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湖南的邵阳学院花1800多万引进菲律宾高校博士一事在网络上引起热议。7月24日晚,湖南省教育厅针对此事发出通告,已责成邵阳学院纠正不当做法,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免职处理。

继邵阳学院之后,位于河北的邢台学院也被曝出存在批量聘用“速成博士”的情况。

2022年2月,邢台学院公布了一份2021年公开选聘拟聘人员名单,共13人,均为韩国高校博士。有网友比对名单发现,这批博士此前或为邢台学院在职教师。此事引发公众关注。

新黄河记者发现,一篇发表于2020年名为《学前儿童美术类课程教育教学研究》的论文中,作者栏显示为戴某某,作者单位为韩国又石大学和邢台学院,这两项信息与邢台学院选聘博士名单中戴某某的信息高度吻合,疑似本次选聘博士人员此前系该学院教师。

联合培养的博士含金量(又一学院批量聘用)(1)

图片来源:邢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

有网友质疑:“这则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聘,最终入选的人员均毕业于韩国高校,而且中国留学生赴韩攻读博士,学的竟是中国学和教育学等专业,未免有些荒唐。”

针对网友的质疑,新黄河记者多次致电邢台学院各科室,工作人员均称并不了解相关情况。随后记者根据邢台学院选聘名单公示中的监督电话,联系到邢台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称,此事需要核实由哪个科室负责,随后再作回复。截至7月25日,暂未得到相关回复。

7月26日,邢台学院校办工作人员回复极目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校方正对此事展开调查,针对群众质疑等相关情况,后续会向公众通报。

“速成博士”存在多年

背后是否隐藏巨大产业链?

事实上,“速成博士”早在多年前,就曾被曝光。2019年,韩国就有大学被质疑是“中国博士加工厂”,专门和中国大学合作,招中国大学的在职教师,速成博士。

据媒体此前报道,赴韩读博士已经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市场,17万元左右的学费加上均价1.8万元的中介费,就能“买到”一个博士学位。

联合培养的博士含金量(又一学院批量聘用)(2)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报道截图

但是,这一“速成博士”模式并没有就此得到全面清理。此后,我国一些院校拓宽了合作的国外大学名单,不但有韩国大学,还有马来西亚大学、菲律宾大学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校并不知名,办学质量也一般,博士的入学门槛并不高,而且培养周期大约为两年左右,但所授文凭是得到我国教育部门认证的。

只需稍微检索,就会发现,不少地方院校都有这种和国外大学的合作模式,而且这些院校并不忌讳,都是在学校的官网上公开宣传的。邵阳学院、邢台学院的“速成博士”项目,都是他们主动发布的信息。

联合培养的博士含金量(又一学院批量聘用)(3)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速成博士”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巨大的产业链?记者了解到,在不少有申博需求的高校以及群体周围,充斥着大量的申博留学中介广告,而这类广告往往主打“学制短”“门槛低”“通过率高”,以“速成”为噱头招生。

令网友不解的是,“速成博士”争议较大,且含金量低,为何部分高校仍在批量引进?对此新黄河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的占比是决定高校更名、申硕以及申博的硬性指标。专家分析,对于地方高校而言,鼓励在职教师攻读“速成博士”比招聘其他高校博士更加可行,但“速成博士”本身并不可取,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摆脱唯学历论。

综合自:澎湃新闻、新黄河客户端、济南时报、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极目新闻

来源:中国新闻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