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商丘日报-商丘网

要想先存活先发疯(别让卒中卒不及防)(1)

要想先存活先发疯(别让卒中卒不及防)(2)

要想先存活先发疯(别让卒中卒不及防)(3)

义诊现场

阅读提示

卒中,俗称“中风”,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高等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卒中知识,预防卒中带来的危害,29日上午,在京港绿地,梁园区红十字会、梁园区疾控中心、梁园区健康教育所联合开展了健康科普活动,工作人员就脑卒中的识别、预防、调理等问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为群众答疑解惑,有效地提高了市民对慢性病、老年病等疾病的重视程度。他们还带来了健康包、小镜子、圆珠笔等小礼品,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高血压引起的卒中人群增多

“你们身边有没有得过脑卒中的人?”活动吸引了许多大爷和大妈,面对梁园区健康教育所杨硕问的这个问题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啥是脑卒中?没听说过。”63岁的尹大妈这样问道。“你们都见过偏瘫的人吧?他们的症状大部分都是脑卒中引起的。”杨硕解释道,脑卒中导致的偏瘫患者主要表现为抬胳膊时,他们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就像挎筐子一样。对于下肢来说,偏瘫患者表现为画圈步态,走路时提着胯,膝关节过伸,踝关节内翻,走路像画圈一样。

“哦,那知道了,天天在这儿都能看到这样的人,男的多,女的少,有的看着年纪轻轻的。”尹大妈的话引得大家纷纷点头。

“我3年前得了脑卒中,留下了后遗症。幸亏比较轻,只是右手不咋当家。得病后,我积极锻炼,经常找医生复查,现在已经好多了。”每天在这儿锻炼的陈先生说。他今年刚刚45岁,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本来是家庭顶梁柱的他得此大病,全家的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为啥会得脑卒中呢?陈先生自己总结了原因。他说,父母都是高血压患者,也许是因为家族遗传,30岁那年,他的血压突然就升高了。但自己仗着年轻,总感觉没啥事,依然和平常一样大吃大喝,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不上班的时候,还喜欢和朋友一起喝两杯,烟瘾也很大,每天都要抽两盒烟。多重因素之下,他的体重最重时190斤,收缩压最高时也达到了210mmHg。

对此杨硕解释道,高血压使动脉长期承受持续的压力,就像轮胎被过度充气一样,血管受到过多的压力会造成动脉壁损伤,并变得脆弱,还会加速动脉硬化,使动脉变得更硬、更窄,并被脂肪斑块堵塞,进而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正是因为很多男性的生活习惯不够健康,近年来我国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45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已经超过总发病率的10%。

他还给大家说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情况,那就是相对于城市来说,近年来,农村地区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也控制不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知晓率较低,导致了发病率不断上升。

他的讲解让大家若有所思,特别是现场的男性朋友,更是频频点头,这给他们提了个醒,让他们下定决心,改掉不好的习惯,远离脑卒中的危害。

记住“中风120”口诀 快速识别脑卒中

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脑卒中的危害这么大,影响范围这么广,那么到底该怎样快速识别这种疾病呢?杨硕给大家推荐了“中风120”口诀。

他说,“中风120”是一种早期发现急性脑卒中的方法,“1”是一张脸,面部可见口角歪斜,尤其微笑时口角的不对称;“2”是两只胳膊,其中一只无法举起或举起后立即落下,即可能出现偏瘫;“0”是聆听,患者言语不清。此时,应及时拨打120,到最近的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情,并予以相应治疗。“中风120”三步识别法,把数字变成行动,对减少中风患者进医院前赢得抢救,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什么时候、哪些人更容易发生脑卒中?这也是大家尤其关注的问题。对此杨硕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人,房颤患者,吸烟、喝酒的人,超重或肥胖人士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就像现在季节交替,气温不稳定时,更容易引发脑卒中。另外,情绪过度兴奋时、从暖和房间突然到寒冷空间时、上厕所用力时、压力过大时、冬天洗澡时、夏天运动大量出汗时等都是脑卒中的高发时刻,大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清淡饮食,适度增强体育锻炼,克服不良习惯,保持情绪稳定,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 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防治脑卒中。

发生脑卒中 应该这样办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杨硕提醒患者及家属,在发病后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或卒中中心单位,得到规范的治疗,可增加恢复的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杨硕表示,脑卒中是可防可治的,如果脑卒中症状能够被早期识别,患者在发病4.5小时之内被及时送达有救治脑卒中患者能力的(综合)卒中中心医院,得到规范的血管开通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明显恢复,甚至完全恢复,健康良好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挽救。因此,及时发现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诊治,治疗和康复效果也就越好。

脑卒中患者为了取得最佳的康复治疗效果,应遵循以下康复原则:第一,康复要尽早开始,缺水性脑卒中的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病后10天~14天,出血大部分被吸收后就可以进行床上康复训练。患者需认识到康复是一个学习、锻炼,再学习、再锻炼的过程,不能急躁。在锻炼的时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康复训练量应由小到大,内容由运动和感觉等单项功能训练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主。

脑卒中的饮食这样调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吃饭都是头等大事,特别是对于身患疾病的人来说,怎么吃、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就成了他们和家属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那么,脑卒中患者应该怎么吃饭呢?杨硕给大家讲解了要点。

他说,脑卒中患者的饮食要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在烹调食物时,可以用茶籽油、菜籽油等代替动物油脂,炒菜尽量选择蒸、煮、闷等方式,有助于控制油脂的摄入,要避免吃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高胆固醇食物,还要注意隐蔽的动物脂肪,如排骨、香肠等。要注意戒烟戒酒,特别是如果患有高血压,更不宜饮酒。

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粗粮杂粮,饮食清淡,不过饱,可以考虑适当地进食海产品,如海带、海鱼等,可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一个多小时的宣讲过后,市民对如何预防、治疗脑卒中的知识有了更多了解。他们说,没想到在绿地遛弯还能学到这么多的知识,这样的活动太好了,希望以后能多一点这样的活动,让大家远离疾病,健康生活。

本文来自【商丘日报-商丘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