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一词就开始不断地被大众反复提及。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大家越来越重视精神消费,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以及不断追求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国家政策的宣导,以及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下,新的商机已出现,大健康行业市场开始被商家们广泛关注!

但一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大健康行业同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这个怪圈,出现了种种痛点。

不少人说,大健康,大困难!

“神乎其神”的“治病”产品

当时,提到保健品行业,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是其高售价背后隐藏的暴利。

大健康保健品行业风风火火的时候,很多人一窝蜂地涌向大健康行业,为求“挖金”,而这导致的结果是——良莠不齐的健康概念一时间充斥着整个市场,只要一有外来的、新的健康理念进来,马上就会被商家吹得天花乱坠。包括盲目神话某些产品的作用、没有根据不靠谱的伪科技、包治百病的神医……各种欺诈消息满天飞,让整个大健康保健品行业变成了骗人圈钱的沃土。

这些都导致消费者对整个大健康保健品行业产生了质疑。以前很多厂商一昧的追求利益至上,不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在经营时,一切的核心都是围绕如何让消费者快速买单来设计的,偏离产品和服务的核心。

这些营销方式也许在以前能尝到甜头,但如今,那些古板的市场营销模式、传统的粗放式掠夺式营销手法加上某些厂商屡屡虚假宣传、坑蒙拐骗的做法,早已让众多消费者对保健品“神奇概念”的炒作司空见惯,甚至对这样的营销手法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

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会让大众持续地、真心实意地买单呢?

大健康产业何去何从(大健康产业面对新时代发展的痛点)(1)

过去大健康行业的痛点

以前,大健康行业准入门槛太低,加之审批相对简单,故而大量的非专业化企业涌入保健食品行业,给保健食品市场的监管造成很大困难,同时管控政策也是少之又少,缺乏统一行业标准,没有一个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各方面制度还亟待完善。

因此,当前的大健康行业市场现状与市场需求是脱节的,这极大地影响了大健康的行业转型升级!

1、投入、创新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保健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曾有数据显示,投资超过1亿元的企业只占国内保健食品企业的1.45%,41.39%的企业资产规模在10万~100万元之间。

绝大多数企业受限于资金,在研发上投入力度不够。中国绝大多数保健食品企业都不做产品研发,而生产成本与销售价相差近百倍。如果想做国食健字号的保健食品,厂家需要一定数额的钱去申请或者购买国食健字号批号。而一些厂商为了省钱等,只是花上几万元在当地卫生部门申请一个批号,更有甚者,部分厂家只是按照食品生产的一般程序,到工商部门支付极少的注册费即挂名生产所谓的高级保健品。

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厂商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的重要性。如相同原料重复开发现象十分严重,主要集中在螺旋藻、鱼油等,大家不断重复开发,毫无新意。

不同品牌在产品性能、服务内容、营销方式上相互模仿,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消费者在面临多个相同的产品时,往往会优先选择价格更便宜的,这又会让大健康市场陷入了价格战。

大健康产业何去何从(大健康产业面对新时代发展的痛点)(2)

2、营销模式的落后

在以往,大多企业都是利用广告轰炸的方式,红极一时,年销售额过亿。

据统计,保健品行业平均广告费占销售额的30%以上,有的品牌在刚投放市场时,企业甚至不计成本进行宣传,广告费高达100%以上。

但如今这些方式也渐渐式微,可见大健康保健品行业正在升级。

企业应该要多探索新的营销方式,如口碑营销、服务营销、网络营销、个性化营销、社群运营、线下体验等,用一套新的互联网模式来驱动,搭建专业化、亲情化、体系化的服务体系,形成转化,提高产品溢价能力。

大健康产业何去何从(大健康产业面对新时代发展的痛点)(3)

3、缺乏企业文化,消费者不信任

在以前行业里面一些厂商的“骚炒作”的影响下,尽管全民健康保健意识有了积极的变化,但消费者对于保健类的产品与服务依然存在不信任的心理。对于品牌来说,这无疑是发展的一大障碍。

如要深究,可以发现这种困境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文化的缺失。

这里的企业文化,不只是指那些对外宣传的文字,更多的是从公司的行为中体现出来。一些企业漠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诚信缺失行为盛行,最终影响到内部效率和公司的正常运作。

企业文化是决定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没有自己企业文化的企业,只能永远做市场跟随者,效仿他人,无法形成自己的特点,只注重利益,关注不到顾客,更别说信任和满意度了!

真正有效的企业文化,是能够用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打动市场和用户,获得大众的认同,可以不断持续性发展的。

大健康产业何去何从(大健康产业面对新时代发展的痛点)(4)

4、服务体验、用户管理落后

随着消费需求的提升,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体验式营销”。更加注重体验,甚至远远超过了对产品本身的选择。

但以往那些保健品厂商提供的服务与消费者需求却是背道而驰,他们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营销和宣传上面,在根据消费者需求而设计的个性化服务系统与服务模式的意识尚未形成,更不用说付诸实践。

因此,企业需要设计一套自己的服务模式和体系,注重用户满意与用户关系的管理,抛弃“假大空”的夸张营销,努力提升客户的信任度。

大健康产业何去何从(大健康产业面对新时代发展的痛点)(5)

寻求未来大健康的出路

为什么会有“行业痛点”一说?那是因为缺少引领者,带领所有迷茫的企业前行。

目前,大健康的创新发展转变已经从治疗为主,转为预防为主。

钟院士:健康中国2030,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在我们的医疗卫生工作中,要注意一个转换!就是把以治疗为中心,转化为以健康为中心!

大健康产业何去何从(大健康产业面对新时代发展的痛点)(6)

我们都知道,要想获得健康,就要注重日常的保健,不要等到生病才去保健,那样为时已晚。现代人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习惯,比如膳食营养不均衡、晚睡熬夜、缺乏锻炼等,是导致慢病的一大因素。

要想获得健康,必须获得均衡的营养,保持乐观的心态、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从被动健康,转变为主动健康。换句话说,大健康保健品企业想转型,就要构建新的思维体系:从“以治疗为主”向“以预防为主”转变。

同时,做好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对于企业来说,这将是致胜的关键。

如果只是想从中捞一把就走,罔顾时代潮流和法律法规,这份事业肯定不能长久,最终就是害人害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