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手表都会在指针及刻度上涂有夜光涂料,以便于人们在夜间看时。现在网络上流传夜光手表带有辐射,佩戴后会影响人体安全,更有甚者说夜光手表还会致命。那么,手表的夜光到底有没有辐射?会致命吗?首先要先搞清楚手表上的夜光涂料一般采用什么材料。
夜光表起初是为了军用便利。战争期间,没有夜光在夜晚和光线较幽暗的地方读时十分艰难,而如果采用外来光源来“借亮儿”又会十分危险,轻则一人性命,重则一场战役就此失败。
一、硫化锌夜光
追溯最早的夜光材料出现是使用硫化锌。硫化锌它自己本身不发光,只是具有磷光特性,即在阳光或灯光照射后得到激发,将持续发一定时间的光。但是硫化锌的衰减速度却很快,在黑暗中一会就没有光亮了。这种硫化锌是无辐射的。
二、硫化锌 放射性元素镭夜光
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当时的人们发现,如果将镭和硫化锌混合,那么硫化锌就会自己发光,此时也不再需要阳光或灯光照射后得到激发。这样,这种很“跨时代”的夜光材料开始迅速普及。于是发展到1910年左右,手表开始采用镭合物夜光粉。
在1917年,美国陆军为了让士兵在夜间还能看到时间,因此将镭这种放射性物质涂抹在钟表上,变成最初的夜光表,但这对于制作的女工而言却是一场灾难。厂方宣称镭是无毒性的,且用舌头舔笔刷能让刷毛更集中,提升涂抹的品质,因此女工也真的相信厂方的指示,毫不畏惧这种夜间会发光的放射性物质。
不久后,大量的女工出现怪病而相继死亡,甚至在身前饱受口腔癌、骨癌之苦。即便时至今日,这些女工的遗体在夜间仍会发出放射性物质残留的绿光。
从1930年代起,钟表上使用的夜光基本都是这种材料。如果使用镭作为夜光材料,那必定是对人体有害。早期的制表工人并不知道“镭”这种元素具有放射性,长久接触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他们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是用毛笔对表盘进行夜光处理,因此让他们得了职业病。
众所周知,居里夫人发现了镭由此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为众人所不知的是,居里先生在出车祸前已表现出了明显的辐射过度的症状,而居里夫人最终死于辐射。镭是辐射物和剧毒物质,即使用量非常少,同时有表镜的防护作用,但是也也会不可避免地对人体产生伤害。
宝珀五十噚潜水表
著名的宝珀五十噚古董潜水表的镭夜光历经几十年,现在使用辐射测量仪,辐射也已经爆表了,当初美军甚至在50鲟后盖上刻字“辐射物品,请送回就近军事基地”。因为镭的放射性的原因,所以镭夜光的使用被逐渐放弃。这个就是手表夜光具有辐射性的来源。
宝珀五十噚的表“白”设计
宝珀五十噚的表“白”设计
三、放射性元素-氚夜光
沛纳海Luminor
1949年沛纳海申请了专利Luminor夜光技术,这种夜光开始利用氚这种材料,但是这也是放射性元素。虽然作为夜光材料对人体的危害不如镭,但是在佩戴手表的时候还是会受到极其微量的辐射。而取下手表时,就没有直接辐射了。这就是为什么一直流传着“晚上睡觉时要取下夜光手表”的根源。这种夜光的使用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 劳力士也曾经大量使用过这种氚夜光,在1960年到1998年间的古劳上面可以看见“Swiss-T<25”或者“T Swiss T”字样,这里的T就是代表放射性元素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逐渐限制镭在普通工业领域的应用。此时手表夜光材料采用的是氚,氚和镭一样都是辐射性的材料,但是比镭安全得多。氚是纯β粒子放射体,且其射程只有0.4厘米。并且穿透力非常弱,所以无法穿透表镜。再加上本身用量较小,所以不会对腕表使用者造成伤害。
现在某些牌子,比如波尔还使用氚气管。氚气管是在玻璃管的内壁涂有一层薄薄的硫化锌,然后再管内充有氚气。管中的氚气就会激发硫化锌持续发光,这种夜光能持续20年之久。并且,玻璃管内填充的氚气压力越大,发光的亮度也就越大。当然这种技术也是有辐射的,但是“抛开剂量谈危害都是耍流氓”。实际上使用氚材料作为激发元素的夜光实际上辐射非常非常小,相当于没有。其射线连蓝宝石表镜都难以穿透,即使氚气管破裂,氚外漏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值一提。虽然氚夜光只有微量辐射,但是还是称不上完全安全。
四、稀土铝酸盐夜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新型夜光材料再度出现,没有辐射,无毒,成分是铝酸锶盐和稀土化合物,即Luminova。Luminova是一种无辐射的环保材料。其基本的化学成分是无机铝酸盐,非常稳定。耐光性很强,即使经过经年累月的使用,光线也不会变黄。夜光效果非常优秀,发光强度能超过氚气管,甚至强度高于传统的硫化锌百倍,并且它不会像使用放射性材料一样发生衰变。只是这种夜光材料是不能沾水的,因为水分会降低发光亮度。
因此,现在市面上的夜光腕表由于都是采用的比较先进的技术,所以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大家可以放心爱夜光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