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史类文学作品,属"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汉朝东汉时期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历史##历史#

后汉书 国学(国学经典之后汉书导读第一讲)(1)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锋起。地皇三年,南阳荒饥,诸家宾客 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武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市兵弩。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十八。十一月,有星孛于张。光武遂将宾客还舂陵。时伯升已会众起兵。初,诸家子弟恐惧,皆亡逃自匿,曰"伯升杀我"。及见光武绛衣大冠,皆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乃稍自安。伯升于是招新市、平林兵,与其帅王凤、陈牧西击长聚。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进屠唐子乡,又杀湖阳尉。军中分财物不均,众恚恨,欲反攻诸刘。光武敛宗人所得物,悉以与之,众乃悦。进拔棘阳,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战于小长安,汉军大败,还保棘阳。

【译】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是汉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出自景帝所生长沙定王刘发。刘发生舂陵节侯刘买,刘买生郁林太守刘外,刘外生巨鹿都尉刘回,刘回生南顿令刘钦,刘钦生光武。光武九岁丧父,为叔父刘良抚养。身高七尺三寸,须眉浓密,嘴宽鼻隆,额角饱满。他天性勤劳,乐于耕种。他哥哥伯升却好侠养士,常常讥笑光武只知在田间劳作,把他和刘邦的二哥刘仲相比较。直到王莽天凤年间,光武才来到长安,拜师学习《尚书》,粗略领会了经书的要旨。王莽末年,国内连年蝗灾,寇匪强盗肆虐。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南阳饥荒很严重,各家门客大都出外打劫行盗。光武为了躲避官府逃到新野县,将收获的谷物运到宛城出卖。宛人李通等以谶纬符命对光武说:“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武起初不敢轻举妄动,但转念哥哥伯升广交食客,必举大事。况且王莽政权已露出衰败灭亡的迹象,天下动荡不安,便与李氏合计谋划,决定举兵起事,于是着手购置各种兵器。十月,与李通堂弟李轶等在宛城起兵,时年二十八岁。十一月,彗星出现于南方张宿。光武便带领门客回到舂陵。这时伯升已会众起兵。一开始,各家子弟都十分惊恐,跑的跑,躲的躲,说:“伯升想要杀我们!”等到看见光武绛衣武冠,都惊异地说:“谨慎厚道的文叔也起兵了啊!”大家才安定下来。伯升于是招新市、平林兵,与其首领王凤、陈牧向西攻打长聚。光武先骑牛,杀新野尉才得以骑马。进屠唐子乡,又杀掉了湖阳县尉。军中所获财物分配不均,大家都愤怒难平,将士们想要反攻刘氏家族。光武便收本宗人所得财物,全部分给将士,众人这才满意。便进攻拔取棘阳,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战于小长安,结果汉军大败,只能退守棘阳。

后汉书 国学(国学经典之后汉书导读第一讲)(2)

更始元年正月甲子朔,汉军复与甄阜、梁丘赐战于淮水西,大破之。斩阜、赐。伯升又破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于淯阳,进围宛城。二月辛巳,立刘圣公为天子,以伯升为大司徒,光武为太常偏将军。三月,光武别与诸将徇昆阳、定陵、鲲,皆下之。多得牛、马、财物,谷数十万斛,转以馈宛下。莽闻阜、赐死,汉帝立,大惧,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五月,到颍川,复与严尤、陈茂合。初,光武为舂陵侯家讼逋租于尤,尤见而奇之。及是时,城中出降尤者言光武不取财物,但会出兵计策。尤笑曰:"是美须眉者邪?何为乃如是!"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嗖重,千里不绝。时有长人巨无霸,长一丈,大十围,以为垒尉;又驱诸猛兽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光武将数千兵,徼之于阳光。诸将见寻、邑兵盛,反走,驰入昆阳,皆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光武议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诸将怒曰:"刘将军何敢如是!"光武笑而起。会候骑还,言大兵且至城北,军陈数百里,不见其后。诸将遽相谓曰:"更请刘将军计之。"光武复为图画成败。诸将忧迫,皆曰:"诺"。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光武乃使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光武几不得出。既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而诸将贪惜财货,欲分留守之。光武曰:"今若破敌,珍珤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众乃从。

【译】更始元年(公元23年)正月初一,汉军又与甄阜、梁丘赐战于沘水西,大破敌军,杀掉了甄阜、梁丘赐。伯升在淯阳又打败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进而围攻宛城。二月初一,刘玄被拥立为天子,刘玄任命伯升为大司徒,光武为太常偏将军。三月,光武另与诸将攻打昆阳、定陵、郾,都攻打下来了。缴获的牛马财物很多,粮食几十万斛,转运供给宛城下部队。王莽得知甄阜、梁丘赐被杀,汉帝已立,十分恐惧,于是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领兵百万,其中披甲将士四十二万。五月,到达颍川,又与严尤、陈茂部队汇合。起初,光武曾为舂陵侯佃户欠租投诉于严尤,严尤见光武就对他另眼看待。如今,严尤又听从城里掏出来投降自己的人说光武并不敛取财物,只操练士兵出谋定策。严尤笑着说:“就是那个须眉浓密的汉子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初始,王莽征集天下能懂兵法的六十三家共数百人,并任为军吏;挑选训练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当时有个巨人叫巨无霸,身高一丈,腰粗十围,被任命为军垒尉官;驱使猛兽虎豹犀象,以助军威。出师的盛况,为秦汉以来所没有过的。光武统兵数千,在阳关拦截王莽军。诸将见王寻、王邑军队强大,掉头逃跑,奔回昆阳,都很害怕,担心妻室儿女,想分散返回各自的城邑。光武提议说:“现在我们兵力和粮草都少,而外寇强大,合力抵抗,功绩或许可以建立;如果分散开来,势必都不能保全。而且宛城没有攻下,那边的部队不能救助我们,昆阳一旦攻破,一天之内,我们所有各部都将被消灭掉。现在我们不同心合力共举功名,反而想守住妻子儿女和财物吗?”诸将领愤怒地说:“刘将军何以竟然说这种话!”光武含笑起立。这时恰好了望敌人的骑兵回来,说大量的敌人将到城北,军马队列数百里,看不到队尾。诸将连忙相互说道:“还是请刘将军出主意对付。”光武又为大家谋划成败策略。诸将领忧愁窘迫,都说:“就照这样办!”这时,城中只有八九千人,光武便叫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守城,自己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人骑马夜出城南门,在外面组织兵力。这时王莽军队已有近十万人到了城下,光武差点儿走不出城。到了隅、定陵,将各兵营军队悉数调发,而诸将贪惜财货想分兵留守。光武说:“现在假如打败了敌人,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假如被敌人打败,我们的头颅也保不住,哪还有什么财物呢?”大家才依从了光武的意见。

后汉书 国学(国学经典之后汉书导读第一讲)(3)

严尤说王邑曰:"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邑曰:"吾昔以虎牙将军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见责让。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何谓邪?"遂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或为地道,冲輣橦城。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王凤等乞降,不许。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六月己卯,光武遂与营部俱进,自将步骑千余,前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诸部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光武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时,伯升拔宛已三日,而光武尚未知。乃伪使持书报城中,云"宛下兵到",而阳墯其书。寻、邑得之,不憙。诸将既经累捷,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度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光武因复徇下颍阳。会伯升为更始所害,光武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光武,光武难交私语,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光武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九月庚戌,三辅豪杰共诛王莽,传首诣宛。

【译】严尤劝王邑说:“昆阳城小而坚固,现僭称帝王的刘玄在宛城,我们快速派遣大军攻击,他们必定逃跑;宛城兵败,昆阳自然归服。”王邑说:“过去我以虎牙将军身份围攻翟义,因不曾活捉他而受到责备。现在率百万大军,碰上城池不能拿下来,怎么说得过去呢?”于是将昆阳包围几十重,扎营数百个,立起云车,高十余丈,俯视城中,旗帜遍野,尘埃满天,金鼓之声闻数百里。有的部队挖掘地道,有的部队用木童车楼车攻城。弓弩乱发,箭下如雨,城中人背着门板才能打水。王凤等求降,未得允许。王寻王邑自以为成功在顷刻之间,意气闲逸自得,夜有流星坠落兵营,白天有云团,如崩塌的山般当营陨落,离地不到一尺才散,军吏士卒都趴伏在地上。六月初一,光武便与军队一同前进,自己带领着千余名步骑兵,在王莽大军前四五里布阵,王寻、王邑也派了几千名的兵士应战。光武冲杀敌军,杀敌数十万人。众部下高兴地说:“刘将军平生看到弱小的敌人就害怕,今天遇上强敌反而勇不可当,很是奇怪,而且又到前面去了。我们也来协助将军吧!”光武向敌人冲去,王邑、王寻部队退却,部众乘胜进击,斩敌成百上千。屡战屡胜,队伍又向前推进。这时,伯升已攻克宛城三日,而光武还不知道,他便派人假装成宛城下部队使者,带书报告城中,说“宛城下援军开到”,却假意不小心将书信遗失。王寻、王邑得信后,心中不快。汉军几次告捷,胆气更壮,无不以一当百。光武又带上敢死队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敌中坚,王寻、王邑军阵紊乱,光武乘锐气摧垮敌阵,杀了王寻。昆阳城中也击鼓呐喊冲杀而出,内外合击,声震天地,莽军大败,奔逃的兵士互相践踏,死伤者遍布百余里。天空恰巧大雷狂风,屋瓦都刮飞了。大雨倾盆,滍川河水暴涨,虎豹都吓得浑身发抖,士兵们争相渡水逃命,溺死得以万数,河水为之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装骑马,踏着死人渡河逃走,光武尽得莽军粮草器械,战车、盔甲、珍宝不计其数,几个月都搬不完,有的只好烧毁了。光武乘势攻下了颍阳县。这时刘伯升被更始帝刘玄杀死,光武立即从父城赶到宛城谢罪。司徒府的属官们都来慰问光武,光武不便和他们私下议论什么,只是深深地自责。他从没有自夸昆阳之战的功勋,也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谈笑都如平常一样自然。更始帝对此感到内疚,拜光武为破虏大将军,封他为武信侯。九月初三,长安三辅豪杰合力杀了王莽,并将他的头颅送到宛城。

后汉书 国学(国学经典之后汉书导读第一讲)(4)

更始将北都洛阳,以光武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于是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时三辅吏士东迎更始,见诸将过,皆冠帽,而服妇人衣,诸于绣镼,莫不笑之,或有畏而走者。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有识者皆属心焉。及至更始至洛阳,乃遣光武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十月,持节北度河,镇慰州郡。所到部县,辄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考察黜陟,如州牧行部事。辄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吏人喜悦,争持牛、酒迎劳。进至邯郸,故赵缪王子林说光武曰:"赤眉今在河东,但决水灌之,百万之众可使为鱼。"光武不答,去之真定。林于是乃诈以卜者王郎为成帝子子舆,十二月,立郎为天子,都邯郸,遂遣使者降下郡国。二年正月,光武以王郎新盛,乃北徇蓟。王郎移檄购光武十万户,而故广阳王子刘接起兵蓟中以应郎,城内扰乱,转相惊恐,言邯郸使者方到,二千石以下皆出迎。于是光武趣驾南辕,晨夜不敢入城邑,舍食道傍。至饶阳,官属皆乏食。光武乃自称邯郸使者,入传舍。传吏方进食,从者饥,争夺之。传吏疑其伪,乃椎鼓数十通,绐言邯郸将军至,官属皆失色。光武升车欲驰,既而惧不免,徐还坐,曰:"请邯郸将军人。"久乃驾去。传中人遥语门者闭之。门长曰:"天下讵可知,而闭长者乎?"遂得南出。晨夜兼行,蒙犯霜雪,天时寒,面皆破裂。至呼沱河,无船,适遇冰合,得过,未毕数车而陷。进至下博城西,遑惑不知所之。有白衣老父在道旁,指曰:"努力!信都郡为长安守,去此八十里。"光武即驰赴之,信都太守任光开门出迎。世祖因发旁县,得四千人,先击堂阳、贳县,皆降之。王莽和成卒正邳彤亦举郡降。又昌城人刘植,宋子人耿纯,各率宗亲子弟,据其县邑,以奉光武。于是北降下曲阳,众稍合,乐附者至有数万人。复北击中山,拔卢奴。所过发奔命兵,移檄边部,共击邯郸,郡县还复响应。南击新市、真定、元氏、防子,皆下之,因入赵界。

【译】更始帝于是准备北上定都洛阳,便让光武代理司隶校尉,要他先行前往洛阳修整皇宫官府。光武于是设置下属官吏,起草公文,以从事史察举非法,一切照汉代旧有制度办事。这时三辅官员东迎更始帝,见诸将走过,都戴平民头巾,穿女人衣服,大掖衣加上绣花的半臂衣,没有不笑话他们的。有的还因为他们所服“不祥”而畏惧患祸逃开。及至见到光武的僚属,都不胜欣喜。年老的官员有的掉泪说:“想不到今天又见到我大汉官吏的威仪风采!”从此有见识的人都归心于光武了。及至更始到了洛阳,便任光武为破虏将军代行大司马的职务。十月,光武拿着符节渡黄河北上,安定抚慰州郡官民。所到郡县,就会见郡守、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考察升降事宜,好像州牧巡视郡国办事一样。平反错案,遣放囚犯,除掉王莽时的苛政,恢复汉室官名,官民喜悦,争以牛酒迎接慰劳。到了邯郸,已故赵缪王的儿子刘林向光武献策说:“赤眉军现在河东,只要决开黄河淹灌他们,赤眉百万军队顷刻就可成为鱼虾。”光武不答,离开邯郸去了真定。赵林便让从事占卜的王郎伪装为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十二月,拥立王郎为天子,定都邯郸,并派使者说服各郡国归降。更始二年(公元24年)正月,光武因为王郎新起势盛,便北上巡视蓟地。王郎发布檄文,许诺捕杀到光武的封以十万户的爵位。而已故广阳王刘嘉的儿子刘接,起兵蓟中以策应王郎,蓟城城内扰乱,百姓惊恐,并传说邯郸派来的使者刚到,二千石以下的官员都出去欢迎。于是光武急忙驾车南奔,早晨夜晚都不敢进城,连吃饭睡觉也只是在路边停留。到达饶阳,官兵都没有东西吃了。光武就自称是邯郸派来的使者,到驿站休息。管理驿站的人刚送上饭来,光武手下的人饥饿难忍,争着抢饭吃。客栈的小吏怀疑光武是假冒,便击鼓数十通,谎称邯郸将军到,官属都吓得变了脸色。光武上车想要奔逃,但转念怕跑不了,便从容坐到原位,说:“请邯郸将军进来!”等了许久才驾车离开。客栈的人远远地叫守门者不放行。守门的官长说:“天下大局岂可预知?怎敢将尊贵的人困在城中?”光武于是从南门出了城。日夜兼程,蒙霜冒雪,时正天寒,脸面都冻裂了。到了呼沱河,没有船,恰值河面封冻,车子得以通过,几乎不等最后几辆车完全通过,冰面就塌了。到达下博城西,他们正彷徨困惑,不知往哪里走为好。路旁有个白衣老人指点他们说:努力啊,信都郡的人还在为长安政守着,离这里还有八十里。”光武马上赶去,太守任光开门迎接。光武便征发周围各县兵马,共得四千人,首先攻打堂阳、贳县,两地都投降了光武。王莽和成卒正邳彤也领全郡投降。又有昌城人刘植、宋子人耿纯带领宗亲子弟,占领了所在县城,奉献给光武,于是往北攻下曲阳,部众渐渐地集聚起来,乐意依附光武的达到数万人。光武又向北攻击中山国,占领了卢奴县,所到之处,征发“奔命兵”,发送檄文到边境各部,要他们一同攻打邯郸,各郡县纷纷回复响应。南向攻克新市、真定、元氏、防子,于是进入赵地境界。

后汉书 国学(国学经典之后汉书导读第一讲)(5)

时,王郎大将李育屯柏人,汉兵不知而进,前部偏将朱浮、邓禹为育所破,亡失辎重。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破之,尽得其所获。育还保城,攻之不下,于是引兵拔广阿。会上谷大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各遣其将吴汉、寇恂等将突骑来助击王郎,更始亦遣尚书仆射谢躬讨郎,光武因大飨士卒,遂东围巨鹿。王郎守将王饶坚守,月余不下。郎遣将倪宏、刘奉率数万人救钜鹿,光武逆战于南,斩首数千级。四月,进围邯郸,连战破之。五月甲辰,拔其城,诛王郎。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光武不省,会诸将军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更始遣侍御史持节立光武为萧王,悉令罢兵诣行在所。光武辞以河北未平,不就征。自是始贰于更始。是时,长安政乱,四方背叛。梁王刘永擅命睢阳,公孙述称王巴蜀,李宪自立为淮南王,秦丰自号楚黎王,张步起琅邪,董宪起东海,延岑起汉中,田戎起夷陵,并置将帅,侵略郡县。又别号诸贼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人,所在寇掠。光武将击之,先遣吴汉北发十郡兵。幽州牧苗曾不从,汉遂斩曾而发其众。秋,光武击铜马于鄡,吴汉将突骑来会清阳。贼数挑战,光武坚营自守;有出卤掠者,辄击取之,绝其粮道。积月余日,贼食尽,夜遁去,追至馆陶,大破之。受降未尽,而高湖、重连从东南来,与铜马余众合,光武复与大战于蒲阳,悉破降之,封其渠帅为列侯。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归营勒兵,乃自乘轻骑按行部陈。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故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赤眉别帅与大肜、青犊十余万众在射犬,光武进击,大破之,众皆散走。使吴汉、岑彭袭杀谢躬于邺。青犊、赤眉贼人函谷关,攻更始。光武乃遣邓禹率六裨将引兵而西,以更始、赤眉之乱。时,更始使大司马朱鲔、舞阴王李轶等屯洛阳,光武亦令冯异守孟津以拒之。

【译】当时,王郎的大将李育在柏人县屯驻,汉军没探到敌情,进军此地,先遣部队偏将朱浮、邓禹被李育击败,军中的物资都丢失了。光武在后面得知消息,收聚了朱浮、邓禹的散兵败将,与李育在外城门激战,大败李育,收缴了李育同朱、邓交战时所获得的粮草和物资。李育退守小城,光武攻不下来,于是带兵攻下广阿县。此时恰逢上谷太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分别派吴汉、寇恂等将军率领精锐骑兵前来协助攻击王郎,更始帝也派尚书仆射谢躬前来讨伐王郎,光武于是好好地犒劳了士兵,然后东进包围了钜鹿城。王郎的将军王饶坚守城中,光武一个多月也没攻下。王郎又派遣倪宏、刘奉率数万兵马解救钜鹿,光武到南[插图]县迎头痛击,斩杀敌军数千人。四月,又进军围攻邯郸,连战连胜。五月甲辰日,攻破邯郸,杀了王郎。缴获文书,发现汉军官吏与王郎勾结毁谤光武的信函数千章。光武看也不看,召集众将军烧掉它们,说:“让那些辗转反侧的人安下心来吧。”更始帝派侍御史持符节立光武为萧王,要他停战回到更始帝所在地。光武推辞说河北尚未平定,不接受命令。从此光武开始对更始帝存有二心。当时长安政事混乱,各方面纷纷叛离更始帝。梁王刘永在睢阳县专权行事,公孙述在巴蜀称王,李宪则自立为淮南王,秦丰自称楚黎王,张步在琅邪起兵,董宪在东海起兵,延岑在汉中起兵,田戎在夷陵起兵,都委任将帅,侵占各郡县。又有别号为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的各地盗匪,各自领着手下的部队,总数多达数百万人,在各自所在的郡县掠夺。光武准备讨伐这些盗贼,先派遣吴汉征发十郡的兵马北进。幽州的长官苗曾不服从,吴汉便杀了他,调发了他的部队。秋天,光武在[插图]县攻打铜马军,吴汉率领精锐骑兵来到清阳县与光武会合。铜马军屡次挑战,光武坚守军营不予还击,而铜马军一旦有人外出抢掠财物,光武就派人截击他们,断绝铜马军的粮草通道。如此过了一个多月,铜马军粮食吃尽,半夜逃离,光武率军追至馆陶县,大败铜马军。未等铜马军全部投降,从东南方向又来了高湖、重连两路人马,与剩余的铜马军会合,光武于是又与他们在蒲阳激战,全线攻破敌军并使他们归降,封他们的将领为列侯。投降的将领心里还是不踏实,光武知道他们的疑虑,令他们回到各自的军队管理士兵,然后自己悠闲地骑马视察各营部队。投降的人互相议论说:“萧王对我们推心置腹,我们怎么能不以死相报呢?”从此他们都心悦诚服。光武把投降的人马全部分配给诸位将领,他的部队也扩充至数十万人,关西的人因此称光武为“铜马帝”。赤眉军别部将领和大肜、青犊的十多万人马聚集在射犬,光武率兵攻击,大败赤眉军,各路人马都逃散了。光武又派吴汉、岑彭袭击邺城,杀了谢躬。青犊、赤眉军进入函谷关,攻打更始帝。光武便派邓禹带领六路副将率兵西进,以利用更始帝与赤眉战乱的时机。更始帝此时派大司马朱鲔、舞阴王李轶等屯驻洛阳,光武也命令冯异坚守孟津对抗他们。

后汉书 国学(国学经典之后汉书导读第一讲)(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