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史记·匈奴列传》中,称其先祖乃是夏后氏的苗裔。

而作为一支活跃于蒙古草原的强大力量,他们随水草而动。也一直成为中原政权的威胁。

战国时期便有匈奴大举入寇被李牧大败而回的记载。而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嬴政更是派遣蒙恬将匈奴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

但是随着秦王朝的崩塌,而中原腹地,刘邦、项羽之间的楚汉争霸,也导致在获得胜利之后,西汉百废待兴,国力相较匈奴而言,相对弱小,更没有绝对实力与之抗衡。

于是便只得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来换回休养生息的时间。而经过几代人的发展,文景之治的铺垫,汉王朝终于在实力之上,日渐强大。

霍去病大败匈奴的原因(霍去病说匈奴未灭)(1)

而君王与将领,就是如此之下被互相成就。汉武帝继位之后,积极筹备军事力量,加强军事建设,而卫青与霍去病便在此时脱颖而出。

作为卫青的外甥,17岁的霍去病便得到了厉兵秣马的机会。西汉元朔六年,17岁的他率800精锐骑兵,直驱匈奴腹地。斩获2028人,而这还包括了匈奴单于的叔父、相国,并因此而被封为冠军侯。

而随后的几年间,他获封骠骑将军。引兵攻灭浑邪王、休屠王部,歼灭无算,俘获匈奴王等更是无所算,收复河西地区,而在22岁时,少年英雄的霍去病便与卫青一道,大破匈奴左贤王部,封狼居胥,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大败匈奴的原因(霍去病说匈奴未灭)(2)

而喜不自禁的汉武帝自然要大加封赏,不仅赏赐府邸,更是加官进爵。但对于志在破掳的将军而言,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便是他人生最好的写照。

可惜的是,天不假年。元狩六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便因病去世。而留给我们后人的只能是无数的,假如,如果……

汉武帝对于霍去病更是深感悲痛,下令陪葬茂陵,更是将其墓葬修成祁连山模样,以此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霍去病大败匈奴的原因(霍去病说匈奴未灭)(3)

历史的残酷性在于它不会因人而做出任何的停留。经过几十载的征伐,匈奴也逐渐式微,分裂为南匈奴与北匈奴。而公元前33年,南部匈奴王呼韩邪单于臣服汉王朝,而王昭君出塞和亲之后,也使得双方互通有无,进入了相对和平的状态。

但是北部匈奴,则依旧选择虎视眈眈,多次与汉王朝发生战争,而他们也一直成为汉王朝经略西域的威胁。而这一局面的改观,则发生于汉和帝永元四年(91年),汉军在大将军窦宪的带领之下,在金微山(今天的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主力,并且将其太后俘获。

霍去病大败匈奴的原因(霍去病说匈奴未灭)(4)

而北匈奴眼见西域之地再无所遁,只得继续西迁。后来北匈奴打败了日耳曼人,而日耳曼人则又掌控了西罗马帝国的政权。

而原北匈奴之地空了,鲜卑人则乘虚而入,顺势占据这一带地区。而在鲜卑的压力下,原来在外蒙一带的羯族、氐族、乌桓族纷纷内迁,成为日后五胡之乱的源头。

这些自然都是后话。

而对于当时的大汉王朝而言,现实的意义便是北匈奴的败亡,也意味着困扰中原王朝几百年之久的匈奴之祸基本解决。

作为大将军窦宪实则也居功至伟。

霍去病大败匈奴的原因(霍去病说匈奴未灭)(5)

但是从其往常所行来看,他则是一个十足的恶霸。作为章德皇后的兄长,他一路平步青云。而这般恩隆圣眷之下,又手握大权的他甚至于对沁水公主都敢强买强卖其庄园,公主忌惮其威吓,更是不敢与其相争。

而他之所以会出兵攻伐北匈奴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将已经贵为太后的妹妹窦太后的宠臣刘畅杀害。

霍去病大败匈奴的原因(霍去病说匈奴未灭)(6)

为了能够自赎,于是他请命出塞攻伐北匈奴。这才有了这击败北匈奴的壮举。

而在基本消灭了北匈奴的威胁之后,威名大盛的他,则以班固等人设置幕府,把揽朝政,跋扈至极。更甚者还意图篡权某位。

汉和帝知晓后,依仗中常侍钩盾令,招徕郑众,设计将其剥夺大将军印绶,并迫令自杀。

窦宪本人,宛如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既是恶霸,多有不法,更是开东汉外戚专权之风,但却又能有大败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的功勋,不免让人感慨造化的力量。

参考资料:1《史记》2《后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