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去世那一年,其实很可惜。
建安二十年,刘备得益州,从此兼有荆蜀二地,国土面积近于极盛;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得汉中,国土和实力都达于极盛;这一年秋天,刘备称汉中王。于是:那个曾经靠和母亲编织席子草鞋苦苦求生、求学都要靠同宗资助、在“狗马、音乐、美衣服”中乐此不疲的青年,以及,那个奔波了大半生,却一事无成的男人,如今,终究熬出来了——我不知世间有几种理想主义,我只知有一些人,历经了沧桑,饱受了冷暖,还能微笑着起身,拍掉身上的泥尘,继续向前——刘备,怕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理想主义老兵了吧。
但他却在事功业成,做足了准备干出一番大业之际,突然走了。留下了阿斗和丞相,踽踽独生于那惨淡淋漓的乱世。
陈寿在他的《三国志》里,用极其精简的笔法,勾勒出每一位大人物之死。昭烈皇帝,也不例外,史载:
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区区数字,完了。
幸运的是,三国之后近两千年,考古学者在新疆发现了一批古卷。经学者鉴定,这批古卷是当年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后的一批抄本残卷。这批残卷,书写于南朝宋时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裴注三国志抄本。因其保存在气候干燥的西北地区,得以近乎完整保存。
这部残卷中,有这样一句记载,与刘备之死有关: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
这则记载,让刘备的真正死因,大白于世。按照记载所述,刘备最初只是“如厕”出了问题,但后来逐渐引发了其它疾病,最后这些疾病,要了刘备的命。我们无法确知刘备的“如厕”问题,具体是什么病。但依据刘备描述,则或许是肠道方面的癌症类疾病,由于当时的医疗技术无法治疗,从而扩散,引发了身体的其它疾病,最后很痛苦地死去。
可见,刘备并非因为讨伐东吴失败而中道崩殂,也不是死于其它原因。然而,这么痛苦和悲惨的事,陈寿作为一位出生在蜀国的晋朝史官,自然能略去就略去。
从这里,我们还能辐射出另一个问题:世人皆言,若法孝直在,则必能劝住刘备,放弃伐吴;果如此,则刘备未必会死得那么急。事实是这样吗?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个说法的出处。这则史料,出于《三国志·法正传》。
先主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往白帝。诸葛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刘备即帝位,将要东征孙权以报关羽之耻,群臣劝谏他不要这么做,他根本不听。章武二年,刘备大军战败,退往白帝城。诸葛亮叹道:“法正如果活着,则能制止陛下,让陛下放弃东征;即便制止不住,陛下也必定不会大败。”
诸葛亮说法正能劝住刘备。这句话咋一看,好像是因为法正见识颇深,能让刘备幡然大悟,放弃东征。但思考后,我以为这与法正见识高低,恐无关系。问题可能根本不在“见识”这个层面,而在“君臣关系”上。
当时的蜀汉,旁的不说,仅以诸葛亮见识之深远,绝对足以应付一切危机了。况且,刘备东征这事的不妥,并不需要很大的格局才能识别,蜀吴联合,方能生存,这是当时天下皆知的事情。即便孙权破坏了联盟,想想刘备不还荆州给他,也有情可原。因此说,问题不在“见识”这个点上。
法正死于刘备进位汉中王后第二年。法正死时,刘备“为之流涕者累日”,这就是刘备和法正君臣关系极好的铁证。否则,刘备怎么可能连续多日为法正之死流涕?故,问题就在“君臣关系”这个点上。
后世对蜀汉的认知,大多基于三国演义。然而演义只是小说,当年许多事情,演义都没有展现出来。在大多数人眼里,刘备死时,刘禅、诸葛亮、魏延、赵云这些人的事儿,几乎占据了蜀汉全部的日程,实际并非如此。仅从这件事,就能感觉到,似乎刘备死时,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可能不如法正与刘备那么好。因此,诸葛亮才说,只有法正能劝住刘备。如果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堪比法正和刘备,那为何诸葛亮自个儿劝不住刘备?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如果法正在,因为君臣关系好,确实能劝住刘备,放弃东征。如果刘备没有东征,自然不会有猇亭之败,如果没有猇亭大败,刘备就不会损失掉大部分军队(接近十万人),自己也就不会悔恨无比。如此,则刘备身心不会遭受迅速的摧残,他很可能继续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