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明月光,我叫郭德纲”,老郭的幽默风趣式相声演绎形式使他近些年是赚足了名声和门票,很多人喜欢他相声,不远千里也要赶飞机去当面听一场,而小编这几年也是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前听一段才睡的香。但是郭德纲这一路走来,可真应了他那句,“我这40年,活了别人两辈子”

郭德纲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相声(郭德纲那一夜)(1)

和林志颖相比,两人都是73年出生的,一个活成了“不老男神,一个成了相声大师”,提起老郭,头脑灵活,情商过人,智商爆表都已成了他的标签,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一下他的坎坷封神路。

郭德纲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相声(郭德纲那一夜)(2)

追梦人

1973年1月18日,郭德纲出生在天津一个小康家庭,父亲是一名警察,母亲是小学老师。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于是常常将他扔在家里附近的剧院,从小郭德纲耳濡目染,渐渐爱上了曲艺。

7岁,他便跟随评书艺人高祥凯学习评书,正式踏入曲艺的行列。不得不说,郭德纲虽然个子小,但脑子非常好使,仅2年时间,就学会了评书。

9岁开始学习相声

15岁就踏上了北漂之路,开始在北京谋求发展。可无奈,由于年纪尚小,而且身材矮小,尽管进了一家文工团,但始终没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天天只在负责端茶递水,坐在底下俨然成了一个观众。

郭德纲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相声(郭德纲那一夜)(3)

人生低谷

北漂无望后,郭德纲灰溜溜返回了天津。拜师红桥区文化馆馆长杨志刚,杨志刚作为白全福徒弟,郭德纲间接成为了白全福的徒孙,也算是师出有名。

也正是这几年里,和自己的徒弟胡中惠成婚,可郭德纲天生就是个不安分的人,在天津过了4年安定生活后,渐渐觉得人生不该是这样,他便决定再次踏上北漂之旅,追求自己的相声梦。

1996年,胡中惠为郭德纲生下来第一个儿子-郭麒麟,可这时的老郭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来到北京后,郭德纲备受同行挤兑,几乎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穷的时候,房东上门收租,他躲在里面不敢吭声,生病的时候没钱买药,只好忍受着病痛折磨。

一度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拿不出来,而这时,胡中惠眼看无望,终于撑不住了,和郭德纲离了婚,在郭麒麟4岁那边,胡中惠丢下郭父子二人,一人去了日本。

郭德纲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相声(郭德纲那一夜)(4)

苦尽甘来

郭德纲虽然开设了“德云社”,但是饱受主流相声排挤,一直苟延残喘,最落魄时候,台上两人表演,台下就一个观众,眼看着就要关门,就在这时,他遇见了一生中的两个贵人,第二任老婆王惠和师傅侯耀文。

主流相声认为郭德纲是野路子,不入流,所以非常排斥,但相声大师侯耀文却十分看好他,在于谦的介绍下,收了郭德纲为徒。

在德云社快倒闭的时候,王惠一句话没说,立马卖掉了自己的车、首饰,为郭德纲筹集资金,这才让德云社起死回生。

有了王惠和侯耀文的帮助后,德云社一路开挂,郭德纲也一跃成为相声界的翘楚,从野路子变成了主流相声的大咖。

郭德纲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相声(郭德纲那一夜)(5)

此后,“德云社”一鸣惊人,瞬间红爆国内外,为了感谢王惠的不离不弃和无条件的支持,郭德纲功成名就后,将德云社99%的股份转到了王惠的名下,她也成为了德云社的大管家。

对于郭德纲和胡中惠、王惠,一个选择了放弃,一个选择了不离不弃,自此便不难看出,相知相守的可贵。

郭德纲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相声(郭德纲那一夜)(6)

老郭常说的一句话,“但使洛阳二倾田,安能配六国相印!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穷过、苦过、受过罪,挨过饿。一步一步地苦熬苦业,终于我们也看见了花团锦簇,我们也知道了彩灯佳话”。

郭德纲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相声(郭德纲那一夜)(7)

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