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也出现了两套并行的“识字教材”体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字经 百家姓的由来?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三字经 百家姓的由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也出现了两套并行的“识字教材”体系:
一类是官府所承认的“官方识字教材”,譬如梁朝周兴嗣所作《千字文》,文采斐然、内容雅致;
另一套则是流行于民间的“杂字书”,虽不登大雅之堂,但更加浅显易懂、贴近生活,比如面向商人子弟的《山西杂字必读》中有“人生世间,耕读当先。生意买卖,图赚利钱。学会写账,再打算盘。天平戥子,纸墨笔砚。升合石斗,一秤两端。明千明两,不哄不瞒。冷蒸热卖,现吃现端。”包含了淳朴的民间人生观、商业道德、经商技术等。
后者的集大成之作,便是《百家姓》,其目的是让底层民间子弟能够认识、书写自己的姓氏。
而书成于南宋的《三字经》,更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本身由民间口口相传而成、最终由文人修改定稿,因此结合了“通俗易懂”和“内容精深”两方面的优点,同时受到民间和朝堂的欢迎,成为了后世必不可少的标准启蒙教科书。
而“三、百、千”的启蒙体系也就此成型,直至今天仍然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