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农历7月是什么节日(农历七月半海南人的)(1)

文/南风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海南人叫“七月半”。

人有这样那样的节假期,鬼当然也不例外。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阎王爷也会给鬼放假。在阴曹地府里憋闷了的鬼都要出来走亲访友,游荡阳间。

琼海人对鬼节忌讳很多,家家户户都会赶在鬼节到来之前在门口、窗口插柳避邪。除此之外,还有不出远门、不办喜事、不去游泳、不理发、不走亲访友等习俗。

鬼节说是祭神拜鬼,其实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祭拜祖宗(琼海俚语叫“做公婆”)一样,只不过是多了一些迷信色彩。阳府有亲人、有归宿的鬼可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饱食一顿,领取亲人准备好的金银财宝、衣帽布匹。而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则到处惹事生非,甚至会跟着回来。所以在祭奠祖宗时,都会在门外摆上一小桌,供野鬼享用。

海南海口农历7月是什么节日(农历七月半海南人的)(2)

“七月半”也就是中元节,是个大节期,除了“做公婆”之外,还要祭祀七方老爷和土地公,琼海人称“割红”。先“割红”后“做公婆”是似于礼貌,因为七方老爷和土地公都是神灵,是请来的贵宾,怠慢不得。神灵是冥府的官员,享受着玉帝的俸禄,“割红”时只烧少许金银元宝作为茶水费就可以了。公婆就不一样,他们是平民百姓,在阴间除了耕作微薄的收入之外,更多的时候还要靠阳府亲人的供奉才能生活,所以给他们烧纸钱时,还要烧一些郎纸(布匹),供其制作衣服和被褥。

学子们也会利用“七月半”给祖宗烧香倒酒、焚烧纸钱的机会,祈求祖宗保佑健康平安,学业有成等。

琼海人注重血脉关系、兄弟之情,很多姓系都会在“七月半”祭祠堂。祭祠堂和清明祭祖不一样,清明节祭祖是指同一祖公(婆)生下的男女老少,集中一起共同拜祭祖坟。祭祠堂的范畴较广,除了附近的同族兄弟之外,同姓系迁居他处的兄弟,或在外地工作的族人都会回来拜祭。以前大人常吓唬小孩,说是做坏事或者不听话,祭祠堂时就当着祖宗的面打屁股,所以很多小孩一说到祭祠堂就害怕。

海南海口农历7月是什么节日(农历七月半海南人的)(3)

“七月半”也有很多开心的事,琼海人七月初一有吃鸡屎藤粑仔的习俗。鸡屎藤具有祛风除湿,消食化积,活血止痛等功效,琼海人视其为宝。以前还有好吃的高粱粑,七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弄,粘上红糖和椰丝制成的馅,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只可惜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食欲发生了改变,这种可口的美食已经少之又少了。

海南海口农历7月是什么节日(农历七月半海南人的)(4)

除了吃的以外,还有玩的。放孔明灯是海南东部地区喜闻乐见的事,但孔明灯有布袋鬼之称,也是有禁忌的。以前老传统、旧观念认为放孔明灯是送瘟神,把一年来的倒霉事、不开心事送到九霄云外,放飞成功则大吉,失败则不利。。现在人的观念已经转变,认为放孔明灯就是放飞梦想,照亮未来,但由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政府已经明令禁止了。

海南海口农历7月是什么节日(农历七月半海南人的)(5)

“七月半”除了放孔明灯之外,万泉河沿岸还有送水灯的习惯。送水灯是用彩色的宣纸做成的小船,再插上点燃的蜡烛、香火,让其晃晃悠悠、顺水而漂,这样的做法说是给落水鬼引路。

海南海口农历7月是什么节日(农历七月半海南人的)(6)

七月十五晚上十二点,阎王爷会准时收关,收到礼物的鬼都会开开心心地返回阴曹地府。而那些无人问津、两手空空的野鬼就会来到大街上哄抢财物。所以居住在市井上的人都会在房前屋后插香点烛、焚烧郎纸,俗称做施孤。施孤就是无偿施舍,好让那些无依无靠的野鬼也拎上陌生人送的礼物,心满意足地返回阴府。做施孤,大都市里极为隆重,如海口地区,这样正好说明鬼爱热闹,特别是孤魂野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