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为枸杞树的成熟果实,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补虚佳品。全国各地均有产出,以宁夏、甘肃、河北、青海等地产出者品质最好。晒干后生用入药。

一、功效应用

枸杞子味甘,平。归肝、肾、肺经。

功效能滋补肝肾,明目,润肺。其特点药食同源,营养丰富,实乃补虚佳品。被医家誉为养血补精之要药、补养肝肾之要药;张锡纯称其为滋补肝肾最良之药。

常用于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草经集注》:“补益精气,强盛阴道。”

《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

《汤液本草》:“主渴而引饮,肾病消中。”

《本草纲目》:“滋肾,润肺,明目。”

《本草述》:“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血证,咳嗽血,痿、厥、挛,消瘅,伤燥,遗精,赤白浊,脚气,鹤膝风。”

《玉楸药解》:“补阴壮水,滋木清风。”

《本草备要》:“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去风明目。利大小肠。治嗌干消渴。”

《医学衷中参西录》:“性善明目,退虚热,壮筋骨,除腰疼,久久服之,延年益寿,此皆滋补肝肾之功也。”

二、配伍应用

1.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痠软、遗精消渴等证。枸杞子为滋补肝肾、明目之良药,凡肝肾阴虚诸证,均可应用。治肝肾阴虚之头晕目眩、视力减退,最常与菊花配伍,可代茶饮,即枸杞菊花茶;若与六味地黄丸合用,即杞菊地黄丸。

若治肝肾阴虚之腰膝痠软、遗精等劳伤虚损证,常配伍干地黄、天冬等,即枸杞丸。

民间验方:单用枸杞子蒸熟,少量频嚼食,可治消渴。

2.用于阴虚劳嗽。枸杞子还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常配伍麦冬、知母、贝母等养阴清肺化痰之药。

朱良春认为枸杞子还有止血之功,对慢性肝病所见牙齿出血尤为适合,每日用30克煎汤代茶,连服数日,齿衄常获控制,临床症状亦随之改善。不仅齿衄,凡鼻出血、咯血、崩漏等症见精血内夺,肝不藏血者,在治疗方中加用枸杞,可提高疗效。

朱良春言:“肝肾精血交损所致之失血,非偏寒偏热所宜,枸杞则为当选之佳品。”

此外,胃溃疡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口干、苔少舌红,脉弦细者,方中重用枸杞子,均有良效。

三、用法用量

枸杞子常入煎剂或做丸散,也适宜作为保健食品,常食久服或浸酒服。入煎剂常用量十余克至几十克。

入药以深红色粒大饱满者良。

四、应用注意

枸杞子能滋阴润燥,故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枸杞子古书谓其补阳,有“扶阳果”之称,然诸中医大家多不以为然,认为其性还是偏于滋阴。

张锡纯言:“枸杞为滋补良药,性未必凉而确有退热之功效。”

黄元御言:“枸杞子苦寒之性,滋润肾肝,寒泻脾胃,土燥便坚者宜之。水寒土湿,肠滑便利者,服之必生溏泄。《本草》谓其助阳,甚不然也。”

《本草经疏》:“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

《本草汇言》: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勿入。”

《本经逢原》:“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

——中医实战笔记:21.5.26中午,二稿#中医实战笔记#

桑寄生治肝肾亏虚(本草精荟滋补肝肾)(1)

枸杞子

桑寄生治肝肾亏虚(本草精荟滋补肝肾)(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