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七夕节(虐狗节)又到了!
没错,这份史上最强爱情电影榜单,请收好。
TOP 1
泰坦尼克号Titanic
年代:1997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弗兰西丝·费舍
银幕上曾有过许多伟大的爱情,但若说道影响力最广、最触动人心的,必然是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带来的这次铁达尼之恋。电影并不是童话故事,却在一开始就给了观众最美好的幻想和希望;电影也不是醒世寓言,却用巨大的灾难和近百年的时间跨度来诠释爱的永不磨灭。《泰坦尼克号》中几乎包含了所有我们能够想到的伟大爱情的元素:金童玉女的组合、一见倾心、热忱并执着、不拘于门第之见、心灵和肉体的碰撞、误解和冰释、生离死别……尔最后巨轮的沉没以及世纪后的重新回味让这段爱情更加深沉和感人。
对于一部商业电影来说,《泰坦尼克号》毫无疑问达到了完美。用两亿美元的巨大投入来换一场“倾船之恋”也许在当时看来是天方夜谈,不过当银幕上的巨轮开始远航、当男女主角站在船头张开双臂、当铁达尼号撞到冰山、当海水开始湮没船舱、当白发老人将‘海洋之心“沉入水底……每个人都会为如此真实尔惊人的画面所震撼。电影的结尾处,当老人安详睡着,梦回泰坦尼克号,镜头扫过老人一生的照片时,很多观众会在泪光中对爱情有了更加伟大的定义:如果不能一生相守,就让一刻永恒;如果无法陪伴,就给她生存的机会;如果眼睁睁地看他离开,就肩负着他的希望好好活下去……
电影取得的效果已经人尽皆知:不仅拿下了11项奥斯卡,并且至今保持着18亿美元这个不可思议的票房记录,杰克和罗丝亦了银幕情侣的最佳代言,全世界的观众都在一遍又一遍地观看影片,为他们的爱情感动和哭泣。时至今天,相信很多观众仍然清晰地记得十年前的那一次航行,耳边不时地响起悠扬的风笛声以及“My Heart Will Go On”律。可以说,《泰坦尼克号》讲述的爱情,真的无愧于“世界之王”的称号。
TOP 2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年代:1942
导演:迈克尔·柯蒂斯
演员:英格丽·褒曼、亨弗莱·鲍嘉
二战期间的卡萨布兰卡,在世上那么多的酒馆中,她偏偏来到了他的这一家。适逢乱世,风雨飘摇,两个人再次相逢却只能再次擦身而过……《卡萨布兰卡》堪称是好莱坞的典范之作、不朽名篇,荡气回肠地表现了战争中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电影中的爱情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正是在那样一个人人都不自由的时代,男女主角不得不为环境所迫,相逢而不能相守,美好的爱情只能成为战火中的一粒烟尘。而正是由于在内心挣扎之后表现出的放弃,才更加显示出爱的升华,让观众对那一份无奈和疼痛感同身受。也因为电影中对于爱情结局的设置以及电影中表现出的反战细节,让四〇年代初的观众对战争之残忍有了更加直观的体会。
《卡萨布兰卡》和很多爱情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段爱情的高度现实性和成人性。现实性大多体现于对于战争时代社会现状的描绘以及美好爱情在如此现实前的妥协,而成人性则的体现则是电影中的爱情几乎完全脱离了传统的“童话”套路,不需要一见钟情的甜蜜,也不需要王子和公主之间反反复复的误解和和好,电影中的一切感情的细节都非常理性和真实,这种激情又略带忧伤、冲动又必须克制的感情才是真正属于成人世界的爱情。同时,必须为现实生活所束缚和影响、必须将个人情感放在责任身后的做法同样是成人爱情中最让人无奈同时也是最伟大的部分。当然,理性并不代表不浪漫,电影在几十年之后依然牢牢占据经典位置已经说明了此种情怀的感染力。亨弗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的表演让人难忘,将战争中重逢的昔日恋人把握的十分到位,那种无奈和纠结的情感曾经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和《乱世佳人》等其它战火中的爱情相比,《卡萨布兰卡》传递出了更多“与我心有戚戚”的怅叹。
TOP 3
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年代:1939
导演:乔治·库克
主演:克拉克·盖博、费雯·丽
《乱世佳人》的原著小说铺陈出了一幅美国南北战争时代的壮阔画卷,从南方美丽的庄园到战火中民众的艰难,从乱世中的求生到普通人的爱情都在小说中栩栩如生地体现,电影完美地再现了这一切,用将近四小时的时间创造了书中色彩浓郁的世界。
当然,不管对于小说还是电影来说,最大的成就当属创造了郝思嘉这个在文学和电影历史中都堪称经典的女性形象。她和古往今来的众多女主角一样的美丽而富有,但她的价值却不在于此,而在于她的“不完美”和“反传统”:她有独特的个性、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于利益的明确追求、富有攻击性的行事方式、不输于男人的强大内心和坚定信念……她成为了女性主义的标杆人物,而也正是由于她独特的美丽,也让她的爱情脱离俗套,成为一段经典。
郝思嘉和巴特·瑞德的爱情故事是电影的主线,两个不同寻常但都魅力四射的人碰到一起,彼此吸引却又彼此伤害。在战火纷飞、远离家园的大背景之下,他们有各自求生的途径,虽然中间的交集是幸福的时光,虽然他们有过婚姻,但郝思嘉自我寻找的过程终于让白瑞德疲惫,也许宿命就是这么荒诞:你爱我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我爱你,等我爱上你,你却要离去了。
不过对于不完全属于对方的二人来说,一个不知如何的结局也许更加适合——也许观众同样不知该如何设定这段感情的结尾,因为如果一个是郝思嘉,而另一个是巴特·瑞德,那么谁又有权利来抉择他们下一秒的生活呢?当她重新站在家园的土地上,当她把爱情埋藏在心底,当她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们只会感叹与这个美丽女人的智慧,敬佩她的坚强,同时庆幸他们真的有过那么灿烂的爱情。
TOP 4
英国病人The EnglishPatient
年代:1996
导演:导演:安东尼·明格拉
主演:拉尔夫·费因斯、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朱丽叶·比诺什
近几个月来,美国的《娱乐周刊》一直在做翻案工作,很多显赫一时的奥斯卡片都被重新质疑其价值,但是,已经去世的明格拉在十二年前执导的这部名片始终屹立不倒。《英国病人》最突出也是一般伟大爱情题材影片都具有的一点,即是,它歌颂的是一种永恒性的,能为时间所检验的人世间最珍贵的感情。影片中的两对爱情都有悖于常理的一面。费恩斯和托马斯之间的感情是三角关系,婚外恋;比诺什和威廉达佛则只能算是一夜激情。但是在毁灭性的战争面前,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在由人类自己铸造的残酷战争面前,只有爱情,才能让人找到生存下去的理由。
英国女演员托马斯在本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在片中的表演洒脱自如,尤其她那高贵典雅如兰的气质将影片需要抒发的高贵爱情展现的淋漓尽致。更为叫人钦佩的是,很多爱情戏,尤其是催人热泪,肝肠寸断的那种,为了凸现爱情的高贵,一般对性场面比较忌讳。但托马斯在此片中开场既有全裸镜头,真实、直接的关系,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马上闪现了出来。到下半段,愈是悲情动容的时刻,托马斯那高贵的眼神、周身的气场放射的尤其厉害。影片最动容的时刻,是最后托马斯在洞穴里留下的那封包含神情、隽永回味的信,“我们会死。但我们死的好富有。我们拥有着自己的爱人和部类;拥有我们曾经吞咽过的美味;拥有我们进入的身躯,我们在其中就像在河里游啊游。我们把恐惧埋藏在这里面,像这个凄凉的洞穴。我要把所有的这一切,都铭刻在我的身躯上。我们会有着真正的国度,可不是地图上勾画的边界,或者强权者的名字所代表的那种。我知道你会回来,把我带出去,带我走进风的宫殿。在这样的地方和你,和朋友们一起漫步,那就是我所想要的一切了。”
TOP 5
朱尔与吉姆Jules and Jim
年代:1962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主演: 让娜·莫罗、奥斯卡·威内尔、亨利·赛尔
这是法国新浪潮代表人物特吕弗除了《四百击》之外的另一部代表性作品。特吕弗与新浪潮另一领军人物戈达尔相比,正好可以算是一个B Side。相比较戈达尔的先锋、独立、左派以及高端知识分子精英立场,特吕弗则更显得平和、亲民,充满自由奔放的幻想精神。《朱尔与吉姆》即是这种最能代表吕弗这种风格的影片。此片也可说是影史最经典的描写三角关系的影片之一。整部影片的风格如涓涓细流,自然清澈,有种给人娓娓道来的亲切之感。
影片最感人之处是特吕弗所表达出来的绝对真挚的对爱情乌托邦的憧憬之情。影片是两男一女,常常大唱爱情之歌,在绿林庄园,读书游戏,谈天说地。他们之间的情谊、关系,可以说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伦理道理,戳破了“善良”、“邪恶”、“对错”的桎梏,甚至超越了导演自身所处的时代,标示着一个克服了人性狭隘的理想境界,同时隐含了对现存男女关系制度质疑的意味,在他镜头中的另类爱情,充满了对爱的幻觉,对爱的真谛的探索,它虽然不是纯净得无瑕,也不是五彩斑斓般诱人,却呈现出褐色的厚重的质感。正如特吕弗自己说的那样,“应当到街头甚至真正的住宅中去拍摄……应当以另一种精神来拍另一种事务,应当抛开昂贵的摄影棚”。特吕弗在此片中真正实现了自由的表达方式,他让摄影机像笔像眼睛一样移动,他不惮于戈达尔那样对电影本体论的追求,大胆使用旁白叙述,为电影增加文学性的魅力,他又会引用自已电影的片断。
影片后半段,吉姆已经开始质疑自己对生活作出的选择,质疑自身在整个时代的处境,质疑时代的变化,以至开始质疑自己所为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但凯瑟琳丝毫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她心中的那个理想化的信念始终不曾动摇。于是,悲剧性的结尾出现了,在朱尔的目光注视下,凯瑟琳载着吉姆冲破断桥双双自毁,这将特吕弗的这种浓厚的高度乌托邦化的理想化情结宣泄到了最高潮。
重庆森林
年代:1994
导演:王家卫
主演:林青霞、金城武、梁朝伟、王菲
无论是就电影自身的表达方式,还是电影的形式来说,《重庆森林》都堪称是上世纪九〇年代最具新意的一部华语电影。当年还有一部非常厉害的讲爱情的电影,是蔡明亮的《爱情万岁》。可蔡明亮永远是不会歌颂爱情的。
这部影片独具匠心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在这一前,或者之后,都不会再有这样一部香港电影了。影片前后两段都是爱情故事。但是两段爱情的表达方式都很特殊。在第一个故事中,我们会发现,当时的香港好像很少看到本地人,都是外劳,连这两个主角都不是本地的香港人。观众会有疑问,港人全走了,没有走的,是因为什么留了下来呢?第二个故事,就给了明确的答案:爱情。
我们必须特别留心第二段爱情故事的是,王菲和梁朝伟除了最后一个段落外,自始自终没有正视过对方。但从第一次见面开始,王菲其实就爱上了梁朝伟。随后她是通过不断变化衣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其中有件衣服甚至就是一颗巨大的“爱”的符号。而梁朝伟和以前的空姐女友之间虽然很甜蜜,有不断的肉体接触,但两个人说得最多的话居然是讨论对方的制服,这表面他们不过是喜欢对方的表面,此种爱情怎能长久。而当影片最后,王菲一年之后从加州回来,找到梁朝伟,这个时候两人的位置发生了互换。王菲穿上了制服,梁朝伟听起了音乐,时光在这一刻似乎发生了折射,回到了过去,王家卫非常天才的在一个空间里面完成了时光的逆转。
所以,综合来说,第一个故事其实是讲空间(环境),爱情发生的空间。第二个
故事是讲时间,时间的流逝以及回溯。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所谓苍凉。王家卫堪称华语电影界善拍此种风格电影的第一人。
情书Love Letter
年代:1995
导演:岩井俊二
演员:中山美慧、柏原崇、丰川悦司
提起日本的爱情电影,最具影响力的无疑是《情书》。这部岩井俊二的作品达到了纯爱电影的最高峰,一直到现在,“藤井树”这个名字仍然是一代人心目中的符号,标志着曾经的青春、青涩的初恋、曾经向往的单纯美好的爱情,已经沉醉其中不知归路的感动。
电影构思相当巧妙,两个“藤井树”、两个容貌相似的女孩、两个痴心的男人、两段不同时期的爱情,这些交杂在一起,成为了一个略带悬疑色彩的爱情故事。随着剧情层层深入,剧情开始慢慢铺陈开来,一段唯美的爱情正式出现,这段爱情或许有它的荒诞之处,但那些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回忆、关于时间、关于生死的种种情绪和种种表达必然会让人忽略一切巧合,只会被深深打动。两个女主角完全相反的位置也揭示了爱情之中最核心的话题:爱,以及被爱。而不管是处于哪个位置,无疑爱情带给了她们很多,有幸福也有哭泣。
岩井俊二的镜头中有着极致的浪漫,从青春时代的明亮到现实世界中的忧伤,所有的细节都清楚地传递了片中人的情感。电影的画面唯美而浪漫,在闪回的镜头中,美到极致的雪景、随风飘落的樱花、校园中的翩翩少年……一切都宛若梦境,能够让每一个人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故事,曾经飘雪的下午,一首校园里的老歌,偷偷写好的爱情卡片,偶尔经过的某个男生或者女生……而这样甜美的情感在电影中发挥到极端之后又被全部撕裂,对爱情的埋葬,对爱情的怀念,全部透过银幕入潮水涌出。两个女主角说出“你好吗”的时候,相信每个观众都被直击心灵、泪如雨下。
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Bram Stoker'sDracula
年代:1993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主演:加里·奥德曼 薇诺娜·瑞德 基努·李维斯
造化弄人,数百年前这一对如胶似漆的爱人偏偏被拆开:《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古典悲剧在这部电影中再次上演,王妃听信了王子战死沙场的谣言。
选择纵然一跃,追随王子而去,幸存下来的王子晚来一步,看到爱人冰冷的尸体,只能独自面对痛失所爱的绝望。
对相爱的人来说,最痛苦的事情便是面临这些永不能跨越的隔阂:阴阳相隔,吸血鬼与人类的种群之隔。
之后他诅咒上帝,发誓要报复上帝的无情,于是他变成了生生世世以杀戮、饮血来践踏上帝尊严的吸血鬼,他要穿越四百年漫长又黑暗的时间,来重新寻回自己的王妃。
正像他所说的:“我跨越时间的瀚海来寻你。”四百年,用一种时间的维度精妙地阐释了什么叫做至死不渝,什么又叫做永恒之爱,为这段惊世爱情平添一份荡气回肠的史诗感。
后来他在茫茫时间与人潮中,终于发现了那个寻寻觅觅四百年的爱人。
故人依旧,只是自己只剩下一具为复仇情绪疯魔、没有生命的皮囊。
唯一不变的,是那颗跳动了四百年依旧滚烫的心。
他在她面前讲述他的痛苦遭遇,竟至潸然泪下,眼前之人已经将前世的事遗忘殆尽。
青春正当年的薇诺娜瑞德古装扮相一出,立刻惊为天人。
看到她,还有谁会怀疑引发穿越几个世纪的惊世之恋的可信度?
当她身着红礼服,依偎在德古拉怀中,眼神楚楚动人,什么叫绝世倾城,什么叫颠倒众生。
那时的薇诺娜瑞德,只一眼,便叫人沉沦。当她说出:“带我逃离死亡的阴影”,自愿被德古拉吸血以获得吸血鬼之身时,相信再坚硬的凡俗之心也会被这份凄美的爱情俘获。
时间对这对爱人的阻隔,使得这段爱情故事至始至终散发出一种撕裂的痛楚感,唯美而沉沦。
而四百年恍若隔世的跨度又增添了几许苍凉的况味。前世今生,穿越几百年的爱恋,永恒之爱……每一个关键词都是命中银幕前忐忑不安的心的利剑。
最后,米娜活下来了,却只能看着德古拉死去,一种永不能得到的悲剧感,就在这生死转变的瞬间缓缓地升起。
虽然高度浪漫化,但这又何尝不是凡俗的,你、我曾经历过的悲哀?
隔世情缘Kate & Leopold
年代:2001
导演:詹姆斯·曼高德
主演:梅格·瑞恩 休·杰克曼 列维·施瑞博尔
这部电影便是利用时空穿梭的花头将老套故事重新包装了一遍,白马王子、英雄救美这些俗套桥段轮番在影片中出现。
时空穿梭能将一部分不可能转变成可能,当挑剔的观众早就经历了各种男女配对的银幕洗礼。
如果将十九世纪的贵族绅士送往现代纽约,与都市白领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恋爱,那会是怎样一种勾魂摄魄的情形?
那注定会引发各种误会与巧遇,爱情的奇妙之处不正是妙不可言的缘分、无法预知的邂逅?
当然,这位来自另一个时空的男性必须独具魅力,要不然要穿越时空干嘛?
而休杰克曼扮演的贵族伯爵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他身着笔挺的长款礼服,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华然的气质。
一个绅士所有可能打动女人芳心的优点都在里奥这个角色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彬彬有礼、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这些词语已经没法概括一个气场强大的魅力男性散发出的光芒与吸引力。
只要有点浪漫幻想的女性不中他的毒才怪,再加上,来自十九世纪的神秘光环,更为浪漫爱情提供了一层可供幻想的面向。
不管是影片中的梅格莱恩扮演的都市白领,还是银幕前的花痴女性,都被迷得七荤八素。
是的,没有女人能够反驳这个浪漫柔情的男人。
他勇猛时可以骑上骏马,追击坏蛋;温柔时对女性照顾得无微不至;更重要地是,他懂生活情趣,会精心烹饪美食;他谈吐优雅,骨子里流淌的贵族血统外化成贵族式的修养,懂得谦卑与自信,更懂得如何礼让女性。
里奥与凯特之间的爱情就像一则现代灰姑娘遇上白马王子的童话,充满着梦幻般的美好、甜蜜,时空相隔又为这段芬芳的爱情故事增添了几许浪漫味道。
电影本身除去休杰克曼的演技可圈可点之外,故事情节略显仓促、苍白,梅格莱恩一如既往地甜美,只不过依然复制她那些成名之作中的扮相。
触不到的恋人The Lake House (美)/触不到的恋人Il Mare(韩)
年代:2006;2000
导演:亚利桑德罗·阿奎斯提/ 李铉升
主演:基努·李维斯 桑德拉·布洛克 琳恩·柯林斯/ 全智贤 李正宰
韩版《触不到的恋人》继承了韩国电影唯美、飘逸的抒情风格,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恋轻柔、飘渺一如那座面朝大海的小屋,贯穿影片始终的是犹如风景明信片般唯美纯净的画面,从开篇中国古画般写意空灵的山水画面开始,到片中数度出现的青黛远山,广袤无边的大海,飘忽不定、忧伤的气质由此确立,也为男女主人公之间朦胧、若即若离、淡淡的情愫奠定了感情基调。
说到底,这是一对不该相爱的恋人,因为他们不在一个时空维度,没法见面,更没法触摸。这样一对无法接触的男女却因为一只能连接时空的信箱结识了,唯一的交流办法只是通过信件。
于是,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配合浪漫的画面,酝酿出一段美好、余韵绕梁的爱情。
淡淡的情调、平缓的节奏、絮絮叨叨的倾诉,女主人公像大多数韩国电影中的那样温柔美丽,男主人公像大多数韩国电影中的那样无所事事、一脸痴情。
这里有挣扎在两个男人之间、难以取舍的迷惘,有羞于表白的爱,有痴情却屡屡被爱人伤害的痛苦,有触摸不到的寂寞,有相爱却无法相聚的苦楚,更有海风吹拂、爱意氤氲的海边小屋。
最后男主角死于车祸,两人从此阴阳相隔,一段朦胧、诗意氤氲的情事最终以悲剧收尾。
至此,那些多情的人一定会感慨,人世间最长的距离,就是这两年的时间间隔。韩国人也热衷于浪漫,
穿越两年的时间与一个陌生人相识,只能通过海边那只古典信箱进行书信交流(取材自纯爱片鼻祖《情书》),恋上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并整日沉浸在对方的幻想中,数次在地铁站擦身而过,在时空的维度里错过所爱之人。
两人的关系就像那辆午夜的地铁一样注定会义无反顾地飞奔而去,无法走到一起。
这些浪漫的细节让不忍不住感慨,有些事必定无法挽回,有些人注定错过,只是懂得珍惜其中的美好,体会过其中的滋味就好。
翻拍自韩国版的好莱坞电影《触不到的恋人》,最让影迷们魂牵梦萦的也许不是影片本身,而是男女主角基努·李维斯与桑德拉·布洛克十二年之后再度聚首银幕的场面。
甜美不再的桑德拉·布洛克经历过岁月的打磨,呈现出一种独有的风韵,而中年的基努·李维斯已然褪去青涩,更具中年男子的成熟。当十二年后,这对情侣再次相拥对视,估计银幕下的观众大多会感慨无限,终于等来了这个时刻!
这是等待了十二年的惊喜,就像这部电影中的恋人一样,他等她等了漫长的两年,终于等来了爱人。
这是个类似于《廊桥遗梦》式的爱情故事,是属于中年人的,是属于了解岁月与沉淀,懂得美式浪漫的人才能感同身受的影片。两相对照之下,韩版《触不到的恋人》显得太过青涩,美版更贴近现实,更多地着墨于现实生活中的细节。
与韩版故事情节大致相同,除了女主角的职业从配音演员置换成医生,男女主人公突破时空间隔,在现实生活中相遇并且倾情相吻,温情默默的基调注定这部电影的结局不会延续韩版的悲剧版本。
韩版中那座名为“海”的小屋也被置换成湖边小屋。野趣盎然的户外风景,让人不禁联想起《大河恋》A river runs through it这样恬淡、优美如散文诗的基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湖边小屋取材于真实事件,这座小屋是由现代主义建筑师密斯与上世纪设计创造,基努·李维斯在片中扮演了这位大师的儿子。
比之韩版,此片添加了父子情深的描写。他约她在某个餐厅约会,她准时到达,却迟迟不见他的身影,不知为何他不兑现诺言前来相见,她怀疑两人的感情是否真实,决定不再同他交往。
之后她便意识到那个死于情人节的男人原来就是他,因为死于车祸无法赴约。
她恍然大悟,飞速奔向那只唯一能通知他的邮箱。最后,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没有辜负银幕前殷切期望的观众。
廊桥遗梦Bridges of MadisonCounty
年代:1995年
导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梅丽尔·斯特里普维克多·斯勒扎克
面对这么一部根据罗伯·J.·华勒(RobertJames Waller)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就算用“柏拉图式的爱情”来总括,也显得捉襟见肘。
语意蒙太奇也好、节奏张弛有度也罢,抛却这些技术上的裙带字眼,
《麦迪逊之桥》以一种“发乎情、止乎礼”的情绪张力,深深地烙印下了一份所谓“隐忍”的爱情故事。
当所有因荷尔蒙引发的激情,被岁月梳理成理智的抉择,一种无法用语言描绘的痛楚,跃然银幕。
“我喜欢这个爱情故事,”克林伊斯威特说道,“它讲述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苦恼,它非常纯粹和简单。一个是企图寻找自我而不随波逐流的男人,一个是在战时结婚却并不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女人。
”整部《廊桥遗梦》的爱情段落,看似发生在短短的四天,其实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这两人的内心深处。
最后,我们也只能再次苟且地引用这部电影的台词,“我只能试着在心灵深处紧紧的守候着你”,来为这部电影写下注脚。
春光乍泄Happy Together
年代:1997年
导演:王家卫
演员:张国荣、梁朝伟、张震
一盏台灯,一张地图,一口云烟,一段情事。从表像上看,《春光乍泄》讲述了两个男同性恋之间的故事。
他们一同游玩阿根廷,争吵、失散、最后“重头来过”。然而,王家卫却给这个故事加入了一种难以用语言描绘的调调。
骨子里的寂寞、人际之间的疏离、爱情的转瞬即逝,这些影评人整天叼在口头上的形容词,在这部电影面前,显得苍白异常。
同样,“末世”的压抑充斥在整部影片之中。
一向以把玩时间著称的王家卫,再次在《春光乍泄》中渲泄了他对于“97情结”的心切。
一种莫名的忧伤,一如黎耀辉看着那盏台灯,潸然泪下。
倒转的镜头、黑白画面、强烈的红光与蓝光、以及那一曲曲懒散而铿锵的吟唱,处处显示出了这两个男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关于该片的电影原声,
王家卫曾经说过,“我在去阿根廷之前甚至不晓得有Milonga的存在,但在那儿,我渐渐明白。
探戈是一种仪式,而Milonga才是灵魂。”而两个男人之间,比女人更细腻的感情,更是让所有“酷儿”理论家汗颜。
日出之前Before Sunrise /日落之前Before Sunset
年代:1995年、2004年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伊桑·霍克 朱丽·德尔比 安德莉亚·埃克特
这是一系列靠“谈情”搞定观众的电影。《日出之前》与《日落之前》,两部相隔将近10年的电影,却以同一位导演,同一对男女主角,同一个影片模式,同一种环境气氛,捕获了全世界的痴男怨女。伴随着男女主角绵长的散步,编剧精心打造的“谈情”仿佛白驹过隙。
1995年,一个美国青年与一个法国女子在火车站邂逅。一见钟情的两人,决定夜游维也纳,彻夜的“谈情”之后,两人在黎明破晓前,相约六个月后,再见…
2004年,为宣传新书前来法国的美国青年,与她,再次邂逅。
塞纳-马恩省河,河水潺潺,两人若初见一般,情话翩翩。直到落日的余辉,洒在河面之上,一切似乎都归于云淡风轻…影片巧妙地规避掉了现实的残酷,转而放大了情侣之间“谈情”的情意绵绵。
爱情的单纯,扑面而来。柏拉图式的恋爱、一见钟情,这些恋爱中至为浪漫的元素,在这套影片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佳人配美景的主基调,亦是锦上添花之笔。
人鬼情未了Ghost
年代:1990
导演:杰瑞·扎克
主演:帕特里克·斯威兹 黛咪·摩尔 乌比·戈德堡
电影讲述一个意外死亡的丈夫依然在守护着妻子的故事。剧情虽然取材于普通的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却又别出心裁地将这种分离置于阴阳两界,
忽略相爱之前的种种,一开始就把基调确定在浓情蜜意之后的悲剧,
杀伤力非常强大。影片借助灵异现象表达爱情的主题,但观众丝毫感受不到这种阴冥的恐惧感,更加被这种爱情的力量所震撼。而在感人至深的剧情之中,又穿插了阴谋和杀戮,
增强了电影的节奏感,并神化了影片中爱情的能量。电影是美国社会上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道德复兴现象的一个表现,成功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对真爱的向往。两位主角虽然并非年少,
早已是亲密的夫妻,但他们之间的爱情仍旧没有褪色,互相爱恋、互相守护的真挚情感仍旧如同童话般让人感动。电影中用了很多细节来展示美好的爱情,
必然两人共同制作瓷器等互动的桥段就浪漫到极点。而除了极具可看性的情节之外,影片让人在十几年后仍然念念不忘的就是经典的主题曲,也让观众一直传唱,成为深情离别的代言音乐。
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
年代:1998年
导演:诺拉·艾芙隆
主演:汤姆·汉克斯 梅格·瑞恩 格雷戈·金尼尔
这是一部教科书一般的电影。之所以如此说,并不是指它的镜头语言,它的思想内核亦或意识形态,而是指它的“谈情指数”。尽管,整部《电子情书》可以套上“现代版之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笼头,但那一封封爱意绵绵的电子情书,却巧妙地将虚拟与现实拼接了起来。于是,台词、穿着、约会地点,亦成为了情侣们纷纷效仿的典范。
纯真年代The Age ofInnocence
年代:1993年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 米歇尔·菲佛 薇诺娜·瑞德
显然,这部根据伊迪丝华顿的同名小说(荣获1921年普立策文学奖)改编而来的电影,颠覆了马丁·斯科塞斯导演作品的“作者论”。不断摇动的镜头、溶镜的反复利用、浓郁的古典气息,包括上流社会的家族利益,都显得太过文艺腔。虽然,影片最后的结局算得上峰回路转。但是,在自私的爱情面前,谁又比谁更纯真呢?
城市之光City Lights
年代:1931
导演:查理·卓别林
主演:查理·卓别林 弗吉尼亚·切瑞尔 佛罗伦斯·李
就剧情而言,《城市之光》仅仅讲述了一个流浪汉爱上卖花盲女的故事。煽情的情节设置、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喜剧与悲剧的双管齐下,统统给这部电影注入了“卓别林式”的喜剧风格。要知道,“笑中有泪,破涕为笑”一直是爱情电影与喜剧电影,孜孜以求的圣品。《城市之光》做到了这一点。
幸福
年代:2007年
导演:许秦豪
演员:黄政民、林秀晶、孔孝珍
什么是爱情?恐怕,这是一个比“To be or not to be”更难以回答的问题。影片《幸福》并没有以一种说教的姿态,讲述所谓爱情的真谛。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互动,传递给观众的是一个温馨而朴实的爱情故事。与许秦豪的“爱情三部曲”纵向比较的话,《幸福》比《春逝》更贴近现实,比《八月照相馆》更浪漫感人。
浓情巧克力Chocolat
年代:2000年
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 约翰尼·德普 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比之其他礼物,巧克力恐怕是情人节佳人互赠最好的礼物了。电影《浓情巧克力》巧妙地将爱情的甜蜜与那一小块巧克力融合了起来。就爱情戏而言,整部影片的观影过程,仿佛一块香滑浓郁的巧克力,在观影者的口中慢慢融化。比诺什的优雅与甜媚,戴普的多情与不羁,更是为这块“浓情巧克力”锦上添花。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Juliet
年代:1996
导演: 巴兹·鲁尔曼
主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克莱尔·丹尼斯 约翰·雷吉扎莫
影片拍得很后现代:豪华的跑车、劲爆的舞蹈、激烈的动作场面,但仍然不改的是悲剧的结尾。不过,最重要的是,现在回看此片,看到莱昂纳多彼时那张还年轻的发狂的脸庞,真是恍若隔世。最经典场面是“阳台会”。导演刻意营造了浪漫的氛围,例如蓝色的游泳池、闪烁着金光的小灯泡,而且充分利用了布景与道具。
最好的时光
年代:2005
导演:侯孝贤
主演:舒淇、张震
影片分三段:恋爱梦、自由梦、青春梦。拍得最朴素最自然的无疑是第一段,六〇年代青春逼人的初恋着实叫人着迷。然而舒淇最叫人难忘的扮相是最后一段。颓废、迷幻的造型,流离在酒吧的黯淡身影,犹如暗夜的精灵,游荡在黑夜的城市之中。背叛与出轨、纵欲与欢爱,对生的悲观与对颓废的痴迷……侯孝贤精妙地捕捉到现代台北青年人的精神气质。舒淇瘦弱的背影,是颓废青春的最佳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