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

调研背景

济南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省中部、华北平原东南部边缘,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的省会城市,济南地处黄河生态走廊与京沪经济动脉、黄河文化纽带与“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交汇点位置。立足于济南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特长,济南市有信心有实力能够进一步地深入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现黄河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1)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上古时期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诞生之地,早在黄帝时期,黄河就扮演了孕育文明的角色,千百年来,在黄河流域附近的文明生生不息,且不断扩大下发展成为了现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黄河给予我们丰富的灌溉水源,肥沃的土壤,宜居的气候等众多自然条件,对于国家的不断发展是有些极其重要的作用的。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3)

为了探索黄河我们做了什么

1. 通过问卷调查法:

了解了民众对于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化、济南区域相关的黄河治理与发展情况的了解程度,并依据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于之后的调研勾勒出建设性蓝图,辅助于之后的实地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和宣传工作。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4)

此次调查的调查样本主要集中在18-28岁,67.35%的调查对象为全日制学生,受访者集中在黄河山东段主要流经区域,综合以上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受访者对于黄河的基本认识掌握十分良好,前期的黄河的宣传工作进展顺利。部分对于黄河的基本知识选项,其选择率一度高达94.56%。

2.通过实地调查:

见证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济南提出加快打造黄河绿色生态走廊,实施“智慧生态黄河”工程,所取得的卓越的成绩——黄河两岸防护林、沿黄公园等规划建设;改造提升堤顶道路;开展黄河滩区生态整治和景观提升;打造183公里黄河生态风貌带;河道的改善于改道;黄河周边盐碱地变良田等等。

黄河马拉松: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5)

7月下旬,海大学子“寻黄河治理 探绿色发展”济南实践团全体成员在集合完毕后,进行了简要热身运动和身体拉伸,在确保身体状况无误的前提下,便随即开启“探绿色治理,享黄河之美——巡黄河马拉松跑”之旅。济南段黄河所提供的马拉松活动场地较为开阔,并且距离较长,对于参与者包容性较强,且十分契合三下乡黄河主题调研。

本次巡黄河马拉松活动让团队的全体成员切身了解了黄河的壮阔与绵长,感受到了黄河治沙人与沿岸绿化工程的艰辛与不易。虽然没有投入到实际的治理工作中,但团队全体成员用马拉松项目实际进行了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宣传,让更多的民众们了解到黄河生态治理的困难,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意义重大。感谢这次“三下乡”活动所带给海大学子“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济南实践团全体成员的宝贵收获!

了解“四桥四隧”工程:

“四桥四隧”跨黄通道工程是济南市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携河发展的关键性工程,是济南中心城市跨越黄河向北发展的交通要道,对优化黄河跨河通道布局、构建黄河两岸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格局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团队成员共同参观了“大河潮起,时代强音”——济南城市建设集团“四桥四隧”跨黄通道项目展厅及调度中心。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6)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7)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8)

参观鹊华楼黄河展览馆:

在百里黄河景区进行完马拉松活动之后,我们小组一行人对国家在黄河沿岸的绿化工程以及绿色开发利用又有了新的认识,紧接着我们就来到了位于百里黄河景区中部的黄河文化展览馆——鹊华楼,鹊华楼是一座棕褐色的仿古阁楼建筑,散发着汉唐文化的古朴气息。“鹊华”二字则取自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作品《鹊华秋景》,该幅画作主要描绘的是秋日鹊山与华不注山隔着黄河遥相呼应的美丽景色。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9)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10)

看到了黄河作为中华文明摇篮的一面,我们又见到了黄河泛滥的一面。历史上黄河六次改道,留下面积极大的黄泛区,百姓深受其害,而先民们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对黄河进行了漫长而复杂的治理:上古时期有大禹治水,用“疏导法”将洪水引向支流低洼处和湖泊;东汉王景“筑堤“”理渠“系统的修筑大堤,稳定了黄河河床;宋元时期黄河河道摇摆反复,除贾鲁组织的治河大役取得较大成果之外,总体治河成效不大;至明清时期,潘季训采用“束水攻沙”策略,收束河道增加水流冲力,以此冲刷河床泥沙,达到部分清淤效果。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11)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12)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是从事生态环境基础与应用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下属科研平台包含山东省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与济南市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工程中心。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13)

8月3日下午3时许,中国海洋大学“寻黄河治理 探绿色发展”济南暑期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为了践行“绿色黄河”的生态理念,寻找改善黄河生态环境方法,实践团预约了两位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导师来讲解学习。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14)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15)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16)

黄河生态治理工程进展(寻黄河治理探绿色发展)(17)

在结束讲坛环节后,为了更好的切身体会改善黄河生态的具体步骤,实践团来到了生态实验室进行观摩。面对一排排令人眼花缭乱的试剂瓶和试验台,同学们排队有序进入,逐个了解不同机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场景。从细胞离心机到微生物培养冰箱,实验室种种科技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切实可行的改良环境方案。

3.通过半结构化访谈:

明晰了黄河治理现况与目前工作遇到的问题;黄河水系与其他水系的联系以及水系污染对于调水工程的影响;黄河水质情况关系到水域附近民生情况;黄河下游流域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如何减轻等等。了解了黄河高质量发展政策出台后对于当地民众生活的影响,当地民众对于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与参与程度等等。

我们的收获

通过黄河马拉松、对鹊华楼的参观与了解“四桥四隧”工程活动,我们不仅对黄河的自然地理状况有了了解,也对黄河流域辉煌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从古代先民们治理黄河,再到如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无数的成果都是由人民群众缔造的。我们应该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为黄河流域的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而本次参观研究所实践主要围绕两项内容进行:听取黄河流域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与对应解决方案的讲座和实验室实地参观学习。本次参观大大提高了实践团的环保科学意识,扩展了黄河生态治理的知识面,加深了对于科学治理,综合治理,跨空间治理的新治理理念。在我们为黄河环境改善的路上做好了知识储备,使我们有了坚实的理论知识,科学的实践能力和严谨治理方向。

(供稿: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 海大学子“寻黄河治理 探绿色发展” 济南实践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