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经过研究美军认为重型坦克的吨位应该在50~80吨之间,但是在1940年时,无论是船舶还是运输车辆都无法载运80吨的重型坦克,因此美军决定设计50吨级的重型坦克。
1940年时,欧洲战场已经确定了单炮塔坦克的先进性,但美军重型坦克最初居然设计成多炮塔坦克,研制编号为TI/M6。 从外型上看,与德国的虎-I坦克的长宽高的比例非常合适,看上去给人一种稳重感。而M6系列的车宽比虎-I要窄600多毫米。虽然两者的车高基本相同,但看上去M6显得很高,也更长一些。
研制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虽然美国没有马上参战,但却促使美国各军种迅速走向战时体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装甲部队开始紧急研制轻中型坦克。
在中型坦克方面美国装甲部队首先研制了作为过渡型号的M3坦克,在此基础上,生产了美国最重要的M4谢尔曼式坦克。轻型坦克则是以M2为基础,发展出M3型轻型坦克。
相对于中轻型坦克的开发,研制什么样的重型坦克一直是个问题。1940年5月德军坦克横扫整个西欧。德国坦克在战场上杰出的表现让美军迅速确立了重型坦克的标准。
这时美国装甲部队希望能按照德军装甲部队中以3号坦克为主力、4号坦克提供火力支援的布局,生产能为M3和M4中型坦克提供强大火力支援的重型坦克。
T1/M6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研制。
使用情况
M6系列很受关注,但是美国装甲部队却对它恶评如潮。
除去变速箱过于脆弱带来的行走能力不佳外,M6系列所用的M7式76.2毫米炮比M3、M4坦克上所用的75毫米M3式坦克炮威力强不了太多,此外还存在装甲防御能力不佳的问题。
通过一连串试验,美国陆军认为M6重量过大,不论是进入还是退出战场都需要投入比M3、M4坦克多得多的人力,而投入的人力与其战斗力并不能成正比。所以美国装甲部队并不打算大量装备M6系列。
- T1/M6重型坦克
- 诞生时间:
- 1940年
- 底盘类型:
- 履带式
- 轮胎负重轮数量:
- 七对
性能数据
- 乘员与载员:
- 6人
- 车长:
- 8.81米
- 宽度:
- 3.95米
- 高度:
- 3.19米
- 战斗全重:
- 57,400千克
- 最大速度:
- 35公里/小时
- 最大行程:
- 160公里