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伯桃和羊角哀的典故是我在看一部小说的时候看到的,为世间有这样舍身为他人的情义而感到震撼。

左伯桃和羊角哀(左伯桃与羊角哀的故事)(1)

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可是年近五十,鉴于各诸侯行仁政者少,恃强凌弱者多,所以一向没有做官的念头。后来听说楚平王慕仁为义,遍求贤士,他就冒着严寒风雪奔向楚国。途中求宿于羊角哀家,羊角哀比左伯桃略小几岁,两人却谈得十分投机,左伯桃看出羊角哀也是一个有才之人,便邀他一起去楚国,羊角哀也正有此意。

他们惺惺相惜就结为异姓兄弟,一同前往楚国求功名。一日天晴,两人便带了一点干粮往楚国而去。日夜兼程眼看干粮就要用尽,而老天又降下大雪来,真真是雪上加霜。左伯桃兀自思量,剩下的干粮,若只给一人受用,或许还能到得楚国,否则两个人都要饿死。他自知学问没有羊角哀的渊博,年纪也比他大些,便宁愿牺牲自己,去成全羊角哀的才能。于是便故意摔倒地下,叫羊角哀去搬块大石来让他坐着休息一会儿。等羊角哀费力地把大石搬来,见左伯桃不着片缕冻得只剩了一口气。

羊角哀大恸而号,左伯桃叫他穿上自己的衣服,把干粮带走,速去求取功名,总比两个人都死在这里的好,言毕左伯桃便死去。

左伯桃和羊角哀(左伯桃与羊角哀的故事)(2)

羊角哀到了楚国,楚平王因爱惜羊角哀的才能,又听闻他的来历便以上卿的礼节安葬左伯桃。有天晚上羊角哀梦见左伯桃说:感谢你的恩德,我才能得到厚葬。我因为坟冢靠近荆将军的坟冢,时常受到他的逼迫。闻此15日那天,羊角哀带兵马来到左伯桃墓前,想到“脱衣共粮”的真情往事,羊角哀决定自刎而死,并让人将其葬于左伯桃的墓旁,他要去帮助左伯桃解除荆轲阴魂的袭扰。

这就是后世人们所称道的“羊左之交”,也称“舍命之交”,八拜之交之一。

这个故事影响深远,比如在戏剧《华容道》中,曹操就给关羽讲了这段春秋大义,从而促使关羽饶其一命并将其放走。

左伯桃和羊角哀(左伯桃与羊角哀的故事)(3)

他们相识不久,却能惺惺相惜舍命相交,而有的人相处几十年却仍不能做到推心置腹。他们的大义令后人敬仰,让我们知道在这凉薄的世界里是有真情的存在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份真义,也修墓立碑。

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箕山镇孙膑旅游城内。墓地东西20米,南北25米,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墓葬封土直径6米,高2.7米。墓前南2米处有清嘉庆十四年所立墓碑一通,碑高170厘米,宽64厘米,厚20厘米,碑上建有碑亭。碑向正南,青石质,方首抹角,碑阴无字。碑文叙述左伯桃、羊角哀两人的义行故事。2015年6月,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段来自于菏泽学习平台)

左伯桃和羊角哀(左伯桃与羊角哀的故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