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笔书法技法第二部分(十四)

本文作者(袁阔林、袁冰娘、袁一田)

最重要的两笔书法(双笔书法技法第二部分)(1)

“纟”部与“羽”部同练

“纟”部

“纟”部作左偏旁,其形变化不大,但一、二折之间的距离角度可作适度调整。起笔稍顿挫后斜拉(送)接折,再斜拉(送)作折,带锋作提向右作呼势。也可连续撇折三次向右发呼。注意转折变化的线条长短,角度大小,三折间的距离。“纟”处下位,一般草化为:一至四笔为“了”状并连势带出左右呼应双点。

③左笔“羽”部

右笔书“羽”字的造型变化完全可以适用于左笔书。不同之处在于运笔的送、导、中锋、侧锋、使转变换。左笔书的流畅性远不如右笔,造字之始就给左笔设下了障碍,真值得几代,甚至几十代左笔书人认真努力地去攻克,建立一套完美体系。

④右笔“纟”部

左笔书“纟”部造形变化完全适合右笔书,且比左笔更流畅。“纟”的造形,还可以草化,笔法是:露锋入笔略有右斜而引横折锋宜圆势向左下画半圆再右折锋顺时针拉长弧翻笔左上而右挑出锋,向右边发出呼应。如“绛”、“绿”字。“纟”处下位,“纟”下三点可变作小,如“紫”字(此法左右通用)。

最重要的两笔书法(双笔书法技法第二部分)(2)

“走”部与“车”部同练

“走”部

“走”部虽为偏旁,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实为主体,而且下捺又是主笔,它起着托起上部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它的书写连贯性,下捺更要求写得飘逸秀美。“走”部变化繁多。除楷法外,行书变“走”下部为两点一捺,或直接将两点变为一横,如“趕”、“超”有时变形成草书“去”字连笔之势,专给偏旁之用,如“越”字。

“车”部

“车”部基本作为让右结构汉字的偏旁,应尽量缩瘦自己的身材,有时也需发挥自身的优势展示自己如“军”、“浑”等字。基本写法有三种:(一)简式,三横一竖,形同简化字“丰”。(二)简化体“车”的连笔写。(三)繁体式“車”的连笔写。

①左笔“走”部

“走”部的草写,上“七”下“乙”,中间由牵丝连接。如左笔“趣”字。写法,扎笔后右推接右上挑再连势下行转锋向右稍送停笔调锋后向左下引出牵丝,接“乙”字横,也可笔断意连,遥遥相接。“乙”横右送接折锋向左下弧弯圆势向右送笔再右上挑锋为“乙”状。“走”部行书之变如“趣”、“趕”、“越”。

②右笔“车”部

右笔之“车”一画不缺,但行笔柔润,笔画间呼应,关联十分密切。笔法:露锋入笔由轻到重再到轻作短横并回锋拉出牵丝接左竖,竖末端挑锋向右引横折竖连势左上挑作点横拉出牵丝作最后一笔长横自然收笔,最后作中竖,可垂露可悬针,可左上挑锋。“车”部之变有三,如“轶”、“轩”、“轼”、“辙”。

最重要的两笔书法(双笔书法技法第二部分)(3)

③左笔“车”部

简化体连笔写。写法:冲笔过左,其势右斜转锋向右上折锋左下导笔再折锋右送,上挑连势下行作竖,竖之末端左挑锋接长提,连接右部位。简化“车”看似简单,实不简单,难就难在多转折,几近于纯绞锋运笔,笔毫容易散乱,没有一定的控管能力难以出佳品。右笔“车”的书写,左笔也不妨一试,可以检阅以往成效。

④右笔“走”部

右笔写“走”简单得多,用已有知识做一次测试也是一种可行的好办法。

最重要的两笔书法(双笔书法技法第二部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