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0015(乖乖其实最不乖)(1)

乖的几种字形

乖,是我们日常用语非常亲切的昵称:小兔子乖乖、乖宝宝。但是只要你稍微读一点古文,就会发现“乖”这个汉字并不乖,常常用于贬义,比如,出乖露丑、时乖运蹇、乖僻邪谬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乖的原意

我们来看看古文字,这是金文的乖 ,中间是“羊”的简写,下面两边合起来是一个“北” 。

北是两个人背向而立,原意是相反、违反;和羊形合起来,表示固执、不服从、怪诞,也就是乖谬。

后来的篆文、隶书、楷书字形变化不大。

羊为什么代表凶狠

等等,不是说羊是善良的化身,所有和羊有关的汉字都与祭祀、善良、美好有关吗?现实中的羊非常温顺,怎么这里就成了不服从了呢?

这是因为,古人离大自然近,他们比我们更了解动物。有一句话你一定听过:羊狠狼贪。

《辞海》对“羊狠狼贪”解释为:

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

本来指为人凶狠,争权夺势;后多用来比喻贪官污吏剥削压迫人民。

羊的狠居然和虎狼并列。这是怎么回事呢?

牧民都知道,和牛马不同,羊吃起草来是连根拔起,寸草不留,所以牧羊需要经常转场。羊啃起树皮来也是不管不顾,很多小树苗就是被啃光树皮死掉的。

现在我国西北地区草原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度放牧,羊把草原啃秃了。

另外,公羊争斗起来极其凶狠,常常把角顶裂。羊的这种不留余地的特性,得了一个“狠”字。

狠加上背道而驰,就成了乖谬。

《说文解字》:乖,戾也。

“戾”是狗在家门口看家护院,极其凶狠。

《贾子道术》: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

说刚柔合适就和谐,反之就是乖。

晁错《论贵粟疏》中说: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说朝廷和民间想法相反,那么上下的好恶也相反,就会发生冲突。

骂出来的昵称

那么“乖”这个贬义词是怎样变成了乖乖的昵称呢?

这是民间语文的特殊用法。

我们经常听到类似这种话:

“好多年没吃到这么地道的凉粉了。这是哪个王八蛋做的,这得拉出去毙了!”

这种语言方式是用极端的语言表达相反的情绪,表面是骂,其实是夸,骂的越狠越亲热。

比如你这杀千刀的、你这老不死的等等。

在民间语文里,乖这骂人话也被这样使用。

《西游记》十五回:行者的眼乖。

《水浒》第四十一回:黄文炳是个乖觉的人,早瞧了八分,便奔船梢后走,望江里踊身便跳。

这种用法大多出现在民间语言里,形诸文字也多是在民间语言真理的话本、演义里。

民间这样用得多了,反义就成了本意,反着说就成正着说了。

在民间的文本中,会出现正说、反说同时存在的现象。

比如《红楼梦》:行为偏僻性乖张。

这用的是原意。

同样在《红楼梦》:他生的也还干净,嘴儿也倒乖觉。

这就反着用了。

《西游记》里也有:语言无逊让,情意两乖张。

乖的原意逐渐被弃用,相反的字义却被固定下来。我们现在说一个孩子“真乖”,绝无贬义。

我是架构师张飞洪,钻进浩瀚代码,十年有余,人不堪其累,吾不改其乐。如果你和我的看法不一样,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们一起奇闻共赏,疑义相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