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6岁的维族男孩努肉孜在新疆遇见了41岁的北京男人吴兴邦,吴兴邦不仅教努肉孜汉语,还救了努肉孜的父亲。1973年,吴兴邦因工作原因回了北京。一年后,努肉孜考上北大来到北京,在此后的4年里,他们亲如一家。1978年,努肉孜大学毕业回到新疆,此一别,却是和吴兴邦彻底失去了联系。但努肉孜时刻牵挂他,苦寻对方41年。2019年10月9日,努肉孜参与了央视寻人节目《等着我》的录制,在现场,他哭着喊道:“我做梦都在找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努肉孜的寻恩之路。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1)

吴兴邦和努肉孜

1956年,努肉孜出生于新疆喀什地区的一户普通家庭,家里有五口人,除了父母,他还有弟弟妹妹。努肉孜的家里很穷,只有两亩薄田。

但即使是这样,父亲还是送努肉孜去了学校。因为他们家族世代没有读书人,所以作为老大的努肉孜寄予了父母所有的厚望。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2)

乡村学校

1962年,6岁的努肉孜带着父母的期望上了学,虽然他很小,但是却一点儿也不贪玩。在学校里,他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

而父亲看到如此好学的努肉孜更是感到欣慰,担心儿子在学校吃不饱,他总是跑去学校为努肉孜送干粮,即使下了很厚的雪,冻得瑟瑟发抖,他还是一往无前。

父亲的关心努肉孜看在眼里,这激励着他更加努力读书,每天他都是坐在座位上最久的那一个,别的孩子在玩耍,他在读书,别的孩子在读书,他还在读书。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3)

奖状

终于努肉孜成为班里成绩最好的那一个,一张张的奖状也换来了父母的笑颜,这让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此时的他,只有一个梦想,让家里人越过越好。

努肉孜不知道,他的人生即将出现一个不是亲人却如亲人般的存在。他不仅改变了家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努肉孜的命运。

1972年,16岁的努肉孜刚上高二,这个时候北京部队前往西藏的阿里地区执行任务,而他们正好与努肉孜学校的学生住在同一个大院里。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4)

维族孩子 非本人

因为语言,他们与当地的百姓沟通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校长专门从本校挑选30个学生学习汉语。汉语学好后,学生就可以充当军人和当地百姓的小翻译。因为努肉孜的成绩向来是名列前茅的,所以,他很光荣地入选了。

一天下午,努肉孜刚从家里返回学校,正当他进教室的时候,校长连忙招手叫住他:“努肉孜快过来。”

听见校长的喊声,努肉孜就跑过去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校长的旁边站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他很高,也很白,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眼镜。

接着校长就拉着努肉孜给中年男人介绍:“这是努肉孜,现在高二了,中文可以进行日常沟通,也是这次当选的小翻译一员,如果遇到沟通上的问题,你可以找他。”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5)

吴叔叔

然后这个中年男人,就笑了,他对着努肉孜说道:“那小翻译,以后就麻烦你啦,我姓吴,你可以叫我吴叔叔。”努肉孜感受到中年男人的热情,有些不好意思,他小声地喊了一声:“吴叔叔

吴叔叔,就是吴兴邦,1931年出生于北京。之前一直在北京工作,已经结婚,并且家里还有两儿一女。1972年吴兴邦离开北京随军来到新疆。

这之后,努肉孜和吴叔叔有了接触,他们相处得像朋友一样,而努肉孜的汉语水平也提升了不少。但吴叔叔带给努肉孜的不仅是语言上的帮助,还有生活上的。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6)

情景再现 非本人

吴兴邦很同情努肉孜,一个16岁的孩子,本该是无忧无虑的,但是这样一个悲惨的家世背景,却让他早早地背上生活重担。看着努肉孜消瘦的身体,他经常会将自己的饭菜拿给努肉孜吃,即使是一份肉,也会让给努肉孜。

不仅如此,吴兴邦还经常告诉努肉孜,他说:“你要好好学习,也要将中文学好,争取考上好大学,到那时你会发现眼前的窘困都是暂时的。”

吴兴邦的话,让努肉孜得流泪了,这么多年了,身上背负着重任,即使很累,也要咬着牙走下去,没人关心他累不累,也没人鼓励他。而现在终于有一个人站起来,帮助他,鼓励他,这让他更有动力去努力。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7)

努肉孜的家庭照

1973年初,努肉孜兴冲冲的跑回家,可是当他进门的时候,却发现父亲的状态很糟糕,他躺在床上,浑身都在剧烈的颤抖。

母亲没在家,只有弟弟妹妹束手无策地围在父亲的床边,弟弟妹妹看到大哥回来,连忙说道:“爸爸生病了,但我们搬不动,邻居家也没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努肉孜赶忙让妹妹将牛车拉出来,接着兄妹3个合力将父亲放到牛车上,又立马驱赶着牛去往当地的公社医院,到达医院后,努肉孜以为自己的父亲就要得救了。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8)

医生在检查

但现实是医院的条件有限,他们没法救治。这个消息,让努肉孜的妹妹嚎啕大哭。努肉孜眼看着父亲快要意识不清了,头上的汗珠擦也擦不完。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让父亲活下去。

这时候,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身影,那就是吴叔叔。他赶忙让弟弟妹妹看着父亲,接着就转头跑出了医院。

尽管跑得快要虚脱了,他还是使劲地跑,就在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一个人就出现在他的面前,努肉孜抬头,就发现眼前的人是吴叔叔。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9)

情景再现 非本人

这一刻,努肉孜觉得自己找到了依靠,从得知父亲生病,到刚刚一路跑过来,他都忍着没有哭,可是看见了吴叔叔,他的鼻子却酸了,他想说话,但是眼泪已经掉下来了。

还是吴叔叔,拍着他的肩,让他慢慢说,努肉孜才哽咽着将事情的经过以最简短的语言说给对方听。听完后,吴叔叔立马跟努肉孜去了对方父亲所在的医院。

然后将他的父亲送进了部队的临时医务所,医生为努肉孜的父亲做了检查,然后做了手术,接着医生告诉吴兴邦,病人不但身体有病,营养也跟不上。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10)

大米

吴兴邦立马给努肉孜的家里送来米面,这让努肉孜的家人很感动。为了感激吴兴邦,他们将自家种的苹果拿给他,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并没什么东西可以拿得出手。

对于努肉孜,吴叔叔就是他的恩人,他不仅对自己好,还救了自己的父亲,努肉孜真的不知道如何感激对方,此刻在他心里,吴兴邦就是他的亲人。

就在努肉孜以为他们会永远相处下去的时候,吴兴邦却要离开了。

1973年11月的一天,吴兴邦来到了努肉孜家里。这次,他带来一个消息,那就是任务结束,他要回北京了。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11)

北京

他对努肉孜这样说:“我要走了,但我们还会再见面的,希望你能考到北京的大学,我在那里等你,还有记住我曾经说的话,你要相信,路都是越走越宽的。”

知道这个消息的努肉孜却是难以接受,但是为了让吴叔叔放心,他还是强忍着泪水点了点头。分离的日子到了,看着吴叔叔的背影越走越远,努肉孜的眼前模糊了,因为他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12)

离去的背影 情景再现

吴兴邦虽然走了,但他却为努肉孜带来了前进的方向。

送完吴兴邦,努肉孜就转身回家了,回去后,他拿出一张纸,写上“北京”,接着就将纸张贴在床头上,此刻,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去北京读大学

这之后,努肉孜开始拼命地学习,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读书,除了干活,学习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但是如此的拼命,总有累的时候,这时候只要看看床头上的那张纸,他又会精神抖擞。

一定要去北京读大学,几乎成为努肉孜的执念,看到儿子这么幸亏,努肉孜的父亲劝他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这么拼命,但努肉孜虽然口头答应,行动上依然照旧。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13)

北京大学

1974年7月,努肉孜的梦想实现了,他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努肉孜热泪盈眶,他终于做到了,吴叔叔一定会为他骄傲的。

1974年9月,是努肉孜去北大报道的日子,他每时每刻都在等待这个日子的到来。时间在努肉孜的期望中,一点一点地过去,出发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14)

核桃苹果

临出门的时候,父母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核桃苹果,这都是他们熬夜挑出来的,是质量最好的,也是形状最大的。他们希望能将一点小小的心意送给恩人。

因为他们家离火车站有30公里的距离,要坐顺路车才能坐火车。所以努肉孜和父亲坐了一辆大卡车。

天有不测风雨,半路上竟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努肉孜的父亲赶紧脱下自己的外套,将送给吴兴邦的东西用衣服紧紧包裹起来,然后抱在怀里。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15)

雨天

就这样努肉孜的父亲被雨淋湿了,但他怀里的东西却是完好无损。最后,努肉孜带着这份心意来到了北京。北京很大,很漂亮,但努肉孜的心里只有吴叔叔。

所以来到北京的第二天,他就向吴兴邦打了电话,听到消息的吴兴邦,在电话里夸奖了努肉孜,然后,当天中午,饭也没吃就来北京大学了。

他们终于见面了,这次吴兴邦的眼里满是赞赏,他拍着努肉孜的肩膀,说:“好小子,路就是这样走出去的。”然后吴兴邦邀请努肉孜吃午饭,他们好像又回到了之前在新疆共同吃饭的日子。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16)

在校的努肉孜

此后,努肉孜除了在学校学习,就是在吴兴邦的家,他也见到了吴叔叔的妻子和孩子,他们对待努肉孜非常热情。努肉孜也从刚开始的羞涩变得坦然,因为他们相处的时间太久了。

四年转瞬即逝,努肉孜大学毕业了。这个时候,北京的民族出版社向他发出了邀请,但是努肉孜想回家乡那边。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就在这样的迷茫时刻,他找了吴兴邦。

吴兴邦这样问他:“无论是北京,还是新疆,你觉得自己在哪个地方发挥的作用大?”吴叔叔的问话让努肉孜的思路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最终,他选择了回新疆,因为相对北京,那里更需要他的存在。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17)

新疆 喀什

1978年8月,努肉孜带着建设家乡的理想,回到了阔别4年的新疆,并且成为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每次工作有困扰的时候,他都会给吴兴邦打电话。吴兴邦就像是努肉孜的明灯,一路带他走出阴霾和黑暗。

1978年10月,刚刚工作完毕回到住处的努肉孜,接到了一个消息,他的父亲快要不行了。得到消息的努肉孜来不及伤心,行李都没带,连夜赶回了家。

此时的努肉孜父亲已经88岁了,见到大儿子的时候,他还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拉着儿子的手,说道:“我马上要走了,以后你要好好对待咱家的恩人,千万不能忘恩负义呀!”话音刚落,他就闭上了眼睛。努肉孜忍受着失去父亲的悲伤,处理了他的身后事。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18)

行李

一个月后,努肉孜返回了工作单位,他想将父亲去世的消息告诉吴兴邦,所以他开始翻找自己的行李,但是对方的联系方式却在这个时候消失了,任凭努肉孜如何寻找,它都没有踪迹。

努肉孜瘫坐在一堆行李中,双重的打击让他嚎啕大哭。这之后,努肉孜和吴兴邦彻底断了联系。

努肉孜虽然和他的吴叔叔失去了联系,但是,在他的心里,却时刻挂念着远在北京的吴兴邦,即使他结婚有了孩子,他也没有放弃寻找。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19)

正在写信的努肉孜

1990年,努肉孜再次来到北京,他满心欢喜地来到对方的住处,但迎接他的却是物是人非。那里早没人家。

看着来来往往的陌生人,他多么希望那里面有他的吴叔叔呀,但是没有,这一刻,他无比的绝望,茫茫人海,他不知道自己该从何找起。

在北京待了一周后,因为工作只得返回。这次回去后,他又开始托熟悉的人打听,但始终没有对方的消息。

2008年,努肉孜又来到了北京,他带着一丝希冀再次来到吴叔叔的家,但结果却和上次是一样的,这让他很是沮丧。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20)

正在寻人的努肉孜

他带着照片开始在北京的各个角落、街巷、广场转悠,没有寻找地点,只有寻找目标。但是如此大的北京,找一个人又怎是一件易事。所以,这次注定也是无功而返。

2015年,努肉孜又来到了北京,不同于之前的毫无目标,这次,有人给他带来消息,说有一个很像吴兴邦的人住在某处,所以,努肉孜立马赶了过来,只是,当他到达那里的时候,门却是上了锁的,还是邻居告诉他,这家人早在4年前搬走了。

此刻的努肉孜真的绝望了,上天似乎和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21)

等着我

2019年初,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努肉孜看到央视的一档寻人节目《等着我》,怀着试一试的心理,他报了名。接着就等起了消息,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努肉孜的耐心快被耗尽了,节目的邀约电话来了。

2019年10月9日,努肉孜带着新疆的特有服饰,他希望自己带来的衣帽穿戴在吴叔叔的身上。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22)

努肉孜带来的服饰

那么吴叔叔有没有来呢?他已经寻找对方41年,吴叔叔今年已经88岁了,他到底还在不在?努肉孜的心里满是恐惧,眼泪快要流下来了。

就在努肉孜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就是吴兴邦!这一刻,努肉孜哭着喊道:“我做梦都在找您”然后他又开怀的笑了。

苦寻的日子在他的眼前一幕幕闪过,他知道那些泪水,那些伤痛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就在2019年10月9日这天,他终于见到了那个做梦都在寻找的人。

94老人寻找72年未见的女儿(72年北京大叔和16岁维族男孩相遇)(23)

紧紧拥抱

节目的最后,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紧紧地相拥,这是一个相隔了快要半个世纪的拥抱,再多的言语,都是无力苍白的。唯有拥抱,才能为这场苦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努肉孜和吴兴邦的团聚,结束了41年的苦寻,但他们延续的却是维汉一家亲,永远一家人的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