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人一生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其担任的职务、角色,同时也是涉及其他非工作或职业的活动。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社会要素,为自己设计最适合的职业和职业发展道路。

职业生涯研究的价值在于它的双重性。

1、人们的内在状态

优势 :(1)我学习了什么? (2)我曾经做过什么。

劣势:(1)性格的弱点 (2)经验与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

2、正式地位、法定关系、生活方式 (1)社会分析:你是社会人!

(2)组织分析:你选择了一个组织,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

通过以上自我分析认识,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明确自己该选择什么职业方向,即解决“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这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择你所爱、择己所长 、择世所需

女性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研究(初步认识女性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1)

职业生涯的特性

1、独特性 2、发展性 3、阶段性 4、终身性 5、整合性 6、互动性

大学生涯是职业发展的准备期,学会为人,学会为学,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积累资本,为进入职业生涯做准备。积极上进的人生观、核心竞争力、良好的性格,广交朋友

大学四年应如何规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四个步骤。

一年级为试探期 、二年级为定向期 、 三年级为冲刺期 、四年级为分化期

几类典型的职业女性

1、事业忙忙碌碌,感情颗粒无收 2、朦胧的事业,遥远的婚姻 3、家庭事业两不误

女性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

女性职业生涯中一般都有三个转折点

1、高中毕业时,大学毕业后和参加工作5年-10年以后。

2、25岁左右确定职业方向,在为生活与事业奔忙的同时,必须清晰的把握自己的将来。

3、30岁左右解决婚姻问题女性回归家庭的天然心理,女性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越来越渴望有一条家庭的纽带对自己给予支撑。

4、35岁之前完成三期:婚期、孕期和哺乳期事业、家庭、孩子、健康

5、40岁左右要在职业和家庭间做权重

女性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扬长避短,尽早地建立自己的职业锚。使她们既能在工作与事业追求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体现人生价值,实现职业理想,又懂得和谐地生活,最终取得事业与生活的双丰收。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女性要想赢得更多的成绩与尊重,付出的是比男性更多的牺牲和努力,合理的规划不可缺少。学会在正确的时间在正确的点做正确的事情,是女人一生的功课。

我国女性的就业困境

一、女职工下岗问题: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城镇平均失业率为8.3%,其中女性为9.0%,男性为7.7%;城市失业率为9.43%,其中女性失业率为10.41%,男性失业率为8.67%;镇失业率为6.24%,其中女性失业率为6.62%,男性失业率为5.94%。

湖北省据有关统计显示,湖北省城镇妇女从业人员近五年内减少了88万人,下岗职工中妇女占到了50%以上;城镇妇女在业率为62%,比十年前下降了20个百分点;失业人员中妇女所占的比例高,再就业困难。

二、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江苏省妇联不久前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下发了1300份调查问卷,在回馈的1100多份答卷中,有80%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

许多被调查者指出,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在同等条件下,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在一些三资企业,女性劳动权益保护率较低,许多人签订劳动合同时,迫于就业形势就范于公司“5年内不得生育”的苛刻条件。

女性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研究(初步认识女性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2)

三、职业女性角色冲突与角色困惑

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冲突,职业女性在扮演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过程中,由于角色扮演者在时间、空间、身心、能力和行为等方面的不同步、不协调,导致主体所扮演的各种角色间的矛盾状态。

社会对女性男女两性化的重叠要求:既希望职业女性都有很强的事业心、能吃苦耐劳、好强、刚毅、独立等等,又希望她们具有传统文化认定的女性特质:依赖、柔顺、随和等。

两性成功人生的评价标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念中,男性只要事业成功就被认为使成功者,而女性的成功则要受双重标准的检验,必须事业和家庭两方面成功。这种传统的价值观使得女性常常处于两种角色的矛盾和冲突之中。

四、劳动力市场的职业隔离问题

在我国转轨时期职业性别隔离表现在两个方面:

1、横向隔离:就是男女在某一职业中的构成比例与其在全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例不一致;

2、纵向隔离:在具有较高的技术、责任、地位和收入的职位上存在着女性所占比例相对于

男性不断下降的趋势。

据“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显示,2000年城镇在业女性中,各类负责人只占6.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也只占22.8%。大多数妇女从事的是秘书、服务员、保管员等工作,女技术人员、女工程师、女厂长、女经理简直是凤毛麟角。

五、工作场所的性骚扰

性骚扰是指处于权利不平等关系下强加的性要求,包括言语的暗示和戏弄等。

美国联邦政府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在《性别歧视指南》中的定义: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向对方作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行动或提要求及其他语言均构成性骚扰:迫使对方接受有关行为,作为受雇或明显或隐蔽的要求及条件;对方接受有关行为与否,将成为影响个人升迁或学业的先决条件;有关行为具有以下目的或导致以下后果:

1、不合理的干扰个人工作或学业;

2、制造一个令人不安、不友善或令人反感的工作或学习环境。

与性有关、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与意愿有关

性骚扰成为欧洲职业女性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西班牙84%的职业女性遭受过性骚扰;希腊60%,荷兰58%,德国50%,英国51%。2000年深圳对600人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43%的女性,19%的男性表示曾遭到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

【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职场干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