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爱女儿,被卡哇伊地称为“女儿奴”,一辈子都被女儿治得死死的,女儿是爸爸最甜蜜的负担,可不要以为女儿奴是新兴产物,在古代的时候,女儿奴就有了,爸爸在七夕节为女儿写下了诗词,句句透露出宠溺,丝毫不比现在的女儿奴逊色。

古人笔下的相思(原来古代就有女儿奴)(1)

西晋有位著名的女儿奴

新晋有位文学家叫左思,曾经写过《三都赋》,创下了“洛阳纸贵”的典故,他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古代普遍重男轻女的时代,他的两个儿子却没有在老爸的诗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写给女儿们的诗却非常出名,题目为《娇女赋》,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双儿似连壁,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

这首诗描写小女儿早晨起床,调皮地在梳妆台前模仿大人化妆,很笨拙地画眉涂口红,眉毛像是扫帚扫过,口红涂得也不成样子,简单几笔,就把女儿的娇憨和可爱展现无疑,他还在诗中告诉大家,小女儿叫纨素,一句开头的“吾家有娇女”,是不是类似于“吾家有女初长成”?一个老父亲欣喜地看着女儿长大的心情,就展现在大家面前了。

古人笔下的相思(原来古代就有女儿奴)(2)

唐朝也有女儿奴

唐朝有一位状元,名字叫施肩吾,就是妥妥的一名女儿奴,他经常把女儿的可爱写进诗里,比如《效古词》中,姊妹无多兄弟少,居家钟爱年最小,有时绕树山鹊飞,贪看不待画眉了。他还写过一首《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这首诗的时间大概在七夕,天真烂漫的小女儿没有出去玩,而是选择跟大人一样,在七夕这一天拜新月,乞巧,老父亲看老了,忍不住笑了,觉得女儿好可爱。

古人笔下的相思(原来古代就有女儿奴)(3)

古代的女儿奴,真的很暖心

在《知否》中给人感觉最真实的就是对女性的尊重,虽说是重男轻女的时代,男子们更受到重视,但是看里面的几大家族,却无一例外很宠爱女儿,其中明兰的母亲,剧中的王若弗,光嫁妆就被称之为“十里红妆”,因为陪嫁的丰厚,让女人在婆家很有脸面,这就是典型的爱女儿的表现,而王若弗还不如姐姐受宠呢,可想而知,康姨妈的嫁妆得有多丰厚,怪不得康姨夫都会觊觎。

剧中还有一位隐形的女儿奴,这个人就是明兰的大伯,他的女儿,也就是明兰的表姐淑兰嫁了一个秀才,无奈秀才不仅穷而且渣,在物质上依靠淑兰,在精神上却折磨淑兰,于是淑兰提出和离,在古代,和离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多数被丈夫一纸休书打发回家,这样就没脸在娘家待下去,并且一辈子不可能再嫁人,剧中淑兰的父亲力挺女儿,扬言嫁妆都不要了,也要让女儿和离,他没有为了面子让女儿委曲求全,而是极力争取女儿的自由,这在古代是非常难得的,也正因为有如此好的父亲,儿女们都很争气,尤其是女儿,活得很幸福。

古人笔下的相思(原来古代就有女儿奴)(4)

所以好父亲不分什么时代,古人也不是一味地重男轻女,女儿奴越来越多,证明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女人越幸福,越能把这种幸福的能量带给配偶和子女,所以女人的幸福就是社会的幸福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