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章 泰山英雄会

  这也是名重武林的十三件外门兵刃之—,直到此刻为止,他犹自清清楚楚的记得,第一个死在他这“九连环”下的人,那本也是武林中一位成名的人物,他临死前充满恐惧的面容,此刻又似已活生生映现在钱奎眼前,此时此刻,钱奎居然会想起这些往昔的历史,连他自己都觉得可笑,他要停止再想,却又不能停止。

  每一个死在他“九连环”下的人物,此刻竞似乎又都活跃在他跟前……那一张张恐惧的面容广阵阵飞激购鲜血……

  他忽然奇怪的想到,这些人临死之前,不知是何滋昧?这些人是否直到临死前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他此刻却已知道生命的可贵了,他眼前忽然变得一片空白,高大的欧阳天矫,竞似已变得十分渺小。

  那些他昔日本觉重大的事,此刻他已都觉得十分渺小,生命,除了生命外,世上再没有一件重大的事。

  他眼前似已什么都瞧不见了,然而,欧阳天矫此刻也已一步步走上台来,山岳般矗立在他的面前。

  欧阳天矫终于说道:“钱大侠,请赐招!”

  钱奎目光遥注远方那一轮皎洁的明月,目光一片茫然,欧阳天矫所说的话他似乎一个宇也未听到。

  欧阳天矫浓眉微皱,怒道:“钱大侠为何还不动手?”

  钱奎忽然格格大笑起来,道:“

  “动手?我为何要与你动手?我要与你争个什么,败了又怎样?胜了又如何”…:“大笑着转身,奔下台去,再也不瞧欧阳天矫眼。

  欧阳天矫又惊又奇,竞愕住了。

  台下群豪,也愕了半晌,终于爆发起一阵讥讽的笑骂声,然而钱奎早巳去远,什么都听不到了。

  丁老夫人缓缓站起,神情间也不知是喜是叹。

  她只是沉声道:“第二阵,欧阳大侠胜。”

  欧阳天矫转身,举步,走下台来,他神情正如上台时一样,冷静而沉着,但他心情是否也与上台时一样呢?

  这一阵,他不费吹灰之力的胜了,然而他心中,却绝没有一丝胜利后应有的得意与骄傲。

  只听丁老夫人摄人的语声,仍在继续着道:“第三阵,潘济城潘大侠,王烈火王大侠……”

  宝玉眼见方才第二阵竟那般奇异地结束了,心中竟突有一阵陈思潮,奔涌而起,不住暗问自已:“胜了又怎样?败了又怎样?”

  举目望去,只见播济城与王烈火已对立台上。

  潘济城虽然已经力战,但神情仍无丝毫疲惫之态,他手使—柄精钢吴钩剑,剑光正如他目光—样的明亮。

  “火雷珠”王烈火,名虽为“烈火”,面色却是苍白如死,神情更是冰冰冷冷,不似烈火,反如冷冰。他,使一根竹节单鞭,鞭身特长,砌黑无光。雷珠神火鞭!

  这本也是名满天下的十三种外门兵刃之一,据闻此鞭鞭身十三节竹节,每一竹节,都藏有追魂夺魄的妙用。

  但此刻,王烈火除了以“火云十三鞭”奇诡的招式取胜外,并不能发挥“雷珠神火鞭”的妙用。

  因为泰山之会再三声明,是绝对禁止使用暗器的,丁老夫人、万子良等武林名侠,正在一旁严格的监视着。

  潘济城面露微笑,抱拳道:“济城一别,匆匆三中,王兄别来无恙?”

  王烈火面色铁青,冷冷道:“擂台之上,以武争先,故旧之情王某早已忘怀,足下亦且莫要叙旧,且请赐招便是。”

  他这话说的又冷又硬,绝无半分人情味,台下群豪,已有人在暗暗皱眉:“这王烈火怎生如此狂妄无礼?”

  潘济城却末见怪,仍然微笑道:“既是如此,王兄请!!”倒退半步,平剑当胸,左手三指,微搭剑尖,青锋未出,先是以礼相见。

  王烈火再不答话,单鞭斜挥,直取咽喉。

  此人虽狂傲,手底下却端的有着真功夫,这一招“雷火初动”,招式看来虽平庸,但在他手下使出,当真有雷霆初击之威,只见乌光一闪,风声震耳,五尺长鞭,已到了潘济城咽喉前三寸处。

  潘济城足下未退,身子不动,青锋突然反弹而出,以攻为守,一溜青光,反削王烈火胁下。

  他这一招正是攻向王烈火必救之处。

  王烈火轻叱道:“来得好!”

  短短三个字说完,“火云十三鞭”已自催动,乌黑的鞭影,竞映出—。片紫光,当真有如火云一般,非但笼罩住潘济城的身子,也笼罩了整个擂台,激锐的鞭风,将台前人衣挟都震得飘飘飞起。

  潘济城仍是神色不动,剑走轻灵,削、束口、点、钩、带,青光如灵蛇转动间,带着三分钩法,七分剑意。

  漫天紫云,竞不能将这一线青光压佳。

  台下不时有喝采声传出,台左的武林高手们,也多已耸然动容擦刀的已住手,凝思的已抬头。

  一木大师喃喃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好一柄吴钩剑,老僧自从昔中彭氏兄弟故去后,已有多年未能见到如此稽妙的吴钩剑法。”

  万于良道:“最难得的是,他竞能将一柄专走偏锋的吴钩剑使出了剑法大家的堂堂剑气,堂堂风节……”

  丁老夫人叹道:“若非他手下留情,王大侠只怕早已落败了,不但武林中人大多低估了他的实力,就连老身昔日也末将此人太过看重,若论真实之武功,潘济城实未必在冷冰鱼、梅谦等人之下,少时这几人动手时,战况之激烈,只怕也要大出别人意料之外。”

  一木大师喃喃道:“泰山之会,果真是龙争虎斗,依老僧所见,大会群豪中,锋芒至今末露的,又将止播施主一人而己。”

  这位武林高僧见解果然精辟已极,大会群豪中,果然还有些人深藏未露,要想在此会中独占鳖头,委实难如登天。

  此刻王烈火铁青的面容上,已满是汗珠,他长鞭使得虽更急,但显见已是强弩之末,难再支持许久。

  潘济城轻声道:“王兄若不反对,你我何不握手言和,免得……”

  王烈火怒喝道:“放屁!”

  他目中杀机突生,一声怒喝出口,身子突然凌空而起,手腕震出,竹节鞭中,三粒乌殊,暴射而出。群豪齐地耸然变色,失声而起,呼道:“火雷珠!”

  丁老夫人喝道:“王大侠,千万莫使暗器!”

  但这时乌珠已到了潘济城面前。

  潘济城面色微变,挥剑而出。

  万子良失声呼道:“不好!这暗器硬碰不得。”

  呼声未了,只听三声霹雷大震,一片火焰,随着这阵霹雳之声,自台上涌出,向潘济城身上燃烧了过去。

  瞬息之间,潘济城身上已燃满了点点火星,他大惊之下,就地扑倒,向擂台下滚了过去,王烈火喝道:“哪里逃!”一步窜了过来,单鞭下击,他竟然赶尽杀绝,竟然要将潘济城置之于死地,丁老夫人、万子良等人脱口呼道:“住手!”齐地飞身而起,扑上擂台,但他们距离不近,身法难快,眼见却还要迟了一步,就在这时,突见一个高大的身影,只一迈步,便已到了台前,巨猿般的长臂—伸,便已将潘济城自长鞭下拉出,这其间当真的间不容发,只要他出手稍迟一步,潘济城必将毙命鞭下。

  这大汉显然不黯轻功,但双手在台边一搭,高大的身子已倒翻而起,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台上已多了条大汉。

  好一条威风凛凛,铁塔般的大汉。

  群豪惊呼,王烈火既惊又怒,倒退两步。

  只见这大汉,紫黑的面膛,发着乌金般的光采,王烈火认得这正是跟随万子良、莫不屈等人前来的无名莽汉,不禁怒喝道:“你这蛮牛也想要送死么?”

  牛铁娃喝道:“小小子,鞭上弄鬼,不是英雄是狗熊,有本事就把你那条小竹棍往中大爷身上招呼过来。”王烈火怒喝道:“你这是找死!”

  挥鞭直击而下,牛铁娃不避不闪,一伸手,便已抓住了鞭梢,他这双手掌竞生像是精钢所铸,腕子一抖,回手夺鞭。

  王烈火做梦也想不到世上竞有人能空手接他钢鞭,更梦想不到世上竞有人具如此神力,狂吼一声,虎口崩裂!

  他手中长鞭,已到了牛铁娃手里。

  牛铁娃嘻嘻笑道:“俺倒要瞧瞧,这烂竹子里有什么鬼门道?”

  双手一锄,如锄甘蔗,那精钢所铸的竹节钢鞭,竟被他随手拗成数段,九、十粒乌黑的“火雷珠”,自竹节中落了下来,眼见便要跌落在地。

  丁老夫人、万子良、一木大师都已到了台上,只是也被牛铁娃的铁掌神力,惊得目定口呆。此亥口万子良轻呼一声,脱口道:“不好!”

  随手撕裂一片衣襟,衣襟飞云般卷将出去,卷佐了火雷珠,离台飞出:“无情公子”蒋笑民长身而起,长袖轻挥,包住火雷珠的那片衣襟,便飞向危崖下,过了半晌,才有一串雷声自崖下传来,犹是隆隆震耳。

  王烈火见了牛铁娃的铁掌神力,更是大惊失色,方待溜之大吉,眼见已有一只铁掌向他抓了过来。

  他自然不敢硬接硬拆,双掌斜斜划了个半圈,穿击而出,正是想以灵巧的招式,战胜对方的天生神力。

  

浣花洗剑录1122(浣花洗剑录第三十二)(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哪知铁娃一抓竞是虚招,脚步一滑,已到了王烈火身左,右臂横击而下,直打王烈火双肘。

  他跟随老人周方多年,所学得的虽然仅有数招,但却已将这数招苦练得运用自如,纯熟已极。

  王烈火再也想不到这铁牛莽汉身子转动竟如此灵活,更梦想不到他招式变化竞有如此巧妙。

  他眼见铁娃右臀横击而下,实有如金铜铁杵一般,更是大惊失色,沉臂曲肘,撤身后退。

  哪知铁娃右臂早已等在那里,他脚步一退,铁娃暴喝一声,猿臂一伸,竞生生将他身子挟了起来。

  要知老人周方传授给铁娃的几着招式,正针对着铁娃的威猛身接,他也算准铁娃绕步进击时,对方必得后退。

  换句话说,王烈火此刻一切闪避变化,惧都早已落入老人周方算中,铁娃的一切招式变化,也不过是依照老人的招式照方抓药而已,王烈火与人交手经验虽多,临阵变化虽巧,但又怎比得上老人周方之万一。

  何况他被铁娃先声所夺,心胆已怯,心神已乱,否则以他的武功身手,又怎会在两招间便被铁娃挟在胁下?

  山坪上早已响起了一片如雷采声。

  铁娃挟着王烈火,大步走下擂台,四周的惊呼与来声,他竟似完全不闻不问,只是在口中喃喃道:“小小子,你诡计害了姓潘的,此刻快向他赔礼去吧!”

  丁老夫人,一木大师面面相觑,心中不约而同暗道:“此刻这泰山之上,果然是卧虎藏龙之地。”

  万子良瞧着铁娃高大的身影,面上自充满了兴奋而激动之色。

  而方宝玉,他心中的兴奋激动,自然更远在万予良之上,他眼见他这可爱的弟兄扬威于天下群豪之前。

  他耳听这良久不息的如雷掌声——他实比自己身受还要得意、骄傲,他目中竞忍不住为之热泪盈眶。

  等到他激动渐渐平息,“小花枪”马叔泉,“无情公子”蒋笑民已双双对立在擂台之上。

  马叔泉锦衣束发,面如美玉,蒋笑民玉冠华服,英姿讽爽,两人看来,实都有如贵胃公予一般,哪里像是名动天下的武林高手。

  但此刻两人目光相对,面色却俱都是凝重无比。

  蒋笑民突然轻声道:“你真要与我动手?”

  马叔泉道:“自是真的。”

  蒋笑民嘴角似有一丝讥嘲的笑意闪过,道:“你怎能与我动手?你不怕我……”

  马叔泉面颊之上,似乎微微—。红,不等他话说完,使巳吨道:“擂台上你罗嗦什么?看招!”

  他其实并末等到“看招”两字说出口来,掌中银枪使已刺出,枪花颤动,擂台上仿佛突然飞超了一片红萼银蕊的花朵。

  他两人方才对话虽轻,神情变化也不显著,但仍逃不过台下群豪敏锐的耳目,此刻人丛中又不免起了窃窃私议:“小花枪莫非有什么把柄被无情公于抓在手里?否则蒋笑民怎会那般说话?马叔泉又怎会如此着急?”

  “蒋、马两家,数代以来,走动得都极为亲切,若说马叔泉有何隐秘,最可能知道的便是蒋笑民了。”

  “近年来‘小花枪’名声虽响,却素来不在江湖上走动,更从无劣迹,又怎会有什么隐秘彼人识破?”

  “自然有的,你等着瞧吧!”

  这时“无情公子”掌中铁骨扇招式亦已展动,这名扬江谁一带的少年名侠,竞在短短一柄拆扇上,接连使出判官笔、点穴撅、分水刺、点钢矛、鱼藏剑、单七首六种兵刃中的六种精妙招式,而且下手绝不容情。

  马叔泉以闪亮的枪尖,缠丝的枪杆,在身外一尺处挥起一道光墙,绝不容对方的招式欺入。

  蒋笑民却是步步进逼,分寸必争,只因他若不能欺入对方怀里,便永远无法占得机先。

  耍知以兵刃而论,“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这句话正是千古不易之至理名言。

  而枪为百兵之祖,正是长兵刃中威力最强的,铁骨扇一身数用,奇门八打,又正是短兵刃中绝险者。

  此刻与绝险之两件兵刃动起手来,自是精采百出,险象环生,但是枪起处如蛟龙出水,威风八面,扇点处如龙首夺晴,险绝天下!——台下群豪,俱都瞧得惊心动魄,早巳无人再去想“小花枪”的隐秘究竟是什么?

  丁老夫人叹道:“无情公子,果然无情,以蒋、马两家的情谊,他此刻无论如何,出手也该稍留情分才是。”

  一木大师接口叹道:“马施主家传枪法,虽然精妙无椿,但马施主看来非但力气不强,而这招式使出,亦嫌太过柔弱,马家枪法中那种刚猛辛辣之意,他竟连一半也发挥不出,昔日马神枪那般英雄,怎地有子如此?”丁老夫人微唱道:“这其间只怕……”

  突听马叔泉轻吨一声,枪尖乱点而出,红缨颤动,看来虽似广被数丈,其实却不离蒋笑民咽喉方寸之处。

  这一招“天花乱洒染维摩”,正是马家枪法中神来之笔。

  蒋笑民眼见这一枪刺来,不避不闪,目光凝注着枪尖,掌中铁骨扇,随着枪尖微微颤动。

  突然,“叮”的一响。

  铁骨扇点上了枪尖,两人腕力强弱,果然相距悬殊,枪扇相击之下,银枪虽未脱手,却已竞被震得飞起。

  蒋笑民一看占得机先,下手更不容情,手腕一抖,铁骨扇突然洒开,有如一片乌云般向马叔泉削了过去。

  马叔泉大惊之下,藏头缩颈,力求闪避。

  但蒋笑民已欺入他怀里,他如何还能闪避?只听又是“叮”的一响,他顶上束发玉冠,已被震得粉碎。

  群豪耸然失色,只道蒋笑民跟着一招击下,马叔泉顶上那颗大好头颅,便要和他玉冠同样命运。

  哪知蒋笑民此番竟并不追击,反而退后数尺,手中折扇轻摇,面上似笑非笑,双目也带笑望着马叔泉。

  马叔泉头发已散,流云般鼓了下来,他似已被惊得楞在当地,乌黑的头发,衬着他红中透白,白里透红的腿。

  突然有人喝道:“小花枪原来是个女子。”

  于是群豪亦自恍然喝道:“原来这就是她的秘密。”

  马叔泉又羞又恼,泪珠在眼眶里直转。

  她以枪尖指着蒋笑民,恨声道:“你好!你好!我再也想不到你竞如此没良心,竞敢如此对我…”。我“…。我恨死你,恨死你了!”蒋笑民微微笑道:“我又未对你怎样,你何苦如此恨我,我只不过要教朋友们知道,‘小花枪’马大侠乃是个女子。”

  马叔泉跺足大叫道:“女子又怎样?女子难道就不是人么?告诉你,不管女子男子,都是一样的,男子可以做的事,女子也可以做。”

  蒋笑民冷冷道:“男子可以浪荡江湖,女子行么?”

  马叔泉道:“为何不行,谁说不行?”

  蒋笑民道:“拥挤吵杂之客栈中,男子可以与人杂睡,女子行么?苦旱无水之地,男子可以与人共浴,女子……”马叔泉道:“放屁放屁,这些都不是理由。”

  蒋笑民道:“这些既不是理由,女子既与男子完全一样,你又何必假冒你天折的兄长之名,假冒男子,才敢出手与人争雄?”

  马叔泉怔了一怔,道:“这……这……”

  她实在辩不过他,眼泪只有流下,顿足大驾道:“你好,你是小贼,我……我……到你家去告诉你妈……”

  顿足飞身而起,掩面狂奔而去。

  他两人这番对话,群豪本就听得又是惊奇,又是好笑,此刻听了她竞使出了最后的法宝,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充满杀机的山坪上,不免出现了些轻松之气,这就是生死相博的泰山大会上,唯一的轻松插曲。

  丁老夫人干咳一声,忍住笑道:“第四阵蒋笑民蒋大侠胜,第五阵‘天刀’梅谦梅大侠,‘巨灵斧’方长冬方大侠。”

  “天刀”梅谦这四字一说出口,群豪立刻肃然。

  这四个字,个个似乎有一种慑人的魔力,这四个宇仿佛正象征着快刀!杀机!鲜血!死亡!

  刀,闪亮,准确,迅速,锐利。

  斧,却是沉重,强大,而微显笨拙。

  巨斧开山,威势凌人,虎虎的破风声,震慑着每一人的心神,但刀中把一闪,再闪,三闪。

  持斧人便倒了下去。

  没有惊呼,也没有喝采,只因群豪都已被梅谦刀法中所显示的那种无情与冷酷所震慑,连喝采都已忘记。

  “天刀”梅漾已自怀中取出一方丝巾,擦干了刀锋上的鲜血,他面上绝无丝毫表情,神情间亦无丝毫变化,一到了擂台上,他整个人都似已变作一种机械,不再有人类的怜悯、同情、惊惶、恐惧……不再有人类的任何感情,一种奇异的力量正推动着他,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尽速将对方置之死地。

  ——水大师沉声叹道:“三刀,仅仅三刀,绝没有一刀是多余的,浪费的,他甚至在动手杀人时,也绝不肯多浪费一丝力气。”

  丁老夫人道:“这绝非中土流传的刀法。”

  一木大师叹道:“不错,这刀法必定自东瀛流传而来的,我国的刀法中,纵有犀利辛辣的宗派,也必定含蕴着一些艺术,一些人性,但这刀法却完全不讲艺术,完全以杀人为目的,这刀法虽然精粹淮确,但却是小人的刀法,只讲功利,只求有用,纵至巅峰,亦为老僧所不取。”丁老夫人叹道:“大师立论之精辟,当真说出了前人所未能说出之精义,艺术与功利,君子与小人之分,正是我国刀法与东瀛刀法之间的差别所在,这……唉!这只怕两国人民的天性也有着极深的关系。”

  一木大师道:“正是如此,殃映大国,君子之风,自非他人所能及,小人的刀法,纵能称快于一时,但也绝对不能与我国含蕴、博大而持久的刀法相比——刀法正如人情,凡人只求功利终必自焚其身,此理殆无疑义。”

  万子良突然道:“这梅大侠却令在下想起一个人来。”

  丁老夫人道:“谁?”

  万子良徐徐道:“东海白衣人。”

  能听得见他说话的人,听到他说出这五个宇,都不禁为之倒抽了一口凉气。

  丁老夫人默然半晌,叹道:“不错,梅大侠的神情作风,的确有几分与东海白衣人相似,这只怕乃是因为两人俱是自东瀛而来。”

  万子良道:“东瀛之武士,多有一种为‘武道’殉身的牺牲精神,他自己早已准备一死,是以他们杀了人盾,也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

  ——木大师叹道:“这便是他们的可怕之处,但我国侠义,虽然生性较为和缓宽容,但又何尝没有‘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殉道精神?平时我国人员能凡事容让,但容让到了限度,必将振臂而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到底……万施主不妨拭目以待,无论任何争战,最后之胜利,必属我辈。”

  这些武林名侠纵论高谈,所谈论的问题,实已探索至“武道”与‘人性“中最最深奥之处。尸身已被始下,鲜血再次被冲洗。

  丁老夫人叹息一声,道:“第五阵,梅大侠胜,第六阵,亦乃此第三度决战之最后一阵,‘天上飞花’冷冰鱼冷大侠……”

  目光四扫一眼,语声突然停顿。

  这时方宝玉才发觉此次泰山大会,实早已到了白热化的准决战阶段。在此之前,至少已经过了二十场以上激烈紧张,动人心弦的大战,至少已有二十位以上平日亦是声名显赫,不可一世的武林高手,在这许多场大战中无声无息地被淘汰,甚至被毁灭,被牺牲。

  他们的声名,昔日在武林中本也如天际的明星,曾经照耀过一时,也曾经眩乱了不知多少人的眼目。

  这些明星之所以能够升起,必定曾经过一段辛劳的挣扎,奋斗;而此刻,在这泰山之上,这许多明星的陨落,竟是如此平淡,如此不受重视——这是不是因为人们热血澎湃中,已特别人的血泪与生命瞧得十分轻贱?抑或是因为另几粒明星的明亮辉煌,早已夺去了殒星的光采?

  宝玉不愿也不能探索出这其中的原因,他也无法了解丁老夫人躇声为何突然地停顿?为何只见了老夫人慈祥、镇定、而严肃的面容上,竞似有些话不能出口。

  冷冰鱼冷笑着长身而起,缓步走到台前,冷冷道:“据在下所知,第二度决战之下,已只剩下十一人,是以在下在这第三度决战之中,并无对手,此乃抽签的结果,并非在下有心要少战一场……而此刻夫人竟突又宣布在下有了对手,请问对手是谁,自哪里来的?”

  丁老夫人干咳一声,终于缓缓道:“冷大侠之言,本自不错,但冷大侠此战之对手,虽是半途而来,却实乃武林名侠,而且因为一件极为重要之事,是以才来迟了一步。”

  冷冰鱼冷笑道:“夫人之言,夜下有些不懂。”

  

浣花洗剑录1122(浣花洗剑录第三十二)(2)

图片源于网络

他转首瞧了四下群豪一眼,接道:“此番在下的对手,纵乃武林名侠,纵因要事来迟,却也不应半途插入,别的不说,只说在下等已经两次激战,而这位仁兄却完全未费气力,这岂非已违背了此次大会公道之宗旨,大会规章,中乃夫人等历定,夫人又怎能出尔反尔?”

  他平日虽然沉默寡言,但这番话却说得咄咄逼人,锋芒毕露,而且情理兼顾,直教人无词以对。

  丁老夫人叹息一声,道:“此事虽然稍违大会规章,有时也可因人事而加变动,并非一成不变。”

  冷冰鱼道:“在下只想请教,大会规章为何要为此人变动?他究竟凭着什么?但望夫人解释。”

  丁老夫人道:“只因此人方才所做的事,实乃为着天下武林同道的利益,而且他为此事所发的气力,所经之激战,亦绝不在冷大侠之下,是以老身与一木大师等人商谈”万子良、一木大师等六大名侠,亦自长身而起。

  一木大师合十道:“老僧等六人可以身家、名誉作保,了老夫人方才所说的句句属实,绝无半字虚言。”

  这六人是何等身份,说出的话是何等分量?四下群豪,本已因此事之破例而鼓噪,此刻自也又已安静下来。

  冷冰鱼目光四转,见到大局如此,只得沉声问道:“既是如此,在下便要请教此人是谁?究竟为武林同道做了些什么?”

  丁老夫人道:“他为了远赴东瀛追查那东海自衣人武功与身世的秘密,是以来迟,来到山下后,又独力除去了十多个以阴谋诡计,残害参与本会群豪的恶贼,浴血苦战,达一个时辰之久。”

  她话未说完,群豪已又耸动,纷纷呼喝道:“白衣人的秘密,可被他探出了么?”

  “那些恶贼都是些什么人,要如何暗算我等?”

  “他究竟是谁?”

  了老夫人微微笑道:“提起此人的姓名,只怕各位大都知道,各位所问的问题,也最好由他亲自回答,他便是……”

  她故意顿位语声,等到人声平息,方自缓缓接道:“他便是公孙红公孙大侠。”

  群豪耸然呼道:“公孙红?可是那位江湖人称‘乱世人龙’,掌中一条‘天龙棍’,号称天下第一外门兵刀的公孙大侠么?”

  丁老夫人凝注着冷冰鱼的脸,道:“不错,想你冷大侠必也知道他的名字。”

  冷冰鱼面色铁青,冷冷道:“想来他必也知道我的名字。”

  丁老夫人那一双充满智慧的目光中,露出了一丝饱经世故的微笑,她微微额首,淡淡笑道:“既是如此,不知冷大侠可愿与他动手否?”

  冷冰鱼突然仰天狂笑了起来。

  他狂笑着道:“我为何不愿与他动手?难道我还怕了他不成?”

  笑声焕然而任,厉声接口道:“我正要寻他拼个上下,要瞧瞧他那‘风云天龙棍’,到底有何威力,为何排名要在我‘破云震天笔’之上?”丁老夫人道:“好!如此便有请公孙大侠……”

  话犹未了,左面人丛中,已有一条人影凌空掠起,看来竟有如团烈火一般,横空四丈,飞堕台上。

  群豪眼前一花,台上已多了条大汉,满头乱发,兜腮虬髯,俱是火焰般的赤红颜色,除了那双炯炯有光的眼睛外,他整个头颅,也仿佛是团火焰似的,眩耀着人们的眼目,教人不敢逼视。

  他衣襟敞开,裤脚高挽,赤红色的衣裤,已因汗迹、油腻、泥污而变为暗紫颜色,足下一双多耳麻鞋,也满是泥泞。

  只是他衣衫虽槛楼,整个人看来却毫无狼狈之态,眉宇间仍带着逼人的英气,神情间仍带着帝王般的尊贵与豪迈。

  他左手按着根三尺木棍,似是他经常带在身边的手杖,是以木棍也已因手掌的摩篓而起了层暗赤色的光泽。

  他右手却提着只份量看似颇为沉重的麻袋,麻袋里鼓鼓囊囊的,谁也猜不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但见袋子里有水珠滴落,一滴,两滴……滴落在方经擦洗,水迹未干的擂台的木板上,犹如一瓣瓣粉红色的水印桃花。

  那赫然正是一滴滴鲜血。

  牛铁娃拍掌笑喝道:“大小子,真是个好小子,只可惜连头发被人烧红了,过来过来,跟俺牛铁娃比比究竟是谁高?”

  他喝声虽响,却也被四下呼声淹没。

  公孙红右手一提,将麻袋高举起来,大呼道:“各位可要先瞧瞧这是什么?”

  群豪还未应声,冷冰鱼已一跃上台,叱道:“先莫瞥那是什么,且亮你的天龙棍,接我的震天笔。”

  公孙红睥睨大笑道:“阁下莫非已等不及了?”

  冷冰鱼厉声道:“不错,冷菜等着你一战,已等了六年之久,只要你与我交手,无论你是否有理,冷莱都已不放在心上。”

  公孙红大笑道:“也好。”

  放下麻袋,横杖当胸,“还不放马过来?”

第三三章 东瀛武士刀

  冷冰鱼瞧了他掌中木杖一眼,道:“你既要与冷某动手,天龙棍何在?”

  公孙红木棍一摆,道:“就在这里。”

  这句话说出口来,不但冷冰鱼大觉吃惊,群豪亦觉大出意外,谁也想不到那名动天下,号称无双的外门兵刃,竟是这看来毫不起眼的短短一根本棍,更想不到这本棍居然也能排名在风雨双鹰牌、十三节雷火神鞭、东海钩镰刀、破云震天笔……等妙用无方的奇门兵刃之冷冰鱼目注着公孙红手上这根短棍,良久良久,面上的神情,先是惊奇,后是失望,到最后竞仰天狂笑起来。公孙红道:“面临决战,为何狂笑?”

  冷冰鱼狂笑着道:“名震天下的‘天龙棍’,竟是如此一条短棒,如此一条短棒,竟能列名于‘破云震天笔’之上,却叫冷某怎能不为之失笑?”

  公孙红先不答话,凝目瞧了他半晌,竟亦自仰无狂笑起来。

  冷冰鱼道:“你笑什么?”公孙红狂笑着道:“名动天下,号称文武兼通,博学无双的少庄主,竟是如此有眼无珠,却叫某家怎能不为之失笑?”

  冷冰鱼怒道:“此话怎讲?”

  公孙红道:“阁下既称博学,岂不闻拙中之巧,返璞归真,方是天下之大巧大妙,某家这一根短棒之中,内蕴天地变化之机,外藏鬼神莫测之变,岂是凡俗兵刃可比,又岂是你等这些凡胎肉眼所能兹测?”

  这番话,说的正与宝玉“心剑”之道,大同小异,宝玉听在耳里,不免领首会心,但四下群豪却听得愕然相顾,难明其妙?

  冷冰鱼怒叱道:“好个舌粲莲花,狂言欺众之辈,冷某倒要瞧瞧你这‘天龙棍’上,到底有何鬼神莫测的妙变?”

  这句话说得很长,但他并未等这句话说完,掌中“破云震天笔”,早已化做一片银光飞出。这时月光满天,银辉遍地。

  冷冰鱼掌中“破云震天笔”,似已与月光溶于一色,让人根本无法辨出他招式间之变化——甚至瞧不出他银笔究竟在何方位?

  人丛之中,不禁已发出轻微的惊叹声,就只这一招使出,群豪多巴瞧出冷冰鱼此番动手,已与前两阵大为不同。

  前两阵他招式变化,虽然精妙,但仍有来龙去脉,令人仍可捉摸,此番他招式使出,却当真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显然直到此番动手,他才使出了真实武学,显然,他口中虽说对公孙红失望,但心中仍是不敢轻视。

  再看公孙红,却端的不免令人有些失望。

  五招过后,他便似己落在下风,他掌中“天龙棍”甚至连一招都无法使出,只因他方自出手,招式已被银光封住。

  以他那样威猛的身形,凌人的气势,所使的招式,本该有惊天动地,开山裂石之威,但此刻他招式却是那么柔弱。

  唯一令群豪稍觉警觉的是,直到此刻为止,数十豪杰,尚无一人能瞧出他使的究竟是什么招式?

  他招式看似剑招,又似刀法,又有些像是鞭法、钩法,他出手时明明是一招剑法,到了中途,却会变为刀招,等到收回时,竞又变为鞭着。

  冷冰鱼出招如电,银光闪闪,令人根中瞧不清他的变化,公孙红却出手笨拙,招式缓慢,每一招都教人瞧得清清楚楚。

  但更令人慷异的是,群豪虽将他每一招都瞧得清清楚楚,却还是无法捉摸到他招式的变化。

  冷冰鱼的招式如雾中之花,烟中之鹤,别人瞧他不出,还有理可说,公孙红的招式根本就如同一件平平常常的东西,放在你眼前,任你揣摩,任你瞧个够,但却又令你永远瞧不出那是什么。

  宝玉凝目而观,暗暗叹道:“拙中之巧,大巧若拙,果然不错,果然不错。”

  到后来冷冰鱼的招式越来越见迅急激厉。

  公孙红招式却越来越是平和缓慢。

  冷冰鱼身形游走,满台飞动,到后来几如水中游鱼一般,流窜不停,公孙红脚步本自边在移动,到后来却连动也不动了。

  这时群豪中武功较高,目光较为敏锐之人,已瞧出无论冷冰鱼的招式多么迅急凌厉,只要公孙红那平和缓慢的招式一出,立刻就可将冷冰鱼凌厉的攻势化解——而且一招竞可化解他五、六招之多。

  换句话说,此刻两人动手,冷冰鱼若要费六、七分气力,公孙红却只要费一分便已足够。

  一木大师叹道:“冷施主武功,虽然先声夺人,但部如赐渗水之酒,令人越瞧越觉无味,但公孙施主的武功……”

  丁老夫人含笑道:“公孙施主的武功,其昧虽觉苦涩,但却如细嚼撇揽,便令人越想越是回昧无穷。”

  一木大师展颜一笑,道:“正是如此,五十招后,冷施主便难免要落败象了。”

  五十招瞬息即过。

  公孙红突然纵声长笑道:“冷冰鱼你兵刃还不撒手?”

  长笑声中,“天龙棍”反手挥出。

  满天银光,暴雨般乱洒而下。

  两件兵刃,迎头撞上,群豪想来必有一声巨响,哪知却什么也未听到,满天银光,便己突然消失无踪。

  再看那震动万方的“破云震天笔”,已被压在拙朴的“天龙棍”下,正如巨石压蛇一般。

  “蛇”虽然狡磁灵便,“石”虽然笨拙质朴,但舵若是被石压住,无论“它”如何挣扎,也休想挣扎得脱了。

  冷冰鱼强悍冷傲的面容,看来已有些狼狈。

  他目中已满布红丝,额上也已流满汗珠。

  丁老夫人长身而起,沉声道:“胜负已分,冷大侠还不歇手?”

  冷冰鱼怒叱道:“谁说胜负已分……着!”

  “着”字出口,掌中“破云震天笔”,突然断成七节,每一节中,都有一蓬光雨暴射而出。

  这七莲光雨,颜色俱都不同,红、橙、黄、绿、青、蓝、紫……非但七种都是极为强烈而鲜艳的颜色,而且光璇流动,如银花火树,那强烈而明亮的光芒,针一般刺着别人的眼目。

  群豪但见台上七色光雨一闪,双目随即觉得一阵刺痛,不得不赶紧闭起眼睛,什么都瞧不见了。

  在这一瞬间,群豪心中,不约而同都有一个想法——公孙红此番想必是再也难逃毒手了!

  有些目光较为锐利之人,还曾瞧见就在“破云震天笔”断成七节时,公孙红魁伟的身子,曾经不由自主向前一栽。

  要知他已将全身真力贯注棍头,棍头下压,压力不断,下面抵抗的力道一旦突然消失,他力道自无法平衡,身子自也拿不住重心,在这种情况下,光雨暴袭而来,他如何再能逃得毒手。擂台上果然响起一声惨呼。一条人影自台上被凌空抛起,直跌下地。

  但这惨呼之声,却并非公孙红发出来的。

  原来就在光雨射出时,公孙红不避反迎,竞趁着那一栽之势,整个人就势扑例在地,竟自冷冰鱼胯下窜了过去。

  这虽然是极为简单的身法,但在当时那般惊险危急的状况下,若无过人的机变、急智与经验,又有淮敢冒险使用这样的身法?

  冷冰鱼得意的笑容还未在脸上泛起,公孙红已到了他胯下——这是人身最为脆弱的空门,如今敌人竞连整个人都已欺入,正如两军对阵,竞让敌军逼入了己方的心脏,哪能不败?

  冷冰鱼这一惊之下,当真是心胆皆丧,但此刻他闪避已是不及,公孙红掌中“天龙棍”已反手挥起。

  公孙红盛怒之下,施出的这一棍,端的是无情杀手。

  冷冰鱼整个人都被击得飞了出去,“砰”地一声,跌落在地,竞恰巧跌在莫不屈与公孙红身前。

  光雨已敛,一连串钉在擂台木板上,七彩鲜艳,宛如彩虹。

  公孙红翻身跃起,厉声道:“冷冰鱼,这是你自己找死,休得怨我……”

  喝声使群豪张开眼睛,瞧见了这意外的情况——被群豪公认为此次大会中夺标希望最高的第一高手冷冰鱼,竟在最后之决战还未开始前便已丧命,群豪的惊呼与骚动,自然可以想象。

  在这刹那间,天神般卓立在台上的公孙红,浑身都似乎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也吸引了四下千百群豪的目光。

  唯有宝玉双目,却始终凝注着冷冰鱼。

  只见他身子渐渐能动,竟挣扎着爬到石不为面前,面上的神情,既是惊痛,又是失望,还充满了怨毒。

  他充满怨毒的双目,便紧瞪着石不为的脸,似乎要说什么,但颤抖的嘴唇动了两动,一个字也未说出,身子突然一阵袖搐,迎面扑倒地上一一他心中的话,他心中的秘密,是永远再也无法说出的了。

  石不为也始终在凝注他,面上神情,绝没有丝毫变化,但一双目光,却出奇的冷冰、尖锐——若说世上真有一种目光能够令别人寒心,封住别人的嘴,便是石不为此刻瞪住冷冰鱼的目光了。

  宝玉自擂台支柱间斜斜望过来,恰巧将两人的神情都瞧在眼里,他双眉不禁突然扬起,面上也突然焕发出一阵奇异的光采。

  这时,公孙红雄厉的语声,正响彻山坪。

  他沉声道中“三中以前,兄弟为了探询那东海白衣人的秘密,便买掉东渡,去到了那自古有海外仙山之称的东瀛三岛。

  “古老传言,东瀛三岛,本是我大汉后裔,秦始皇时,由徐福率领五百童男童女,东渡求不死仙丹之事,方自迁移过去。

  “是以岛上风俗、文字,有泰半与我大汉民族相符,对我国远去人士,也大多十分尊重恭敬。

  “唯岛上人民,性格却较我邦傈悍残忍,而且生性尚武,一言不合,便可拔刀相向,甚至不借以死相拼。

  “岛上武功中也自我邦流传过去,但经过许多年演变之后,已渐渐变得更为辛辣狠毒,这自然也与当地民情有关。

  “岛人所用的兵刃,大多半为一种奇形长刀,刀身长而狭窄,刀锋薄而锐利,锻钢炼刀之术,实不在我邦之下。

  “岛人所用刀法,简单而不复杂,但岛上武功流派,却有不少,只耍有三两着精妙的刀法,便可独树旗帜,自立宗派。

  “此刻我随口道来,岛上武功流派,便可分成二十余之多:残月无双流,一刀流,天龙秘法流,柳生英雄派……这几个流派,可称为其中之佼使者,正如我邦之少林、武当、昆仑等门户情形一样。”

  他说的这番话,虽然还未转入正题,但却是群豪听所未听,闻所未闻之事,是以人人惧都听得全神贯注,目不旁瞬。

  骚动自早巳平息,山坪上一片静寂。

  唯有公孙红响亮的语声在继续着……

  他接着道:“我抵达岛上之时,情况既不熟,言语更不通,是以在开始一年多里,简直可以说一无所获。

  “但在四处流浪了一年以后,与岛人已可略略交谈,对岛上各门武功流派,也有了些认识。

  “而这时,岛人乃渐渐知道我乃自中土远去的武士,对我所用之兵刃,所使之招法,更是大觉兴趣。

  “于是各流各派的门人,宗主,早有不远千里而来,与我切磋,向栽树教,其人对‘武道’态度之认真,亦颇足为我邦武人借镜。

  “我并非为了与人比武较技而去,若非被人逼得万不得已,绝不与人动手,纵然与人动手,亦是点到为止。

  “在这段时期中,我自觉若论博大精深,被邦武功,虽远不及我邦,但其刀法之准确、狠毒,却非我邦刀法能及。

  “尤其柳生英雄派之刀法,所讲究的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实已与我邦内家正宗之精义,不谋而合。”而据我所知,那东海白衣人的武功亦似与柳生英雄派颇有渊源,于是我便着手从这一方面,探询那自衣人的来历。“

  他说到这里,连宝玉都暂时抛开了心中纷乱之思潮,凝神倾听——这本是当今天下武林中最最吸引人的话题。

  公孙红接道:“当代东瀛武林,辈份最尊,武功最高,见闻最博之人,便推‘大和’柳生英雄派之宗主柳生藤齐、‘京都’吉冈正雄与以‘一流太刀’名震四邦的伊势桑名郡太守北昌具教三人。

  “我与这三位东瀛的武林前辈,一夕长谈之后,不但在武功上得益非浅,而且也果然探询出那东海白衣人的来历。”

  说到这里,人丛中才忍不住发出一片惊叹声。

  公孙红道:“数十年前,中原武林有位奇人,此人智慧绝高,唯涉猎太广,而人之智力终究有限,是以此人虽然兼通百艺,但所学便难免驳而不专,尤其武功一道,此人虽然身兼各门武功,但亦都不能达到巅峰。

  ‘’若是换了别人,仗此一身艺业,亦可行走江湖,但此人雄心万丈,志比天高,绝不与一般江湖俗手较量,而专寻武林中之绝顶高手。

  “在如此情况下,他自是每战必败。”

  说到这里,公孙红面上都不禁露出惋惜同情之色,长长叹了一声,方自沉声接口说道:“此人落拓江湖,潦倒半生,暮年时方得一子,此人鉴于自身之悲掺遭遇,自不愿他的儿子重蹈覆辙,是以他决心要以自已有生之年,将他的儿子造就为一代武林奇才,好为他吐一口气。

  “但此时中原武林中实已无他立足之地,于是他便携同犹在襁褓中之爱子,飘洋过海,远赴东瀛。

  “自他爱子一人人世,他便以百草制成药水,锻其筋骨,他爱子初能学步时,他便开始传授其武功。

  “他竞不令他的爱子浪费一分一刻时刻在别的技艺之上,他竟要他的儿子将一生精力生命,全部贡献给武功。

  “要知此人兼通各门武功精义,只是不能专心苦练而已,是以他虽不能成为武功中—流高手,却无疑是天下第一流良师。

  “他爱子在其熏陶之下,不到十岁,功力已可脐身于东瀛一流武林高手之列,十一岁时,便开始闯荡江湖,十年之中,他已会遍了东瀛岛上每一武功流源的高手,柳生藤齐、吉冈正雄、与北昌具数,自然也都在其中。

  群豪不由自主、齐地脱口问道:“他们的胜负如何?”呼声有如浪涛一般,一层层卷了过来,但公孙红第一句话说过,浪涛立刻平息。

  公孙红道:“这本也是我最关心的问题……那白衣人十一、二岁时,虽然已可与东瀛一流武士交锋,但遇着绝顶高手,仍不免落败。

  “日本武士,虽然残忍好杀,但那些绝顶高手,自然还是不忍来取一个幼童的性命,是以他虽常败,仍末丧命。”

  “于是他的武功,便自这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磨炼得更坚强,更锋锐,别人生命中最美好的童年,他却终日在挨打中渡过,然而,他的牺牲毕竟有了代价,到了他十八、九岁时,他便已可横扫东瀛,无敌当时了。”

  “他身子旱已被锻炼成钢筋铁骨,内功也早已有了根底,经过这十余年外功的修炼,他武功便已融合了中土各大门户与东瀛各大流派的精华,椰生藤齐、吉冈正雄、北昌具教三人,都曾与他交手四次,据他三人说,除了他们与他第四次交手时,他武功之精妙,已非别人所能想像。”

  公孙红叹息一声,接道:“在这十年中,他爹爹已死,但这时他心中除了‘武’宇,便别无所有,他爹爹死了,他竞全然不闻不问,他非但身子变为钢筋铁骨,就连他的心,也已似变为钢铁所铸,冰冷坚硬,全无情感。

  “到了他二十岁后,环顾东瀛岛上,已无一人武功再高于他,他深知自己若再耽下去,武功也绝难再有进境。”

  群豪忍不住又问道:“这时他可是便西渡而来?”

  公孙红苦笑着摇了摇头,道:“他那时若是来了,也就好了,怎奈此人并非狂妄无知之辈,知道自已武功虽能横扫东瀛,但必定还是不能在中原称雄,于是他竞独自驾了一时铁木轻舟,到了东瀛三岛东处的一个小小孤岛上。

  “那孤岛荒凉已极,简直不堪人居,岛中却有个小池,池中全是黑白两色的石子,光滑圆润,不假琢磨,便可当作棋子,是以东瀛人士,便将这孤岛称为‘棋岛’,那白衣人竟在这不堪人居的‘棋岛’上,一住就是十年。

  群豪脱口问道“这十年他又在干什么?”

  公孙红道:“这问题本来无人知晓,幸好东瀛武林中,也不乏好奇之人,曾专程到那‘棋岛’之上,窥探他的行止,这才知道他在岛上竟似已完全放弃武功,终日只是静坐沉思,或是以黑白两色石子,摆着棋谱。”

  群豪面现讶色,唯有方宝五、一本大师等人,不住皱眉颔首,一木大师干“咳”—声道:“这十年中,他虽似放弃武功,但武功进境,只怕比前十年更多。”

  公孙红叹道:“正是如此,据柳生藤齐言道,本来他武功虽高,却犹可测度,但等到他自‘棋岛’回来之后,武功之高,却已是深不可测,吉冈正雄又曾与他交手过一次,这一次两人甚至根本谁也没有发出一招,吉冈正雄便已自认落败了。”

  “只因这时他精神、意志,竟已能与他掌中之剑合而为一,他全身都似笼罩着一层剑气,全然无懈可击。”

  “吉冈正雄以一代剑术宗匠的身份,与他对立凝注达七个时辰之久,还是寻不出他的破绽,自是不敢出手。”

  “到后来吉冈正雄精神已完全崩溃,而白衣人却仍如山岳峙立,全无所动,吉冈正雄自然唯有不战而败了。”

  群豪口中,惧都不禁长长“嘘”了一声,这嘘声中表示的除了惊讶之外,也还有一些仰慕之意。

  公孙红道:“于是这时,白衣人便决定西渡中原,他自信一身武功,已足以为他死去的爹爹扬眉吐气,已足以无敌于天下。”

  “哪知中土之地,还有位紫衣侠。”

  “紫衣侠筋骨之强妆,修炼之坚苦,或虽不及白衣人,但他那阔大的胸襟,渊博的见闻,通达的人情世故,却绝非白衣人能及万一,而这些也都正是修炼武功的要素,是以一战之下,紫衣侠虽死,白衣人却先败了。”一木大师颔首道:“不错,若非胸襟宽大,见闻渊博,人情通达之人,纵然苦练一生,也绝不会达到剑术的真正巅峰,只因他若不能将‘剑术’化入最高的哲艺之境,最多也不过只能做到‘剑匠’而已,这分别正如‘画匠’所画之圆,虽能逼真,却不能传神,终是不能与真正‘画家’相比。”

  这番话别人或者未曾听入耳里,但宝玉却听得清清楚楚,他仔细咀嚼这番话中的滋味,不觉又有些痴了。

  公孙红道:“自衣人锻羽而归,这消息瞬即由经商的海容们传来东瀛,柳生藤齐听得这消息,心中立时大起恐慌。

  “只因他深知白衣人的心智,早已失却常态,此刻锻羽而归,行事必定更要偏激乖戾,而东瀛武林中,实无一人能制止于他,这后果岂非不堪设想,于是,柳生藤齐便以当代东瀛武林宗主的身份,号召十七位最负盛名的剑士,组成‘止杀组’,只要自衣人稍有妄动,‘止杀组’便可不顾一切,一择手段,联手将白衣人除去,如此做法,虽然违背了‘武道’精神,但柳生藤齐自认白衣人乃是东瀛武林造就的,是以东瀛武林可以将他毁去。

  “哪知白衣人回去后,竞一反常态,变得十分平易近人,甚至抛却了‘武士’的身份,在市并中做起小生意来,更绝口不谈武功之事,若有人问起他对中原武林七年之约,他竞只是含笑摇头不语。”

  

浣花洗剑录1122(浣花洗剑录第三十二)(3)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衣人的身世固然充满了传奇意味,他如今竟变得如此模佯,却更是令人惊奇、诧异。

  群豪间骚动再起,有的惊叹,有的已不禁欢呼起来。

  唯有一木大师双眉深皱,不住喃喃道:“可怕……可怕……”

  万子良忍不住问道:“这又有何可怕之处?”

  一木大师沉声道:“看来那白衣人已上达‘剑道’中的另一更高的境界,不再以‘出世’为修练剑术的途径,而完全‘入世’了,佛门弟子,必经‘入世’的修为,方成正果,而‘剑道’的最高哲理,实也与佛道殊途同归。”

  了老夫人长叹截口道:“正是如此,他此番‘入世’之后,便可自红尘中学到一些他以前无法学到的东西,但剑术经过此一境界,自必更上一层。”

  这番话就连万子良等人听了,也是似懂非懂,不能尽解,但方宝玉听在耳里,却颇有会心。

  公孙红道:“我听得柳生之言,便待往市井中寻找那白衣人的下落、谁知白衣人竞在一年前使已失踪,从此下落不明,他平日所用的一切衣物,俱都留存当地,他竞似是光着身子去的。

  “而这时,东瀛三岛之北海道,却又突然出现一男一女两位武林高手,据传这两人亦是中士人士,武功之高,俱已登峰造极,柳生、吉网、北昌三人,闻讯之后,立刻连抉前往,临去之时,都说那白衣人只怕已厌倦了武士生涯,是不会再来中土赴七年洗剑之约的了。”

  群豪欢声雷动,宝玉心头更是激动无比。

  他暗自付道:“海外突然出现了中士男女两大高手,这两人是谁?莫非竟是我那胡八叔与水仙姬?”

  公孙红道:“我远在东瀛时,便自经商海客们的口中,得知泰山之会事,是以我探出白衣人的来龙去脓后,立时赶回。”

  “但等我回来时,才知道此会已提前举行了。”

  “于是我立时兼程来泰山,谁知却在山腰密林中,发现一群碧目卷髯的异邦武士,正待以火药引线,将这一片山坪炸毁,火药的力量,虽不能将山坪上英雄全部炸死,但大乱之中,逃窜践踏,必定死伤狼藉。”

  群豪纷纷惊呼道:“那如何是好?那如何是好?”

  公孙红仰天狂笑道:“我既然遇着此事,怎会密他们得手?……曙!嗡!各位请看,这便是那般异邦武士的下场。”

  说到这里,他提起那席袋一抖,麻袋中竟是十数额鲜血淋漓的头颅。

  头颅满台滚动,宝玉瞧得清楚,这头颅中有一颗又长又大,竞赫然正是那“马面人”岑陬的。

  这时群豪心情之兴奋激动,实已达到巅峰;这时竟没有一个人想到,那些来自异邦的恶徒虽已死去,但他们早已埋藏的火药,此亥口仍埋在这山坪上某—些隐密的角落里,那些引线,也显然未被毁去,这些引线若是被一个心怀恶意的人发现,他便随时都可将这一片山坪化作洪炉,这山坪上数千人的性命,此刻实犹在刀姐之下,这千百年来,武林最大的惨案,犹在随时都可发生的。

  要知那时火药的应用并不广,人们对这世上最具威胁性的东西,所知并不多,畏惧自然不深。

  是以在这样情况下,泰山之会竟仍继续了下去,就连丁老夫人都没有将此会中止的企图。

  只因所有的凶险似乎都已过去,此会眼见已近尾声,是以人人都想格此会早些结束,圆满收场。公孙红蒋笑民、梅谦、欧阳天矫,以及略受火伤的潘济城,是参与此会较饺的数十高手中仅存的人物。

  骚动终又再次平静,数千豪杰,此刻正都等着这五人作最后的龙争虎斗,瞧究竟谁是当今第一高手。

  丁老夫人手里拿着张纸条,呆望着,她正在参考该如何才能公正的安排这最后五人决战。潘济城突然走到她身侧,低低的说了两句话,丁老夫人面色先是惊奇,瞬即露出笑容,点了点头。

  然后她沉声道:“方才潘济城潘大侠已宣布退出此番决战……”人丛中立刻发出一片低微而带惊异的“嗡嗡”声。

  丁老夫人接道:“是以此番参与这最后决战的,已只剩下四位,夜三阵之间,便可以分出究竟谁是第一高手,但愿……”

  她话末说完,人丛中突然发出一阵无礼而刺耳的笑声,丁老夫人忍耐着,等待着这笑声中止。

  但笑声非但未曾中止,反而更加刺耳。

  丁老夫人面笼秋霜,厉声道:“这位朋友如此发笑,莫非是对此会有所不满么?”

  人丛中哈哈笑道:“这泰山之会,简直就是个笑话,却教某家怎能不笑?”

  尖锐的语声,像针一般刺着人们耳鼓。

  丁老夫人怒道:“普天之下,有谁敢说这泰山之会是个笑话?老身例要请教阁下,此会究竟有什么好笑之处?”

  人丛中笑道:“就凭这五人也敢来争夺武林第一高手之名?依我看来,这五人不过只配争夺天下第一废料的称号而已。”

  这番话就像一只棒子,将方自平息的山坪又搅得大乱,欧阳天矫、公孙红等四人,更是耸然变色。

  是谁敢说这样的话?这人好大的胆子!

  公孙红大喝道:“阁下敢发如此狂言,非但胆大包天,武功想必不弱,为何不出来与咱们四块废料较量较量?”

  人丛中笑道:“正待如此。”

  这次不用他挤,群豪已自动让出一条道路,千百目光俱都瞧了过去,要瞧瞧这人究竟是个绝世的疯子?还是个绝世的英雄?

  只见一人自人丛中缓步走了出来,身材纤弱,青衣小帽,白生生一张脸,生得眉清目秀,竟有七分像是女子。

  群豪不禁哄笑起来:“这样的人物,公孙红一根手指便可将他推倒,他却敢发如此狂言,不是疯了是什么?”

  丁老夫人凝注着此人的身形、脚步、神情,凝注着他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双眉突然皱起,沉声道:“此人必定是个女子。”

  一木大师道:“夫人看她是女子,那想必是错不了的,但江湖中哪有如此胆大包天的少女,老僧却从未听说过。”

  丁老夫人叹道“

  “江湖中新人辈出,你我猜不出她来历,也并非奇事,奇怪的是,她难道也不知梅大侠、蒋大侠等四人的来历么?她难道不知道这四人的武功、性情,是万万容不得她在此无礼猖狂的?”

  一木大师叹道:“正是,这小女子想必定是世家之女,仗着父兄声名,出来惹事生非,却不知这四人是有名的硬招牌,谁的账都不卖的。”

  万子良突然截口道:“说不定她早已知道这五人的武功脾气,说不定她对这四人之武功根本全不畏惧,这……这又当如何?”丁老夫人耸髯转身道:“万大侠莫非已看出她是谁了?”

  万子良摇头长叹道:“在下心中仿佛已知道她是谁,却又说不出她究竟是谁来。”丁老夫人与一木大师面面相觑,则声不得。

  这其中面上神色变化最为激烈的,便是方宝玉,他远远躲在一个大汉身后,不让这青衣少年看到他的脸。

  青衣小帽的少年,已举步走到台前。

  一轮秋月,照着她那比秋月更为明亮的剪水双睫,使得她那苍白的面容,看来更有说不出的神秘、冷艳。

  公孙红、欧阳天矫等四人,似出被她这种神秘的冷艳所慑,一时间都似为之目眩神迷,说不出话来。

  丁老夫人放低语声,柔声道:“此等杀伐之地,姑娘又何必参与其间?”

  青衣少年对这“姑娘”二字,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她只是冷冷一笑,道:“蒋笑民武功华而中实,欧阳天矫更不过只是唬人的材料,‘天刀’梅嫌狠辣有余,灵便不足,用他那镰刀去收麦割稻,倒还不错,至于公孙红么……嘿嘿!他武功虽与方宝玉一路,但再练今年,也赶不上方宝玉十成中的—成。这四人有谁配称是当今武林第一高手?”

  公孙红突然喝道:“莫非你便是方宝玉?”

  青衣少年嘿嘿冷笑道:“方宝玉……他为我提鞋,我都嫌他不配,但你四人若要去为方宝玉提鞋,他也是万万不会要的。”公孙红忽道:“你究竟是谁?”

  青衣少年道:“我?……我谁都不是,只是要来教训教训你等,莫要关起门来做皇帝,自称第一高手,却叫人笑掉牙齿。”

  蒋笑民怒叱道:“我若不嫌你是个女子,此刻便要你……”

  青衣少年冷笑道:“女子又如何?难道天下的女子,都像马叔泉那般容易欺负!”转目在他四人面上各各瞧了一眼,目中满是轻蔑之色,冷笑接道:“我此刻若安分别单独与你等动手,你四人必定要说我方才未曾费力,故意来占你们的便宜。”

  她语声微顿,袍袖轻拂,人已到了台上,招手道:“来来来,你四人不如一齐上来,也免得多费事了。”

  梅谦、欧阳天矫等四人,一齐怒喝着扑上台去。

  但这四人是何等人物,又怎能当着天下群豪面前以多激少,虽在盛怒之下,四人对望一眼,又不禁齐地顿住身形。

  么孙红道:“三位且让某家出手。”

  蒋笑民道:“还是小弟来教训这厮。”

  梅谦道:“梅某已无法忍受,还是……”

  三人争议之中,欧阳天矫已一步冲到青衣少年面前,十指箕张形如虎爪,直抓青衣人双肩、咽喉。

  欧阳天矫武功招式,既无花俏,亦无诡变,但功力之沉实,根基f得之稳,却非当今一般高手所能企及。

  是以纵是武林世家,也多将自己的予弟送至“天矫武场”练武,多因江湖中人人都知道,欧阳天矫调教出的弟子,根基必定固若金汤——天矫武场声名之盛,门下弟子之多,可称一时无两此刻只见他招式使将出手,一招是一招的功力,一招有一招的份量,清清楚楚,干干净净,绝不拖泥带水,绝无半分马虎。

  年纪大些的武林豪杰,瞧见欧阳天矫的武功,俱都不禁大为激赏:“这才是真正练家子的模样,比起那些后生小子们的花拳绣腿可不知要高到哪里击了,可惜像这样扎实的功夫,如今已越来越难见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