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春晚是中央电视台的第14届春晚,总导演张晓海,由赵忠祥、倪萍、周涛、程前、袁鸣主持。

1996年的春晚第一次在三个地方举行,北京,上海,西安三个会场将气氛带到了演播室以外。这一年还别出心裁,小品《一个钱包》的表演者横跨三地,分别由李丁、刘淑萍、杨新鸣在北京演出, 魏启明、童正维、何冰在上海演出, 李琦、句号、王艳梅在西安演出,也算是很有创意的突破。

赵丽蓉、巩汉林、金珠等表演的《打工奇遇》,堪称这届春晚的亮点。

赵丽蓉参加的第一个春晚(春晚首次在三地举行)(1)

在小品《打工奇遇》里,想打工的赵丽蓉碰上了黑心老板巩汉林。她风趣的唐山口音和演技,不知给多少人带去了欢乐。在小品中,董洁还客串了一个宫女,跑了回龙套。

赵丽蓉参加的第一个春晚(春晚首次在三地举行)(2)

小品用“货真价实”四个字旨在引导商家在从事商业行为时要秉承“守法经营、诚信兴商”的经营理念,把顾客视为衣食父母或“上帝”,用真品、实价赢得顾客的满意。

据媒体报道,小品演员巩汉林和赵丽蓉从1991年开始合作,直到2000年老人去世,一共演出过9个小品,尤其是1996年的《打工奇遇》最令他难以忘记。巩汉林是一个对待事情极为认真的一个人,但作为赵丽蓉的“儿子”,巩汉林说“赵妈的认真强我几十倍”。

赵丽蓉参加的第一个春晚(春晚首次在三地举行)(3)

赵丽蓉参加的第一个春晚(春晚首次在三地举行)(4)

“那个节目一开始没有写毛笔字的内容,是导演看到一个京剧演员双手写字受了启发,说如果赵老师能够现场写‘童叟无欺,货真价实’这八个字该多好啊。”巩汉林回忆道。

赵丽蓉生在旧社会,并没有上过学读过书,是个认字都认不全的“文盲”。当初编导只是随口说了说在小品的结尾写毛笔字这个创意,没想到老太太却记在了心里,回家后偷偷地练了起来。她告诉家里人不要声张,让人写了这几个字,天天照着练,有时睡着觉想起来了爬起来就练,光报纸就写了七八十斤,桌上、墙上、地上,家里哪儿都是。

就是靠着这种对艺术的认真与执着,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对悬腕毛笔字的挑战。一麻袋宣纸只是当年练习的一小部分,谁能说老太太是个没有文化的人,她是在用行动来认真、踏实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货真价实”本来只是节目中的台词,但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赵丽蓉就是观众心目中货真价实的人民艺术家。

赵丽蓉参加的第一个春晚(春晚首次在三地举行)(5)

有了1995年反映社会现象的《牛大叔提干》之后,1996年赵本山继续把此类的话题深入了下去。

赵本山、范伟、李海表演的小品《三鞭子》,描写的是石县长和司机小吴考察农村公路,老赵用三声鞭响召唤乡亲们为县长抬车,迎接县长的故事。小品《三鞭子》描述了革命老区贫困农村人的生活现状,让人深有感触。

赵丽蓉参加的第一个春晚(春晚首次在三地举行)(6)

赵丽蓉参加的第一个春晚(春晚首次在三地举行)(7)

当时小品演出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演出事故,当赵本山从凳子上摔下来时,意外的被一颗钉子刮破了棉裤,结果出了里面粉红色的秋裤。范伟看到后忍不住笑了出来,赵本山一看,也出现了笑场。但是凭借着演员出色的基本功将这一事故巧妙地掩盖过去了,观众还以为是特意设计的场景。

郭达和蔡明搭档演出的《机器人趣话》,描绘了一个结婚狂买回一个机器人妻子,不断地调试“清洁型”、“善解人意型”等类型时闹出的笑话。

赵丽蓉参加的第一个春晚(春晚首次在三地举行)(8)

这年港台歌手来得不少,但反响几乎是历届最小。由于盗版等多种原因,很多港台歌手不能保证每年都有新唱片,而且也不能保证每年都有红的歌。叶倩文几乎延迟一年演唱了1995年推出的《我的爱对你说》。而潘长江在这一年正式登陆春晚,以一部音乐小品《过河》,让大家记住了这个身材不高,留着特殊发型的“豆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康鹏根据央视网、新华网、新浪网、光明网、百度百科、西海都市报等综合整理,图片来自网络)

下载齐鲁壹点客户端,关注本壹点号——说古谈今,就能查阅以前的文章并能第一时间看到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