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崛起于南北朝时的战乱时期,其势力范围曾经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即里海),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五六千里,国王伊利可汗更是让人敬畏的一代枭雄。突厥民族与中原的隋唐政权曾经激战近百年,为的是争夺边疆的人口、粮食、牲畜和其他主要的经济资源。
唐与突厥的战争(620年—657年)是7世纪中国唐朝建立初期同突厥两个汗国东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主要的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之战(624年)、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626年)、定襄之战(629年)、阴山之战(630年)、庭州之战(651年)、唐灭西突厥之战(657年)等。战争期间,唐朝由开始的安抚和防御转为进攻,加之突厥内部的分裂和内乱,唐朝分别于630年和657年彻底击败东、西突厥,俘虏东突厥颉利可汗和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导致了突厥汗国的灭亡。唐朝在原东、西突厥领地分别设立都督府和都护府。
在唐同东突厥交锋的时期,西突厥控制着西域地区,并拥有如高昌、焉耆、龟兹、于田、疏勒等附属国。唐消灭东突厥之后,这些西突厥的附属国与唐西部的疆域接壤,开始受到唐朝的影响,开始跟唐进行交往。
638年,兵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率领驸马都尉执失思力和琅琊郡公牛进达等击败了吐蕃,随后唐朝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国王松赞干布,两国交好。唐朝因而更加牢固地控制了河西。640年(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和牛进达率唐军灭亡了西域最强的高昌国,国王麴文泰被唐军吓死,王子麴智胜投降。至648年,唐军又陆续攻取了焉耆、龟兹等小国,原西突厥的附属国都脱离西突厥转而归附于唐。 西突厥为阻挠这一趋势,开始对唐发动战争。
661年(龙朔元年)西域吐火罗款塞来附。唐朝任命王名远为吐火罗道置州县使,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凡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军、府百二十六”。这十六个新设立的都督府,也隶属安西大部护府。这些地方早先属于西突厥的势力范围,此时转归唐朝。
同年,回纥首领婆闰去世,新继任的比粟转领导九个回纥和铁勒部落叛乱。唐高宗令郑仁泰和薛仁贵出击征讨。在天山下两军相对,薛仁贵在阵前连发三箭,射杀了铁勒的三个将领。铁勒部队大惊,数万人纷纷投降,被唐军乘势掩杀,九姓铁勒被坑杀殆尽。这就是“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来历。从此回纥铁勒等西域各部落再不敢叛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