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朋友问什么是诗词里的粘连?失粘是什么意思?

老街以前也写过有关黏连的文章,不过看到的人不太多,另外这个问题似乎也太简单了不值得大书特说。但是对于不熟悉格律诗的人,这个黏连搞不清楚,确实会对于格律诗的规则搞得稀里糊涂。

一、只有格律诗才讲究黏连

首先词不存在黏连这一说法,古体诗也不存在黏连的问题。关于黏连的规则,仅仅出现在格律诗中,所以”什么是诗词里的粘连“这个问法明显不明白诗词的区别。

词就不说了。我们说的旧体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古体诗不需要遵守格律,近体诗的黏连也不是格律诗诞生的时候就有的,而是在格律诗发展过程中被诗人发现而沿用下来。

古诗中的粘和对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诗词里的粘连(1)

二、什么是黏连与失黏?

黏连是格律诗的四个基本规则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格律诗双数句的第2个字要和单数句的第2个字平仄一致。

1、绝句的黏连与失黏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注:笛,是入声字。

格律诗双数句的第二个字要和单数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如果不一致,就是失黏。严格来说失黏的诗就不是标准的格律诗。不过在初、盛唐时有不少格律诗存在失黏的现象,在我们常见的《唐诗三百首》里就有这样的诗。

  • 失黏的绝句。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中,舍、君,平仄不一致,就是失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五律、七律的黏连与失黏

  • 黏连的五律。再看一首五律,李白《送友人》第二句的【水】和第三句的【地】都是仄声;第四句的{蓬}和第五句的{云}都是平声;第六句的【日】和第七句的【手】都是仄声。

注:这首《送友人》是著名的偷春体诗(第一联对仗、第二联不对仗)。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 失黏的七律。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一首注明的失黏七律,可以看出三处应该黏连的地方,有两处失黏。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2句与第3句失黏:【去】、【宫】,一仄一平,失黏;第4句与第5句失黏:{代}、{山},一仄一平,失黏。但是第6句和第7句黏连无误:【水】、【为】都是仄声。

这种过渡时期的格律诗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初唐时的格律诗失黏的特别多,盛唐以后就少多了。初唐时的格律诗是继承了齐梁时期的永明体,永明体诗的平仄和对仗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黏连还没有成为那个时期的格律诗准则。

古诗中的粘和对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诗词里的粘连(2)

三、南北朝就有黏连的格律诗了

黏连是格律诗的四要素之一:平仄、押韵、对仗、黏连,其中平仄、押韵、对仗在齐梁时期已经比较成熟了。据统计齐梁到隋朝之前,诗人们作格律诗的比例远远大于唐朝诗人作格律诗的比例。只不过,失黏的格律诗太多了。

  • 失黏的五律 庾信五律《咏画屏风诗 九》

徘徊出桂苑,

徙【倚】就花林。

下【桥】先劝酒,

跂{石}始调琴。

蒲{低}犹抱节,

竹【短】未空心。

绝【爱】猿声近,

唯怜花径深。

这首诗通篇都是律句,而且中间二联对仗。但是第2句的”倚“和第3句的”桥“失黏,第4句的“石”和第五句的“低”失黏。造成了前三联都是”平平平仄仄“对”仄仄仄平平“的句式雷同。不过第6句的“短”和第7句的“爱”却黏连无误。

  • 黏连无误的五律 庾信五律《蒲州刺史中山公许乞酒一车未送诗》

细柳望蒲台,

长【河】始一回。

秋【桑】几过落,

春{蚁}未曾开。

萤{角}非难驭,

搥【轮】稍可催。

只【言】千日饮,

旧逐中山来。

比庾信(513年-581年)同时期的阴铿(约511年-约563年)还有一首标准的排律流传下来,同样是黏连无误的格律诗。

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

迢递翔鹍仰,连翩贺燕来。

重櫩寒雾宿,丹井夏莲开。

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

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新成安乐宫》

可以看出,在南北朝就已经有少数黏连无误的格律诗,但是失黏的格律诗更多。说明这个时期的诗人并没有黏连的概念,只是偶合而已。那么黏连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古诗中的粘和对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诗词里的粘连(3)

四、初唐时黏连的出现

在初唐时有一个叫做元兢的上官体诗人,他有一本《诗脑髓》因为东渡日本,幸运地流传了下来。在空海和尚的《文镜秘府论》中,也屡次提到过这个“元氏”。

元兢书中提到了“换头”,关于换头还分了双换头与单换头(第二字换头):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 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

.............以上双换头............以下单换头

若不可得如此,则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

这一段文字看着有点烧脑,双换头是指两句的前两个字平仄一样,“单换头”是指两句的前面第2字平仄相同,第一个字无所谓。单换头就是格律诗的黏连。

书中引用了元兢自己的一首五言律诗,老街味道解释一下:

飘摇宕渠域,

【旷望】蜀门隈,

【水共】三巴远,

{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

【石势】似烟回。

【欲下】他乡泪,

猿声几处催。

【旷望】、【水共】同仄声(去上入);{山随}、{桥形}同平声;【石势】、【欲下】同仄声。 这种黏连和前面举例的都不同,上一联对句前面两个字和下一联出句前两字平仄相同,这种黏连是“双换头”,我们常见的黏连多是“单换头”。

古诗中的粘和对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诗词里的粘连(4)

五、不合律的律诗

我们在唐诗三百首里可以看到很多格律诗失黏,例如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等。

严格来说,失黏的诗不是标准“律诗”。不过作为过渡时期的格律诗,诗人们并不太在意。除了失黏以外,还有失对的格律时,例如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孟浩然的《洛中送奚三还扬州》虽然黏连,但是通篇都不对仗: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

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又如崔颢的《黄鹤楼》不但不对仗,而且是一半古体一半近体的诗,甚至被严羽称为“唐朝七律第一”: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古诗中的粘和对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诗词里的粘连(5)

结束语

就在元兢的时期,武则天开始掌权,不久就把上官体的代表诗人上官仪下狱处死。唐朝在不久以后开始以诗赋取士,元兢所说的“单换头”被应用到了科举考试中,试帖诗中的失黏成为大忌。我们能看到的试帖诗都是黏连无误的格律诗。

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白居易在省试试帖诗《玉水记方流诗》:

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

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

潜颍应傍达,藏真岂上浮。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

又如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些诗都是黏连无误的五言排律,因为科举考试的严格要求,诗人们不得不对于遵守黏连的规定。科举诗赋取士以后,初唐和盛唐时那些不严格的“格律诗”相对就少多了。

不过,就像前面说的,唐朝的诗人很喜欢写古体诗,有时避免不了在古体诗中使用“律句”,也有很多诗人有意在古体诗中避免使用律诗的句式。当然,古体诗根本不需要考虑黏连的问题。

@老街味道

齐梁以前的七言诗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特征 知道的人不太多

写好诗词要善于使用这个手段 看看李白杜甫白居易们是怎样做的?

诗词创作言必称格律 您知道什么是格什么是律吗?

几首绝句和五七律 10分钟看明白旧体诗的各种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