往落下世故之名,不及脾气暴躁者之真性情。有一类人无论牌的好坏往往都是面无表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让人不可捉摸。有人说这才是打牌的最高境界,但我却不敢苟同,这类人虽厉害,难免落入死板,让人摸出规律所在。打牌的战术重在:虚实结合,达到不战自胜的目的。

纸牌游戏更改难度 纸牌游戏升级(3)

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在电脑上也可以玩打升级了,有时候我实在技痒就在电脑前和远在不知何方的志同道合者一起点点鼠标,聊以打发寂寞。这当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本文由空自知先生原创,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