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多年后独自寻亲寻情记(二十四年前家破人亡离家出走)(1)

被拐多年后独自寻亲寻情记(二十四年前家破人亡离家出走)(2)

2022年6月13日上午,公安晋源分局政工室收到来自北京通州的挂号信,当民警拆开信封后看到是一封字迹工整的“感谢信”,信中写到:“本人是北京市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写信的初衷是谨此代表全家人要特别感谢义井派出所的闫路警官,感谢他帮助我们全家找到了失散20多年的亲人”。

当政工室民警详细看完感谢信的全部内容后才得知:感谢信作者李秀琴(化名)的侄子叫李晓强(化名),时间回溯到1998年,那时的李晓强只有12岁,因为父母去世的早,造就了李晓强少言寡语的性格,在村里也不愿意与人多交流,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之后便离家出走,不知所踪了。全家人为此找遍了所有李晓强可能去过的地方却一无所获。为此,家人心急如焚,也向当地派出所按失踪人口上报了情况,20多年过去了,李晓强一直杳无音讯,户口也被当地注销,对他是生是死全然不知。但家人们始终抱着一丝希望,希望突然有一天能够得到他的消息。

被拐多年后独自寻亲寻情记(二十四年前家破人亡离家出走)(3)

终于在今年的3月份,远在北京昌平的李秀琴接到来自山西太原的一通电话,只听电话的那头告知她说:“您好,我是太原市公安局晋源分局义井派出所民警闫路,请问李晓强是您的侄子么?”,当听到“李晓强”三个字的时候,李秀琴老人眼泪已是夺眶而出,她激动的说到:“是的是的,他是我的亲侄子”。原来,闫路、陈翔两名同志在疫情核查工作时发现辖区一网吧内的名叫李晓强的男子没有身份证及其他能够证明其身份的证件,为谨慎期间,民警一方面仔细询问李晓强个人情况,并排除了可能是刑事犯罪人员外,想方设法、加班加点与北京昌平区马池口派出所详尽了解了李晓强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李晓强本人由于多年在外漂泊,一直居无定所,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对家的理解有一定缺失,特别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对寻找亲人回家一事从内心比较抵触。为了让其和家人能够早日团聚,闫路、陈翔两名同志多次利用下班时间,苦口婆心对李晓强做工作,讲述亲人多年对他的思念之情、讲述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等等,从思想上帮助李晓强放下包袱,重拾对家的渴望。

被拐多年后独自寻亲寻情记(二十四年前家破人亡离家出走)(4)

被拐多年后独自寻亲寻情记(二十四年前家破人亡离家出走)(5)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民警多日连续工作的不懈努力,2022年5月8日,李晓强终于踏上了让他日思夜想、阔别20多年的回家路,临行前,他紧紧握住民警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喜极而泣。看着眼前这个跟自己年龄相仿、30多岁的男子,闫路同志很是感慨,再三叮嘱李晓强注意安全,回家后要与家人和睦相处,走正道……。此事后被山西卫视《小郭跑腿》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感谢信的最后,李秀琴老人说道:“李晓强这次愿意回家,我们全家都非常激动,孩子终于回来了,这二十四年的等待终于圆满了。闫路警官是我们一家的恩人,谢谢他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这才是真正为百姓办了实事!谢谢”!

被拐多年后独自寻亲寻情记(二十四年前家破人亡离家出走)(6)

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这封朴实无华的感谢信看似普通却又不普通,它抒发的是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充分肯定和对公安民警的高度褒奖。闫路、陈翔两名同志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将老百姓的事当作“头等大事”,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实际行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在赢得了人民群众赞扬的同时,忠诚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为他们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