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夜晚。

  酒店二楼的小酒屋。

  客人陆续散去,酒店到了打烊的时间。

  逼仄的空间里,只剩下我们仨----我,阿玉,还有她的闺蜜艺菲。继续喝酒,抽烟。借着尼古丁和酒精的作用,阿玉的话慢慢多了起来。

  阿玉说,她先前并不做陶瓷的,后来转做陶瓷并且爱上这一行,其实与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有关,父亲是一名窑工……

  阿玉咪了一口酒,神情兴奋,尘封的记忆一经打开,便滔滔不绝。

  橘黄色的灯光,柔和而迷离,两位女人红光满面。

  眼前的阿玉,穿着一袭得体的休闲套装,略施粉黛,谈吐尔雅,虽人到中年,却风韵犹存。如果不是熟人,从她的神态、气质和装束上,你压根儿猜不出——她是一个天天与陶泥与窑炉打交道的女人。

  1

  阿玉,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瓷厂的窑工,母亲在大集体工作,家里有四个孩子,老大是男孩,其余都是女孩,阿玉排行老三。

  说来也怪,在一男三女四个兄妹中,偏偏阿玉成了父亲的掌上明珠,从小得到父亲的百般疼爱与呵护。

  我要上班了,你今天还想不想跟着去厂里?父亲时常在临出门时,笑着问儿时的阿玉。

  去!去!天真无邪的阿玉,扑闪着水晶般的大眼睛,满心欢喜地回答。

  那个年代,瓷厂管理并不十分严格,只要孩子们想去自己上班的地方玩耍,父亲都愿意带上,当然,自行车一次只能驮一两个孩子。厂房里灰蒙蒙的,窑工的工作枯燥得很,其他孩子去了一次两次便觉得索然寡味,死活也不肯去了。最后,只有阿玉乐呵呵地跟着父亲去。她走进车间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一堆堆的瓷土,一排排的瓷坯,一座座的隧道窑,仿佛童话里的神秘宫殿,常常使她流连忘返。时至今日,她也说不清何以会有这种对陶瓷与生俱来的感觉。不过,父亲曾经不止一次地对她提起,陈家祖辈上好几代都是窑工出身,有绝活的甚至有幸在御窑厂谋得一份做瓷器的差事。

(非虚构阿玉的窑炉作者)(1)

  我对此深信不疑。早在明清时期,景德镇就成了举世瞩目的瓷都,“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一座小小的码头城市,鼎盛时期的窑工多达十万之众。在农耕时代,有门陶瓷手艺,远比种田挣钱容易,到景德镇做瓷器成了无数年轻人的梦想,他们从都昌、抚州、鄱阳、丰城、婺源、祁门、黟县等等地纷至沓来。这其中,就有来自抚州临川的陈家祖先。阿玉的血液里,或多或少流淌着陈氏家族陶瓷文脉的基因。

  阿玉16岁那年,刚刚在三中念完初中,即将升入高中就读。有一天,她闲来无事,跑到一位要好的同学家里玩耍。

  同学的母亲见到阿玉时吃了一惊,这姑娘的脸色有点不大对劲啊,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呀?同学母亲关切地问道。

  没有呀。阿玉摇了摇头,表示身体并无异样。

  但临走时,同学的母亲还是劝阿玉回家跟大人说说,最好找大夫看看。

  阿玉回到家里,便把同学母亲的话复述给父亲听,这才引起父亲的注意。父亲赶紧把阿玉送往医院。大夫对阿玉做了全面检查,X光片显示肺部图像不正常,但情况复杂,接诊的医生一时无法判断病情。转到多家医院,仍然说不出个究竟,最后经全市肺科专家集体会诊,终于给出了确诊结果和治疗方案。

  经过医院的精心治疗,阿玉的病虽然治好了,但身体虚弱。女儿是父亲的心头肉。经此磨难,父亲说什么也不同意女儿继续学业了。父亲是过来人,在他看来,身体可是万事之本,孩子年纪轻轻,万一把身体搞垮了,那将来的一切岂不等于零了么?

  当时,父母因感情不和,已经分开过了。父亲生怕阿玉再有什么闪失,走到哪里总把她带在身边。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是先想着阿玉,这难免使其他子女产生嫉妒。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窑工的工作特点是三班倒,这给父亲做点小本生意提供了方便。他得空就往周边跑,从熟悉的渔民那里进些上好的鱼虾,拉到豆腐弄菜市场贩卖。有几次,他应客户要求,把收来的野生甲鱼和黄鳝积攒到一定的量,然后坐火车把货送到几百公里之外的上海。偶尔,父亲也倒腾些瓷砖瓷瓶到湖北等地,这比做鱼虾生意的赚头要大得多。赚来的外快,除了补贴家里的生活开销,父亲一概交给阿玉打理。阿玉生性是个乖乖女,从不大手大脚花钱,每次父亲交给的钱,她只是过过手,数都不数便悉数扔进五斗柜里。少不更事的阿玉,俨然成了家里的“大管家”。哥哥不愿意操这份闲心,姐妹自然也缄口不言了。

  父亲在外不停地奔波,不久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故,父亲被摔得头破血流,因失血太多,待三个孩子赶到医院时已经不省人事。

  大夫当着孩子们的面说,赶快去窗口交钱,再不抢救就来不及啦!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出了这么大的事,好比天塌了下来一般。孩子们从没见过这种场面,此刻已六神无主,直急得团团转,慌作一团。

  顷刻,哥哥稍微镇定下来,喃喃自语道:交钱?哪里去借这么多钱呢?

  我有钱!我有钱!你们等着。阿玉急中生智,脱口而出,她突然想起家里那个五斗柜,父亲给的钱分文不差地存放在里面。

  阿玉话音刚落,便快步跑出了医院大门,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她沿着斗富弄一路小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住爸爸的性命!阿玉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家里,直奔房间旮旯里那个五斗柜。钱原封不动地塞在柜里,厚厚一大摞,这可是父亲的救命钱啊!阿玉拎着装满钱的袋子,接着跑回了医院。

  父亲因抢救及时,终于得救了。冥冥之中,命运仿佛跟陈家父女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父救女,女救父,父亲后来提起此事,每每长吁短叹,感慨不已。

  2

  女大十八变,豆蔻少女越变越像朵花。

  几年过去了,阿玉和姐姐妹妹一个个出落得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阿玉的眼睛水汪汪的,仿佛一潭秋水。若陈家三姐妹一起出门,必定会吸引众多男人的目光。左邻右舍常常羡慕地对老陈说,你们陈家有三朵金花啊!

  女儿大了,得赶紧找工作。阿玉喜欢陶瓷这一行,父亲心知肚明,但他认为女孩子天天与泥巴打交道,未免太脏太累,不适宜做这种粗活。左等右盼,好不容易盼来市农资公司招工。那年头,还处在计划经济为主的阶段,在农资公司上班,算是公家人,吃香得很。阿玉考上了农资公司,心花怒放,风风光光地上班去了。

  199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刮到了农资公司,农资公司引进上海一家公司搞合资合作,重点销售上海产的各种食品。琳琅满目的时尚商品,成了这座小城的抢手货。阿玉待人和蔼可亲,工作勤奋,不仅深受顾客喜爱,也得到领导赏识,很快担任了业务组长的角色。虽然忙里忙外,早出晚归,但阿玉感到充实。这是她有生以来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最安稳最省心的工作,在这里她学会了如何与客户打交道,度过了快乐美好的青春时光。

  然而,农资公司好景不长。因机制体制等原因,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逐步陷入困境,员工被迫买断工龄走人。阿玉的能力再强,也无可奈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天,是阿玉离开农资公司的日子。作为留守人员,她已经把全部库存商品处理完毕。告别了农资公司,她漫无目的地溜达着,从斗富弄来到了中渡口。夜幕刚刚降临,昌江两岸,灯光闪烁,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浮桥上人来人往,行色匆忙,声音嘈杂。

  这是阿玉小时候隔三差五光顾的地方,此时伫立在江边,瞅着眼前熟悉而亲切的一幕幕情景,阿玉不由得想起了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那无忧无虑的日子多幸福啊!可是,现在自己下岗了,面临着新的人生抉择。

  这年,阿玉才27岁,初为人妻,亦初为人母。

  顾城在一首诗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夜色渐深。母亲河静静流淌着。

  阿玉凝视着前方,心潮起伏,未来的光明将在何方?

  3

  1997年下半年。阿玉的身影出现在了曙光瓷厂。

  彼时,曙光瓷厂像许许多多的瓷厂一样,未能闯过市场经济竞争这道激流。曙光瓷厂,已经曙光不在。

  这里曾经是一家以生产瓷缸、瓷盆为主要产品的瓷厂。瓷厂倒闭后,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员工不愿意等靠要,他们租借原有车间设备,搞起了个体陶瓷作坊。

  几个月前,阿玉离开农资公司时,心里一直在盘算着,下岗本来是坏事,但如今个体陶瓷作坊已经做得风生水起,自己何不借此机会圆一下当年的陶瓷梦想呢?想是这么想,但真正涉足谈何容易?自己毕竟没有从事过这一职业,水深水浅一时摸不准。于是,决定到表兄的作坊里“见习”一下,先当学生。这就是她出现在曙光瓷厂的缘故。

  阿玉是个很有心计的女人。这不,从她在家里的地位作用便可略知一二。她人小心大,在哥哥和姐妹面前,说一不二,很多不好决定的事情都由她说了算,似乎她不是小妹,反而变成了大姐,渐渐地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在曙光瓷厂的作坊里,从瓷土进场,拉坯压坯,到贴花作画,再到喷釉烧窑,她一道工序也不放过,不懂就问,不仅一一记到本子上,更是牢牢记在心里。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一年多时间很快过去了。阿玉在这里当了一段时间的管理者,不,严格来说是“见习生”。她由陶瓷的外行变成了内行。表兄笑着对她说,你已经出徒,可以单飞了。

  阿玉告别了曙光瓷厂,此时的她已是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1998年,她用家里仅有的5万元钱,在太白园旁边买下了一座旧窑炉,开始了创业生涯。买原材料,招技工,找市场,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了在表兄那里打下的基础,局面很快就打开了。

  就在阿玉刚刚尝到甜头的时候,她被告知窑炉所在的旧工厂列入了拆迁范围。这好比一盆冷水,当头泼在她身上。不过,经过这些年的挫折,她变得成熟稳重多了。

  她心想,旧窑炉拆了固然可惜,但仅有这一座窑炉,规模受限,不妨借此机会,另起炉灶,索性把规模做大些,也便于推出新的产品。

  主意已定,便不再留恋什么,她毅然拆了旧窑,把能用的材料收拾好。

  阿玉开始马不停蹄地辗转各处,她在考察适合自己创业的地盘。

  她来到了吕蒙。

  在吕蒙大桥附近,当年红红火火的装饰材料厂已近人去楼空。厂区内,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一派破败不堪的景像。

  跟随阿玉一起来的人,眉头紧皱,连声说,这里一个作坊都没有,太冷清了,还是再找找别的地方吧。

  阿玉考虑问题的角度则完全不同:这里原来就是瓷厂,重新建窑不会遇到阻力;不仅原有的水电设施可以利用,旧的厂房也可以继续利用,可以减少一次性投入;厂区宽敞,存放原材料和产品方便,更有利于拓展。至于单枪匹马在这里干,那只是一时,只要自己做起来就会吸引其他人入住,那样的话开通燃气的成本也将大大降低。

  1999年下半年,阿玉带了三个人,开始在这片废墟安营扎寨。

  那几年,景德镇的陶瓷产业生存步履艰难,大量的国有陶瓷企业纷纷走上改制破产之路。在陶瓷产业关停并转,狼奔豕突之际,转眼间,个体陶瓷作坊却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之间,合伙合作,快速推出了各种适销对路的陶瓷产品。

  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体陶瓷作坊的窑炉延续了瓷都千年窑火,他们不愧是市场经济形势下陶瓷产业的铺路石,是千年瓷都陶瓷阵痛期的无名英雄。

  阿玉这次铆足了劲,她在工地上跑上跑下,紧锣密鼓地建起了第一座窑炉。窑炉竣工的时候,她已经虚脱得说不出话来,两眼布满了血丝。

  事实证明,阿玉是有眼光的。她的窑炉刚建好,其他人就慕名而来,第二年这里的窑口就达到了15座。阿玉出面,接通了燃气,并且总承包,盈亏的责任都担了过来。一度冷冷清清的装饰材料厂,变得热闹非凡。

  一年后,一位朋友因故要出售两座窑炉,阿玉毫不犹玉地接了下来,她请来哥哥帮忙,又动员妹妹一起加盟。有了一定规模,阿玉随后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开发新品上。清明上河图的青花大缸一经推出,便受到各地客户的青睐。不久,厂里又推出了梅兰竹菊一组四件的粉彩八角花盆,迅速抢占了高档园艺陶瓷市场。有一家从事园艺盆景生产的企业,一次就签下了两年的合同。厂里真正掘得了市场的第一桶金。

  然而,就在阿玉全身心地投入园艺陶瓷生产的时候,让她万万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丈夫终日无所事事,居然背着她,在外面有了家室。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办理离婚协议时,丈夫要女儿的抚养权,她答应了;丈夫要存款,她也二话没说;房子归到了女儿名下。她净身出户了。

  留给她的只有一座窑炉。

  这是2010年的事。这一年,阿玉40岁。家庭的变故,让她心灰意冷。这是她人生的至暗时光,她就这样咬牙挺过了40岁生日。

  再坚强的女人,遇到这种婚变,多半要倒下了。阿玉擦干了眼泪,继续出现在厂里。其实,此时的她已经没有了退路,命运硬生生把她逼到了墙角。

  这座窑炉,无疑将承载起她的全部未来,无论光明,或者灰暗。

(非虚构阿玉的窑炉作者)(2)

  4

  阿玉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园艺陶瓷生产上。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吕蒙工厂的园艺陶瓷做得顺风顺水,她的窑炉也增加到了四座。从此,阿玉在园艺陶瓷圈子里站稳了脚跟。

  阿玉在抓生产销售的同时,开始关注外地园艺陶瓷产地信息。广东潮州,园艺陶瓷以玻璃钢为主;宜兴丁属镇,园艺陶瓷以紫砂见长;河南禹州神佑镇,园艺陶瓷留有钧瓷烙印,但产品低档;至于山东淄博和河北唐山的园艺陶瓷,虽然也各有千秋,但与景德镇的相比,并不占据优势。

  在走访市场和客户的过程中,阿玉有了新的想法。在她看来,景德镇的金字招牌,即使延伸到园艺陶瓷方面,仍然具有品牌效应,但传统窑炉规模偏小,成本居高不下,如果能实现规模生产,将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建设隧道窑,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当然这需要资金,更需要对市场的把握。

  两位来自河南禹州的老客户,在与阿玉交往过程中建立了信赖关系。经过沟通,双方形成了共识,决定共同投资建隧道窑,股东们全权委托她负责选址、建厂、招工等大小一应事务。

  阿玉又一次成了大忙人。

  新厂址位于浮梁县三龙镇,占地面积两万余平方米。平整土地,建设厂房,购买设备,招聘工人,开发产品,等等,阿玉都要亲力亲为,她唯恐自己一时的疏忽给工厂建设造成损失,辜负股东们的希望。

  她早出晚归,工厂建设速度推进很快。为了确保新工厂的产品一炮打响,她忍痛把吕蒙工厂最好的技师调配到了三龙新工厂。经过大半年时间紧张的筹备,全市第一条生产园艺陶瓷的隧道窑竣工投产。工厂员工多达200多人,生产规模是普通窑炉的十倍以上。成功啦!股东们兴高采烈,一个个喜形于色。

  是的,成功啦!可就在这时,阿玉因为操劳过度,再一次病倒了,她的嗓子连续一个礼拜说不出话来。大夫警告她说,如果再不休息,调养,她的声带可能难以恢复。她确实也挺不住了,老老实实地卧床休息了一段时间。

  新工厂的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销,铺货,以高性价比畅销全国各地。每天从早到晚,前来提货的大货车在厂内排起了长龙。

  阿玉的园艺陶瓷事业逐步进入了上升通道。

  不能不说的是,作为草根阶层打拼过来的小企业主,她用爱心与真情支撑了全家。她为女儿支付了在北京学酒店管理的昂贵学费与生活费;她把孤单的母亲接到身边,好生照料;她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父亲送到最好的养老院,每周探望……

  产品创新是企业的生命。阿玉虽然只有初中学历,却深谙企业发展之道。她考虑的是,当下,园艺陶瓷尚处在以消耗资料为主的粗放型阶段,这与政府倡导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中产阶级、城市白领阶层对家居园艺陶瓷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有必要开发中高端的园艺陶瓷。

  她一刻也不闲着,又另辟蹊径,建了一座专门生产高端园艺陶瓷的新窑炉,并且积极做着各种尝试:请来大师、教授走进园艺陶瓷生产车间,挥毫泼墨,把陶瓷艺术的元素嫁接到园艺陶瓷产品的开发上;在电商直播的基础上,联系网红明星直播带货,让客户鉴赏到高端园艺陶瓷的艺术品味。

  阿玉多次对我谈她的见解,景德镇为数众多的老中青陶艺家,具有引领高端园艺陶瓷发展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任何一个地方无法超越的。遗憾的是,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难以把这种优势资源好好地利用起来。

  怪不得,就在三龙工厂发展一路顺风之际,她果断做出了舍弃与选择。尽管她在三龙工厂全身而退,但迄今为止,这里仍然是全市唯一的一条园艺陶瓷隧道窑,足以见证阿玉陶艺人生的辉煌。

  前不久,我抽空看了她最新的园艺陶瓷作坊,那是她的实验田。那些手绘园艺陶瓷,无论在品质、造型上,还是在图案、色彩上,都与传统园艺陶瓷大相径庭。

  参观时,我问了她一个问题——景德镇究竟有多少生产园艺陶瓷的窑炉?又有多少这方面的从业人员?

  窑炉不下300座,从业人员近万人,不过这是大数。阿玉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告诉我。呵,这真是不小的市场啊。

  我对阿玉,不,是阿玉们,更加肃然起敬了。

  日前,阿玉又给我发来一份电子版的园艺陶瓷与园艺基地发展的可研报告,着实令我吃惊不小。她已经当了外婆,原本一头的秀发也有了少许的花白,却心存梦想,仍在不知疲倦地继续开疆拓土。

  阅罢可研报告,我又想起了阿玉的窑炉。或许,正因为有无数阿玉们的摸爬滚打,古老瓷都的窑火才如此生生不息,越燃越旺吧!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程冬久,1987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江西直升机公司,社会科学研究员,兼景德镇市作协顾问,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超百篇,著有散文集《弯弯的山路》。

(非虚构阿玉的窑炉作者)(3)

    

朗诵者简介:何晓霞,笔名小草,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人,从小残疾,爱好诗歌,散文。‘

(非虚构阿玉的窑炉作者)(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